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应急救援作业培训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模块二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培训目标

1.理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任务、原则及其本质特征。

2.熟悉我国应急科技及应急救援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3.熟悉应急救援体系及其构成,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要求。

4.熟悉应急救援现场特点及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熟悉危险源的定义及分类;熟知危险源辨识的定义及方法;了解应急救援中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意义,掌握电力企业危险源及高危重要电力用户的危险源;了解突发事件的安全施救与科学施救。

知识点

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一)应急救援及其基本任务

1.应急救援的概念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狭义的“救援”仅限于事故发生后对生命的救助,是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把“应急”和“救援”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应急工作理念。广义的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是各级应急救援运行管理机构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应急救援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处置事故,化险为夷,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对事故造成的危险、危害进行监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1.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应急救援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应急管理的核心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是智慧与体力的考验,是勇气与危险的较量,是生存与死亡的抗争,以人为本,科学施救是应急救援的核心原则。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是:

(1)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无论应急救援涉及的单位行政级别高低、隶属关系是否相同,都必须按照预案的要求,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调行动,做到号令统一,步调一致。

(2)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属地企业对事故信息了解最直接、最清楚,可以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并就近灵活调动各种应急资源,因此,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能最快速、最合理地进行初期救援。与此同时,无论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必须坚持分级响应的原则。分级响应,主要是合理提高应急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增加应急力量。分级响应有利于节省应急资源,降低救援成本,弱化不良社会影响。

(3)分工负责,保证重点。要实现应急救援的高效性,需要应急救援体系中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对救援对象的选取应该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首先救助重点对象,实现灾害、事故损失的最小化。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突发事故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在事发初期,应急行动早一秒,就会多一分主动,这就要求反应快速。同时,应急救援涉及装备操作、消防灭火、医疗救治等各种操作,是一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各种救援力量的密切配合,协同应对,救援行动才能有序、高效,如果单打独斗,不仅不利于应急救援的成功,而且可能造成事故的恶化和扩大。

(5)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无论事故可能造成多大的财产损失,都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6)预案科学,功能实用。应急救援体系,以能够实现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为基本要求,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编制科学完整、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努力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保证应急救援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2.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快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尽快化解危机,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关键取决于能否按照科学、高效的流程来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可分为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应急疏散、应急救援、应急控制、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突发事件预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分析研判,初步确定应急响应级别。若突发事件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则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应对系统,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在突发事件超出自身管辖权范围时,应迅速向上级机关报告。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3)应急疏散。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制订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路线、疏散方式、安置地点、后勤保障等,明确应急疏散的职责分工并经常组织疏散培训和演练。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管理人员应按照“先疏散,再抢险”的原则,按照疏散方案要求组织安全受到威胁的人员紧急疏散到安全区域,在确保公众安全的前提下,再开展相应的抢险与救援。

(4)应急救援。有关应急队伍进入突发事件现场后,迅速开展现场勘测、警戒、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5)应急控制。应急指挥人员或现场处置人员第一时间在突发事件现场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源,花最小的代价,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6)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受灾区域的持续监测、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7)应急结束。当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本质

应急救援的对象是突发事件,了解应急救援的本质,必须先了解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纵观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到造成灾害作用直至采取应急措施的全过程,可以发现突发事件及其应对过程中存在三条主线:第一是事件本身,称为突发事件;第二是突发事件作用的对象,称为承灾载体;第三是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称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闭环框架,我们称之为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公共安全三角形

1.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

在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的三角形框架中,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即物质、能量和信息,我们称之为灾害要素。灾害要素是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本质上的客观存在。突发事件本身虽然表现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类型,但各种突发事件的作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物质、能量、信息的作用或其耦合作用;而承灾载体本质上也是由这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在形式上表现为客观存在的丰富的客观世界。

突发事件一词,是在各类事件的应对过程中从实践中提炼形成的,但对其含义或概念一直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从上述三角形理论模型的阐述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突发事件是指可能对人、物或社会系统带来灾害性破坏的事件,通常表现为“物质、能量及信息”三要素的灾害性作用。

(1)突发事件的必备特征。突发事件是因灾害要素超临界或被非常规触发并失控所导致的、具有较高强度破坏性的事件,那么灾害要素及破坏性就是其两个必备特征。

(2)突发。突发性只是灾害发生瞬间在时间上的直观感受,实际上灾害要素在到达临界值之前的量变累积过程可能是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只是爆发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

(3)存在承灾载体。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已经或正在施加在承灾载体上,所以存在承灾载体就是突发事件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承灾载体是突发事件的作用对象,一般包括人、物、社会系统三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载体,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保护对象。

(4)具有发展演化规律。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不是无法预测的,而是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只要施加合理的人工干预,就能够改变突发事件的演化进程。

(5)作用表现。突发事件的作用有四种表现形式:物质作用、能量作用、信息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作用,同时具有类型、强度、时空等三个方面的特性,如地震灾害,表现为巨大的能量作用,而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则表现为物质和能量的双重作用,火灾则表现为既有高温、热量形式的能量作用,也同时存在着有毒烟气形式的物质作用,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的作用形式表现为物质作用,流行病的大规模暴发则表现为病毒、微生物等传染源物质的作用,谣言的传播引发社会舆论事件进而造成社会恐慌则表现为信息的作用。

(6)破坏形式。突发事件对承灾载体的破坏表现为本体破坏和功能破坏两种形式。承灾载体的破坏还有可能导致本身蕴含的灾害要素的激活或意外释放,从而导致次生或衍生灾害,形成突发事件的“事件链”。

2.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本质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本质,就是掌握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施加人为干预的适当方式、力度和时机,最大限度阻止或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减弱事件的作用以及减少对承灾载体的破坏。其最终目的,一是减少事件发生;二是降低事件作用的时空强度;三是增强承灾载体的抗御能力。应急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获知重点目标、掌握科学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恰当的时机和力度。

(1)控制事态发展。基于对事件机理和演变规律的认识,采取恰当手段阻止或减弱突发事件的作用,阻断或减少事件的次生衍生。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的基本手段大致可分为进攻型救援、防御型救援、进攻-防御混合型救援三类。进攻型救援是指在掌握事件的发展变化规律、具备阻断灾害要素演化路径的技术和能力的情况下,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对灾害要素加以控制,从而达到阻止或减弱事件发展的目的;防御型救援是指对于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演化规律、灾害要素作用强烈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避”的办法减少伤亡;进攻-防御混合型救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法,是指对于我们了解其部分发展变化规律但不足够,或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还不足以将其完全控制的灾害要素,需要结合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2)挽救承灾载体。面向承灾载体的救援基于对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和规模的认识,采取恰当方法阻止或减弱承灾载体的破坏程度,阻断事件链。需要我们对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规律、破坏形式和规模有较深入掌握,以针对关键薄弱环节施加高强度救援措施;需要掌握承灾载体蕴含的灾害要素的类型、强度、可能的触发因素等,以采取恰当措施防止灾害要素释放,屏蔽或阻止触发因素发生,阻断事件链。

(四)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技术及其发展

应急科技是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动力,是应急管理体系创新的源泉。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研攻关投入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引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使科技成果呈现出多样化、实用性特征。当前,大数据分析、网络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和航拍技术、废墟生命搜救技术等已经成为中国应急管理发展的优势依托;同时,如井下无线宽带视频通信系统、多功能集成式救援装备车、多功能集成式充气发电照明车、潜水电泵整机核心技术等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应急科技领域也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硬件水平及投入差距较大、应急科技支撑体系相对落后、应急科研支撑平台不够完善、应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不够成熟等突出问题。

1.风险评估与预防技术

(1)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方面。整体水平与领先国家有一定差距。地震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差距正在缩小;洪水灾害防控技术差距较大;旱灾风险评估刚刚起步;森林火险等级系统差距较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深度和精度存在一定差距。

(2)生产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方面。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接近领先国家水平;煤矿水害防治、火灾防治、冲击地压及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落后5~10年;作业场所尘毒危害防治技术落后近20年。

(3)社会安全领域。毒品遥感监测预测技术、毒品溯源及关联性判别技术、重点人员声纹数据库、证件防伪技术、探测安检技术发展较快,已取代进口;高层建筑、地下空间、长隧道防灭火理论与技术、交通安全预警防控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毒品检验鉴定技术、光谱成像技术、气体遥感监测技术、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同位素成分分析技术发展较快;但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高分辨率分光技术、晶体光学材料技术、高精度机械加工技术、高速信息和图像理解分析技术仍受国外技术封锁;生物、信息、金融等领域核心技术差距较大。

(4)城市安全领域。地震、洪水、飓风灾害等多重风险评估软件美国领先;我国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单一灾种评估方面,实践不成熟;城市及重大基础设施主动减灾技术研究,我国紧跟国际领先水平。

(5)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特高压输电线路、高铁、交通枢纽、水库大坝、尾矿库、国家物资储备库、核电站、放射源、互联网信息、金融安全等)。我国已开展相关研究应用;洪水风险管理美欧日领先,我国相对落后。

(6)森林火险等级系统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先进林火管理技术,林火行为研究不够深入,可燃物调控落后20年。

(7)食品安全领域。在基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开展的传统食品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正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仍然存在不足,如食品安全产业链脆弱性技术等领域。

总之,我国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与领先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国家公共安全综合评估、城市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等方面差距较大。

2.监测预测预警技术

(1)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方面。某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但总体还有一定差距。地震速报能力明显提高,但面向重大工程的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需要加强;重大地质灾害高精度调查、探测与识别的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差距较大,目前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仍然手段落后,精度不够;在台风、暴雨、强对流和雾霾监测预警方面有很大进展,台风路径预报水平有所提升,但台风强度以及台风诱发的雨量预报缺乏精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水旱、山洪预警技术还相差较大;森林火灾的监测预测预警差距较大,地表火蔓延模拟预测技术差距较大,落后美、加约20年,林火探测技术相对落后,林火发现和火场信息探测技术落后美、加10年左右。

(2)预警信息发布方面。国内多手段一键发布技术在渠道数量和发布速度方面领先,在一点多线对一面发布模式方面还有差距。

(3)生产安全监测预警方面。一直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在危险化学品监控、尾矿库监控预警技术、非煤矿井及灾害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非煤矿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井下关键设备监控系统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和示范应用,但这些技术、装备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总体研究水平落后15年。总之,我国生产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总体上处于中试阶段,而领先国家已处于产业化阶段。

(4)社会安全监测预测预警方面。总体与国际水平接轨,很多技术处于模仿跟踪阶段。建立了物证溯源技术体系,建立了指纹、DNA等数据库与网络虚拟空间身份认证应用系统等,初步构建社会安全监测预测预警体系,但还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发展较快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区域性群体突发事件心理学分析方法、多灾种综合及跨领域桥接预测预警技术尚处于中试阶段,部分处于实验室阶段。

(5)城镇监测预警方面。生命线监测、基础设施监测、人员监测、实时在线监测等,与领先国家差距较大,但正在缩小。

国际领先国家的监测预警技术处于产业化阶段,我国还主要停留在单一风险源监测研究方面,多灾种综合预测精度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产业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3.应急救援处置技术

(1)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方面。关键技术和装备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地震搜寻与救援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仍十分有限,尚无类似满足地震特急期完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震害遥感评估技术无法满足应急指挥与决策需求;地质灾害防治与处置能力与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灾前灾后应急措施仍显滞后,快速处置能力不足;森林火灾防治技术总体落后。

(2)重大灾情决策方面。仍需开展具备自主可控、弹性扩展、多架构兼容的应用平台架构技术研究,建设多主体协同会商平台,提高灾情决策的信息化水平;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与水平亟待提高,灾区信息获取效率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

(3)森林火灾扑救技术方面。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关键技术有直接灭火、风力灭火、水灭火、人工降雨灭火、航空灭火、化学灭火、爆炸灭火等,配备特种车辆、灭火机具、个人防护装备等,与先进国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很大差距。

(4)生产安全领域的应急救援技术方面。我国处于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危化品事故救援的辅助决策技术、矿山事故救援技术等取得了一些实用技术和成果,但仍然整体落后10年左右,尤其缺乏完善的应急避险与救援体系。

(5)应急平台方面。我国的应急平台技术在突发事件预测预报方面已经具备较强实力,特别是单灾种尤其是山洪、泥石流、滑坡、矿井火灾、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比较成熟,处于产业化阶段,环境在线监测、矿山安全监测、天然气管网监测等主要应用的在线监测技术、远程监控监测技术、物联网安全监测技术具备行业特色,平台具备了数据传输与交换共享的手段,但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综合集成与分析研究与应用较少,总体来说,应急平台监测监控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大数据综合集成分析尚处于中试阶段。

(6)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方面。起步较晚成长迅速,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较大。专业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尚未形成,资源布局严重失衡,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占人口30%的大中城市,2/3又集中在大医院,基层救援能力匮乏,紧急医疗救援指挥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大灾时仅靠“120”不堪重负,救援人员救援知识与技能不足,装备保障与投送能力不足,自我保障能力不强,救援装备建设尤其是航空医疗救援和海上水上医疗救援仍在起步探索。

(7)应急通信保障领域。近几年,围绕临近空间飞艇、无人机、大型空中平台建设取得不少进展。中国的临近空间飞艇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短时间难以达到商业飞行;中国的新一代高空长航行无人侦察机与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定位基本相同;大型空中平台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关键成果和具备综合互联的技术准备。

(8)城镇应急处置与救援方面。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十几年以来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应急响应与救援体系。

(9)应急资源需求与优化调度方面。针对不同突发事件,以及基础设施损毁修复需求、灾民安置与救治需求等,需快速分析所需救援物资、救援队伍、救援装备,研究应急资源需求分析技术及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

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装备正朝着高精尖方向、多技术集成、多功能设备及成套化装备发展,我国总体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应急平台方面总体接近,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综合保障技术

(1)生产安全方向综合保障领域。部分紧跟国际先进技术研究,如煤矿深部开采安全保障技术,但总体差距较大。

(2)应急能力评估技术领域。目前虽建有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型库,但指标过于粗放,体系不够完善,指导性不强;先进评估方法在应急能力评估中应用较少,与国外差距较大。

(3)安全数据支撑技术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如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技术方面,已达领先水平,但基础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信息获取难、更新难成为巨大障碍。

(4)灾害模拟仿真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灾害模拟仿真缺少针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大、条件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的仿真模拟技术与建模方法,有较大差距。基于应急平台的应急演练与培训技术是未来方向。

(5)公共安全与应急科普。缺乏长效机制,远未进入产业化。

在公共安全数据库技术方面,我国紧跟国际领先水平;多灾种耦合的实验平台方面,差距较大,在公共安全标准化及认证技术方面,某些关键技术有话语权,但总体落后发达国家。

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响应主要程序如图1-3所示。为确保接警—应急启动—应急救援—应急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全过程应急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开展,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物资保障、信息保障、法律保障等共同构成的保障体系,即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是指为在风险事件发生的紧急状态下尽可能消除、减少或降低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针对人们的组织管理活动等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通常应急救援体系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和保障系统构成,如图1-4所示。应急救援体系既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又是迅速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它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制度等。

图1-3 应急救援响应主要程序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决策指挥机构、应急救援运行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各机构和人员职责权限必须明确,有日常和事故两种状态。日常有应急救援常设组织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则有应急救援临时机构。

①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必要时实施场外应急力量、救援装备、器材、物品等的调度和增援,保证行动快速又有序、有效地进行。

②应急救援专家组。对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个人防护、公众疏散、抢险、监测、清消、现场恢复等行动提出决策性的建议,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

图1-4 应急救援体系

③应急医疗机构。通常由医院、急救中心和军队医院组成,负责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合理转送医院进行救治。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

④消防与抢险。主要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抢险队、有关工程建筑公司组织的工程抢险队、军队防化兵和工程兵等组成。职责是尽快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⑤监测组织。主要由环保监测站、卫生防疫站、军队防化侦察分队、气象部门等组成,负责迅速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性质,监测空气、水、食物、设备(施)的污染情况,以及气象监测等。

⑥公众疏散组织。主要由公安、民政部门和街道居民组织抽调力量组成,必要时可吸收工厂、学校中的骨干力量参加,或请求军队支援。根据现场指挥部发布的警报和防护措施,指导部分高层住宅居民实施隐蔽;引导必须撤离的居民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组织好特殊人群的疏散安置工作;引导受污染的人员前往洗消去污点;维护安全区或安置区内的秩序和治安。

⑦警戒与治安组织。通常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武警、军队、联防等组成。负责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及时疏散交通阻塞;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⑧洗消防疫组织。开设洗消站(点),对受污染的人员或设备、器材等进行消毒;组织地面洗消队实施地面消毒,开辟通道或对建筑物表面进行消毒,临时组成喷雾分队降低有毒有害物的空气浓度,减少扩散范围。

⑨后勤保障组织。主要涉及交通、电力、市政、民政部门及物资供应企业等,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物资及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

⑩信息发布组织。主要由宣传、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等部门组成,负责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以及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有关保护措施的紧急公告等。

(2)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村、社区的民众以及志愿者)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坚持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强化战斗力标准,加速转型升级,新组建水域、山岳、地震、空勤、抗洪、化工等专业队3000余支,救援能力明显增强、行动效率明显提高、救援效果明显提升。建设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建成地震、矿山、危化品、隧道施工、工程抢险、航空救援等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近100支2万余人;地方政府建有专业力量约3.4万支134万人。

(3)应急保障。应急保障是应急救援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应急救援工作赖以展开的资源基础,包括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技术支持保障、应急后勤服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应急经费保障等。

(4)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应急素质,能够发现不足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促进应急救援的高效运行。

(5)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制度。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制度是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的规范要求,包括业务管理、信息管理、预案管理、队伍管理、应急响应机制等。应急救援体系要求应急救援工作必须遵照“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的原则开展。

以上5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高效、流畅、动态地运转,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才能在应急状态下迅速、有效地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应急救援现场安全管理

(一)应急救援现场的特点

(1)灾情初期现场混乱,管理无序。由于突发事件往往毫无征兆、事发突然,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给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造成严重困难和不便。比如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突然发生,猝不及防,加之公众缺乏应急自救与互救意识,预警、防范措施不得力,救援行动迟缓,往往造成现场人员惊慌失措、无序逃生,生态环境、公共设施毁坏严重,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另外,突发事件造成的建筑、桥梁倒塌,废墟、垃圾堆积,公共、生产设施损毁等使现场一片狼藉,混乱不堪。

(2)初期应急救援力量不足,风险隐患大。突发事件现场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现场往往信息不畅、交通阻塞、供电中断,公共设施无法运转,水和食物等生活物资紧缺。同时,现场还可能存在烟火、毒气、污水、余震、泥石流等危险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次生、衍生灾害。这些原因造成医疗救助和应急救援抢险人员、抢救药品、救灾物资等难以及时送达灾害现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不足。

(3)救援现场复杂,救援难度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造成大量伤病人员或受灾民众,这些人群可能会大批涌入非灾地区或附近的地区或医疗机构,给伤病救治带来严重困难和混乱。由于突发事件的类型不同,因此造成的人员伤害情况也不同。如地震、泥石流、建筑物坍塌造成的外伤多属多发伤;传染病、食物中毒则取决于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或致毒物质的种类和剂量;化学品爆炸除对事件现场人员造成伤害外,也可能造成救援人员或附近区域人员中毒等。伤者或因救援不及时造成伤口感染,导致伤情变得更加复杂。突发事件往往造成通信设施破坏,道路、桥梁损毁,电力设施受损,基础设施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严重恶化,使现场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突发事件发生后,幸存者短时间内失去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井、厨房、厕所及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极易发生传染病疫情。

(4)事态紧急,救援刻不容缓。突发事件现场瞬间可能造成或出现大量伤病人员,当出现大量危重伤病人员时,需要根据伤病情况,在现场进行急救,并对伤病人员紧急进行初步鉴别分类、分级救援、医疗运送,并迅速疏散撤离灾区,增大伤病人员的生存机会。对严重破坏的公共设施和生活生产设施,如道路、通信、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抢修恢复,以保障灾区人们的生活和后续救援工作的开展。

(二)应急救援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期间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是应急救援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应急救援单位的安全监督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现场全过程安全监督工作,迅速建立现场安全监督网络,监督和通报现场安全情况,做好救援抢险安全教育宣传,协调救援现场的交通管理,认真分析辨识现场危险源,排查现场隐患,制止现场违章作业行为,把控应急救援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风险,防范抢修和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交通等安全事件,确保应急救援现场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安全及救援工作平稳、有序。同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注意引导舆论、控制事态,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

1.应急救援现场安全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1)组建安全监督机构。组建现场安全监督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监督组成员、现场安全员及其联系方式。

(2)明确安全监督方案。要求安全监督人员与现场安全员保持信息畅通,每个应急救援作业点均设安全员进行安全监督,现场安全员与抢险救援作业人员必须同进同出。安全监督人员应重点巡查复杂和重要的作业面。

(3)明确现场应急救援安全要点及注意事项并及时发布。

(4)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所有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人员熟知现场应急救援安全要点及注意事项。

(5)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携带安全、防护、急救物品。现场安全员、安全监督人员按要求开展现场安全监督。

(6)落实安全监督方案,提出风险防控建议,消除隐患并制止违章。

(7)及时汇总反馈现场安全监督信息,做好安全信息的上报工作。

(8)通报应急救援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违章信息,形成安全监督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9)监督整改措施在各相关救援施工作业面的落实情况。

2.应急救援现场突发安全事故及违章事件的处置措施

(1)迅速确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及危害程度,并设立危险警戒区域,禁止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进入。

(2)现场负责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施救困难时,及时拨打120、110、119、122等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事发地点、灾害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现场安全员及时将事故(事件)信息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安全监督组负责人。汇报信息包括:事故(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故(事件)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初步情况,事故(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等。报告后,若事故(事件)出现新情况,应当及时补报。

(4)发现方案、措施不落实,安全履责不到位,作业工艺不规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应立即指正,并监督落实整改。

(5)发现工作班组成员违章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发现现场负责人违章应及时向安全监督人员汇报。

(6)安全风险较大时,可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停止工作,采取紧急措施并要求人员暂时撤离;将重大风险情况及时上报救援现场总指挥,由其决定是否临时中断工作;经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恢复救援工作。

(7)对违章且拒不改正的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终止其工作。

(三)应急救援中的危险源辨识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1.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能量转移理论是美国的安全专家哈登(Haddon)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事故控制论。其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对事故的本质定义,即哈登把事故的本质定义为:事故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正常情况下能量和危险物质是在有效的屏蔽中做有序的流动,事故是由于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无控制释放和转移造成了人员、设备和环境的破坏。因此,人类在利用能量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量,使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产生、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如果事故中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生产、生活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等,它们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坏。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出:根源危险源(指能量或危险物质以及它们的载体)是事故发生的前提,而状态危险源(指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失控)则为事故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图1-5形象地表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演变关系。

图1-5 危险源与事故

2.电力企业危险源辨识与主要安全控制措施

电力生产企业是电能等各种能量形式积聚的生产系统,也是各类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密集的生产系统。例如,发电企业的锅炉、压力容器、可燃气体、有毒危险品、变电站、高压母线室电气设备;供电企业的变电站、高压母线室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电力建设与施工企业在组塔、架线、高坡施工、变电设备吊装、变电高空作业、洞挖及塌方、山体滑坡、高边坡落物、爆破及火工器材管理、施工区内运输、大件吊装、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都是各种危险源集聚的场所或作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这样描述危险源的情况:国家电网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网架结构最为复杂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大电网运行机理复杂,设备安装、启动、调试、运行、维护任务十分繁重,外力破坏、盗窃盗割电力设施问题突出,导致大面积停电和设备损坏等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长期存在。公司拥有为数众多的火力、水力发电厂,存在因内外部原因造成的大坝(灰坝)垮塌、水淹厂房等的危险。此外,公司所属单位还拥有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高危企业。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伴随有对危险品的使用和保存;各类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构成较大影响。各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导致电力设施设备大范围损毁和大面积停电,使公司正常经营秩序和企业形象受到较大影响;电网供电中断可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威胁国家安全。

危险源管理漏洞往往引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因此,危险源管理是电力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面临的重大课题。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常根据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和造成的职业伤害类别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类型。不同事故和伤害的原因如表1-2所示。

表1-2 不同事故或伤害的原因

(1)从能量观点出发,现场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从能量观点出发,现场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如表1-3所示。

表1-3 从能量观点出发,现场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2)从减少事故伤害出发,现场保证安全的措施。

从减少事故伤害出发,电力生产现场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如表1-4所示。

表1-4 从减少事故伤害出发,电力生产现场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

3.高危电力用户的危险源辨识

应急救援过程中,不但要对自身救援实施中的危险源加以辨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同时也要对施救对象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辨识和防范。电力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高危和重要电力用户的危险源加以辨识和防范,尤其是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对这类用户的抢险救灾和电力支援中,必须制定科学精准的救援方案,确保整个救援过程的安全有序。安全是应急救援的前提,要做到抢险不冒险。

突然停电后,高危和重要电力用户的危险源如表1-5所示。

表1-5 高危和重要电力用户的危险源

续表

(四)突发事件的安全施救与科学施救

1.应急与安全相互融合

应急与安全是相互融合的,安全管理必须兼顾应急,应急管理必须考虑安全。应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管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需要考虑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能情况,必须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种种准备,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机构、应急队伍及处置行为等,安全管理缺少了应急,是不完整和不严密的。安全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和目标,应急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如何最大限度确保安全,降低损失。应急管理全过程都必须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依靠科学”的安全理念,应急管理缺少了安全,是盲目和危险的。

安全是应急的屏障,应急是安全的后盾。加强应急队伍安全建设,借鉴国内外应急救援队伍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强化抢险救灾人员安全管理和自身防范意识,以“抢险不冒险”思想为指导,规范、有序地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抢修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内、外部协调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培训与演练,加强应急装备配置管理,提升应急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提高应急质量。

2.应急与科学密不可分

突发事件的科学施救,除了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还必须建立健全与时俱进、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坚决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树立现代应急管理科学理念。近几十年来的实践,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坚持“生命至上、专业处置、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科学理念,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依靠科技、依法应对,成为科学处置突发事件、降低灾害损失和影响的必经途径。

(3)完善应急预案,建设规范、完备、高效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专业化应急演练的方式检验各级各类预案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以各种专业化的应急演练为抓手,全面提高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4)依靠科技,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突发事件特点及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灾害情况下的信息汇集及研判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为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成功率,降低救援成本奠定科学基础。

(5)加强培训,依靠群众,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救援人员及普通员工及公众的安全防护意识、风险意识,加强灾害心理干预及训练,加强野外生存训练,提高灾害时心理及生理因素的调整能力,普及紧急救护知识,加强公众对常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预防、自救互救及逃生能力训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依靠人民群众,并把教育、培训、应急训练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认真开展,提高突发灾害的应对能力。

(6)加大投入,提高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制造、配备、使用水平。专业搜救探测装备、救援装备、照明装备、应急电源、通信装备、医疗救护装备,以及特种车辆、后勤保障装备、个人防护用具等,都是提高救援成功率与效率的必备装备。提高装备科技水平,普及及提高操作技能,符合现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趋势,符合当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要求,也是科学施救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