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以福州民俗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本书以“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为研究对象。对这一以民俗为审美对象的研究,必然要涉及诸如“民俗”“民俗文化”“民俗美”“民俗美学”“审美文化”等相关概念。为了便于描述内容和展开研究,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

1.民俗

“民俗”一词,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由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s)1846年创用,它是由两个撒克逊词“Folk”和“Lore”合成的。Folk指民众,民间,Lore即为知识、学问,Folklore即“民众知识”(The learning of the people)。由于该新词通俗易懂,很快得到国际上普遍的承认和使用,它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风俗现象的学问。实际上,“民俗”一词既非现代词汇,也非外来术语。作为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较明确的文字表述。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1《管子·正世》:“料事务,察民俗。”2《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3等。

我国民俗学理论中对“民俗”的定义,自20世纪20年代从民间文学的定义开始,侧重歌谣和传说的收集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已存在对民俗的多种说法,但多数定义乃以当时西方某些民俗学家的论述为依据,侧重精神民俗。50至70年代虽然仍以民间文学观点去研究民俗,但对民俗之“民”的概念作了狭隘的理解,仅指劳动人民,偏重“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等素材收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俗学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民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对民俗的定义等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

“所谓民俗,就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从第一个层面,即生活层面,生活的角度看,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从文化的层面看,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从哲学的层面,民俗就是一个族群独特的、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5

“民俗呈现为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文化的,一种是生活的,也就是呈现为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民俗文化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又被用于新的活动中去,是人群所积累的生活范围的文化,是包含着活动模式的文化现象;而民俗生活是人的活动过程,是主体与民俗模式相互投入、相互契合所构成的文化生活。”6

这些民俗定义,或是把民俗定性为一种传承文化,或是生活文化,或是文化模式等,可以说各有优长。由于作者视角和理解的不同,对民俗定义的界定差异是难免的,但对定义表述的内在本质是相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会影响本书的研究,反而能为研究民俗审美的相关问题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比较的眼光。

总之,不论是以文化为取向的民俗事象研究,还是以生活为取向的民俗整体研究,以及作为未来发展而兼顾两者的较为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其中都有丰富的“民俗美”的资源和广阔的“民俗审美”问题的研究空间。

2.民俗文化

尽管对“民俗”的界定存在着种种差异,但显而易见的是,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民俗视为一种文化,如“传承文化”“生活文化”或“文化模式”等。从本质上看,民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无疑是对民俗本质问题认识的进步。以往一些民俗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多是从狭义的视角,只看到民俗中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民间创作的文艺作品一面,却忽视了民俗的文化属性。我国民俗学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强调中国民俗具有突出的“民间文化”的特点,是“底层的社会的文化”,对民俗的属性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中国民俗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敬文先生认为,“我们把民俗研究纳入文化的范畴,是对固有文化观念的扩展。过去学者们谈论‘文化’很少涉及‘民俗’,因为他们所注意的文化对象,一般只限于上层文化;对中、下层文化是轻视的。而谈论民俗的,又很少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对待,似乎民俗算不得一种文化。其实,民俗在民族文化中,不但是名正言顺的一种,而且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基础地位的一种。我们只有把民俗作为文化现象去看待、去研究,才符合事物的实际。”7这种认识促进了民俗文化学的构建,强化了我们对这门新学科的学科意识。由于人们对民俗文化认识的肤浅,以致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民俗”与“民俗文化”概念相混淆,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的。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介于民俗和传统文化之间,是民俗的上位概念,又是传统文化的下位概念。

综上所述,对于民俗文化可以做这样的认识:①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族群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集体创造、享用、保存和传承的文化形态;② 民俗文化是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中下层的民间文化体系;③ 民俗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特点,它不仅是传统的,而且也是现代的。

3.民俗美

单纯谈论美,是抽象的,而美的变化形态则是多样的、具体的。什么是民俗美?简言之,是民俗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形态中所表现出的美。民俗中所蕴含的美的养料、美的因素是具体可感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民俗作为审美对象,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欣赏;同一民俗事象,也可以激发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民俗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民众日常民俗生活的肯定。美与生活,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民俗之美的显现和展示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以往未予充分重视而已。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受到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民俗美的熏陶。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又是现代生活文化的基本构成。不论民俗学者对民俗如何分类,其所包含的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有形物质民俗”“人生社会民俗”“心意信仰民俗”和“游乐技艺民俗”等多个方面。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俗美”的世界。

(1)有形物质民俗。

在有形物质民俗中,衣、食、住、行的民俗与我们朝夕相处。

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以及生、冠、婚、寿、丧各种场合下的特种服饰民俗,人们除着眼于衣服与佩饰本身的实用性外,还重视对服饰文化的关注,对服饰之美的讲究。《左传·桓公二年》中,作者在阐述其美学观点时,就谈到服饰中的“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8以此来彰显统治者的德行。从古至今,服饰本身既反映着物质民俗,又反映出精神民俗,是所有民俗活动中的必需物。对服饰美的追求,可谓历久弥新。

中国饮食民俗,讲究“色、香、味、形、名”的特色之美,与具体艺术化的烹调方式和制作方法相得益彰,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电视片就展现了多少令人口齿留香的民俗佳肴,刺激着当下中国人的味蕾神经,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享受欲望。

中国民居在世界居住民俗中具有亮丽的民族色彩。从上古“穴居”“巢居”等方式发展下来的以木构架为主的上栋下宇基干的民居形式,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堂屋,不论外部建构还是内部装饰,以及种种宅院、堂室、斋轩、亭台、楼阁等高雅之居,下自平民百姓,上及官宦帝王,及其相应的居住惯制,都在求便利、图实用的同时,无不追求美化的居住条件。

作为“行”的交通民俗,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路径。如陆路方面有乡野的径、畛、途、道、路,城镇的街、巷、衢、弄、胡同等不同形态,水路方面的沟、洫、川、江、河等,以及各种颇具民俗特色的桥梁;二为工具。各式车马、舟船、舆轿等各种运载工具。与这些紧密相连的则形成临行风俗,从帝王巡游之风,到游子骑乘习尚,直至今天民众的旅游风尚等,人们无不通过各种方式趋吉避凶,或择吉饯别,以企一路平安;或折柳送别,慰藉思乡之情;或山水附会,寄托诗文记游。凡此种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人生社会民俗。

在人生社会民俗中,个人生活仪礼民俗主要体现于生命的三个重要关节点上:生、婚、丧。诞生→成年→婚姻→丧葬……,我国自古以来就把这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循环视为人生的历程,并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例如,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隆重者。尽管各地区、各民族的婚俗惯制五花八门,各呈千秋,但都有其共同之处,即祈盼富贵姻缘、百年和合、龙凤呈祥、早生贵子。各项礼仪习俗也均围绕这一愿望展开,吹吹打打迎新娘,礼仪隆重、明媒正娶,无非是表达人们对婚姻和合美满的期望。

又如,在中国,即使是人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死亡并非就等于完全的虚无。丧葬礼是生者对亡者的送行,无限的缅怀和追思,最终祈愿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得以安宁、如意。“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9对死者所举行的丧葬和祭祀的种种仪礼,是孝道的延续和爱心的升华,也是表达对死者亡魂的安慰,对鬼魂世界的敬畏。

(3)心意信仰民俗。

在心意信仰民俗方面,各种民间俗信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历史的缘由,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入迷信范畴。许多心意信仰民俗具有健康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人生追求。如“贴福字,讨吉利”“年初一,不吃稀”等传统节日俗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新婚夫妇交杯酒”等人生礼仪俗信;“虎头鞋,狗头帽”“三月三,荠菜赛仙丹”等衣、食、住、行的俗信,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们求吉避祸的心理,无不表达人们向往健康长寿、家宅平安、生活美满、社会安定的美好愿望。

(4)游乐技艺民俗。

我国的游乐技艺民俗多是随季而兴、遇节而盛的。其中的各类活动所包含的“美的因素”则更为普遍。不论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从儿童到成人,都乐在其中,兴趣盎然。各种游艺往往能使人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活动中暂时得以解脱,让心头的紧张和压抑之感得以消释,在轻松和愉悦之间乐享生活中的闲适和雅致,获得健康和吉祺,受到美的熏陶。与此相关的各种民间手工技艺,更是色彩斑斓、争奇斗艳,构成我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一大景观,充分体现民间艺人和广大民众的聪明才智;其中还流传着许多耳熟能详、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反映出游戏与人类劳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构筑成蔚为大观、美不胜收的中华游戏风情。

综上所述,民俗之中的“美的因素”,民俗美是流传久远广泛存在的,它是产生于世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产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民俗意识和民俗惯制,经过历史的发展和积淀,有的被否定抛弃了,有的则肯定传承下来,形成丰富具体的民俗事象,其中就包容着许多美的意蕴,需要我们挖掘和整理,分析和研究。

4.民俗美学

从对“民俗美”的界定中,我们认识到,民俗中美的因素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而同步的产物。民俗美是存在的,不论是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还是民俗事象与民俗活动,其中无不包含着美的因素。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与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本身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许多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最初生成也离不开民俗这片沃土。

在20世纪初,民俗学受到人文学科不少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它是关注民众生活知识、习惯的学问。从早期我国引入西方的民俗学科看,主要是“从文学切入”的。101922年年底,以北大歌谣征集为起点,中国民俗学的发生就已现出文学化倾向的端倪。随后中国新文学倡导者们如周氏兄弟、胡适等相继在他们的文章中倡导从文学切入民俗学的主张。钟敬文先生从文学领域转向民俗学研究,建立了文艺民俗-民间文艺的新的天地,当时《歌谣周刊》等民俗刊物的专号中也是以文艺性的内容为主。

中国民俗学的文学化倾向并非只从20世纪初开始的,从历史上看,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先秦时期统治者为“观民风、知得失”而广泛收集民间歌谣和颂辞,“国风”部分大多是民间诗歌,由孔子删定而成“诗三百”;汉代的乐府机构更是重视广泛收集、整理民间歌谣。民间“采风”所集中关注的是“歌谣之诗”,成为民俗的重要体现。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直至晚清的黄遵宪提出“我诗写我口”的口号,主张以俗语入诗,体现民间习尚情感,追求雅俗共赏的诗风文风,受到民众的拥戴。可见,民俗学在与民间文艺相切近的过程中,内在已经蕴含着撷取民俗题材,体现民间情感,化俗为雅等美学追求,而文人则有意识地汲取民间诗、词、歌、曲等的精华,作为自己作品中新的元素。虽然这已成为文人的自觉行为,但对于民俗学与美学的实际关系问题却长期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

民俗学诞生以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具有综合研究和交叉学科性质的人文科学。前辈学者更多地注意到了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以及宗教学、考古学、哲学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有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但对于民俗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则只是约略提及而未做深入的探究。对广泛而长久存在于民俗中的美的事象和审美因素却未有清晰的视野,对于民俗中的审美功能也缺乏明确的认识。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哲学范畴。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它都具有玄学思辨的色彩,“雅”而不俗,故而无意向“俗人”问津,也很少被“俗人”瞻顾。虽然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但其研究的重心长期以来倾向于文艺领域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即“文艺美学”,而对生活美的审美规律,即“生活美学”方面则关注不够,对生活世界中的“民俗美”的问题也重视不够,更谈不上对美、美感的发生、演化中或隐或显地潜蕴着民俗观念性质的留意。表面而言,美学似乎是“高雅”的,对其研究始终充满哲学“形而上学”的意味,实际上,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美学的生成和发展的本源,或是人类“美的历程”,是不能免“俗”的,也是无法脱离“民俗”这一片沃土的。

民俗学的发展和研究要充分地观照到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的美的成分,关注民俗所由生成的人的心理基础,以及由此心理基础导引的对于民俗之美的情感指向性,形成对美学融入的开放性结构;美学的研究在21世纪以来面临新的选择,绝不能只囿于传统美学研究的单一理路,应更多地关注生活世界,将美学研究的内容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将视野投向美的应用,在具体的诸如旅游美学、服饰美学、工艺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等基础上,建构起民俗美学。在此方面,一些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开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但至今尚未形成较为体系性的研究成果。作为民俗学与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民俗美学需要民俗学、美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民俗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较为广泛。“民俗美学则是研究具有美感性质的民俗(美的民俗)与具有民俗性质的美感(民俗的美),二者相互依存、形成对应关系的内容、形态及其应用和发展规律的专门学科。”11有学者对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民俗美学的发生,民俗文化的美学表现形态,以及文艺民俗美学等问题做了一些可贵的探讨,但作为民俗美学本身的学科建构还有待于全面系统地展开。

笔者认为,民俗美学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部门美学,也可归属于生活美学的范畴,有待于我们从新的美学视野对民俗、民俗文化做系统深入的研究。

5.审美文化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先后掀起了几次美学热潮。具有代表性的是50至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为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基础。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兴起的美学热,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近十年的酝酿积累,美学热于90年代初再次出现高潮。在前一段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表现为向文化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出现了被称为“后实践美学”等新的美学理论。与此同时,“审美文化”一词也相继出现于传媒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引起了文化学者、美学研究者的注意。进入21世纪以来,“审美文化”研究不仅在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形成研究热潮,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相关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新议题从欧美社会学界提出后,很快波及我国并引起广泛的热议。当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更显出纷繁复杂的状况。

“审美文化”作为当代我国美学的一个新范畴,是由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较早提出的,他将“审美文化”界定为“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12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使得原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名词变成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总体性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的学者试图到国外的学术思想中去寻求“审美文化”概念的渊源。然而,不论是苏联学者对“审美文化”的理解,或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探源,还是着眼于西欧现代美学中的对“审美文化”的最初论述,应该说,这些国外相应的学术资源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审美文化”这个概念是有益的借鉴。但是,这些相关概念的提出,其历史背景与我们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有的在字面翻译的具体表述中本身尚存在不少争议,因此不宜直接搬用国外学术资源中的字面意义而不考虑其实质内涵。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把审美文化等同于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部分;② 认为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概念,是一个体现了现代性的重要范畴;③ 认为审美文化是审美的文化或文化的审美,审美文化是历史运动的产物,是对当代文化的规定性的表述,在文化形态的意义上,可以把审美文化指称为大众文化;④ 认为目前对于审美文化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将审美文化意指古今中外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一切具有审美特性与价值的文化产品或形态;狭义的理解则将审美文化用来专指当代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等等。13

与此相关的“民俗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民俗文化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民俗文化的实际应用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出现的。

民俗审美文化是审美文化在性质、层次上的一个分支,是与时空上的传统审美文化、现代审美文化、民族审美文化、地域审美文化等相交叉的一种存在形态。民俗审美文化不是“民俗”与“审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关于民俗审美的文化,是反映民俗文化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等特点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所涵盖的内容势必是宽泛的,不只是文艺方面,更包涵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祭祀礼仪等多方面内容。我国老一辈民俗学家钟敬文、贾芝、姜彬等人在他们长期的民俗学研究中已有涉及民俗审美文化的相关内容。

1 《礼记译注》,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37页。

2 《管子校注》,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19页。

3 《汉书》卷56,《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9页。

4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页。

5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8页。

6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69页。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钟敬文民俗学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8 《左传译注》,李梦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9 《礼记译注》,杨天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32页。

10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和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1 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12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13 参见姚文放主编:《审美文化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