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致李辉信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85

李辉:

接此信时,我已飞新(加坡)了。

有一事相烦,我从广播中听说新街口豁口有个建都机械厂,有一种电热水取暖器出售。我托好友杨光田师傅去买,他跑去,也许因地址不详,未找到。可否烦你托人代为打听一下,然后给杨师傅去个电话,336531,找一车间。

谢!回来见。

祝好,也祝应红新年好

萧乾

1985年1月2日

李辉同志:

请你(1)把年表应更正处写给我;(2)你把关于会那两篇小文复制一下给我。

都不急,20号开完会再办。

祝好

萧乾

1985年2月11日

李辉同志:

那天谈至畅,信你忘记带走了,现奉上。

祝好

萧乾

1985年3月6日

李辉同志:

这是我于1948年在香港拍的照片(从未发表过),这次有友人代我复制下来。但颜色洗得太浅。可否请你请名家从这两个底片中选最清晰的一张,洗原大小的十张,最好能帮我放大几张(当然要自费)。主要是得有一位内行人给精心办一下。我想用在下一本书中(《负笈剑桥》)。

谢谢了。

祝好

萧乾

1985年3月11日

李辉:

你们好!哪天来住?

有两件事托你,都是《晚报》登的。

(1)是见今天(2/4)报。不知这药在何处能买?我很需要它。

(2)我也得买一件(强身健美器——健身转盘),北京可有出售?

4月27日,我可能去武汉一行。黄鹤楼将落成,那是作协找一批人去参加笔会,我最初犹豫,现决定去了。

政协延长两天,8日才闭幕。我也许待到最后,《改正以后》已完成。你看用“以后”还是用“之后”好?望电告。这东西写得还满意,只是怕惹乱子。副标题拟作“心境素描”或“八十年代一个老知识分子心境的素描”或“一个老知识分子在八十年代心境的素描”。你中意哪个?也望电告。

无非写我这几年的思想活动,包括对反右、“文革”等的看法。

等你的电话。

双好

萧乾

1985年4月2日

李辉:

我下午去开此座谈会,他们还请吃饭,晚上才能回来。

我房中电视机上有个牛皮纸信封,里头是请你帮我看的东西。请用铅笔作改动。

萧乾

1985年4月4日

李辉:

读完《欧战风萧萧》第一部分,写个信说说意见。

客套全免。这一段,你可说是作了无米炊的巧妇。因为资料实在太少了。对你写此文,我从开始就说,你放手去写,不必管我怎么说。现在我仍这么说。

我不知道你写没写1939年我从香港到欧洲的途中。那倒有些资料,如《坐船犯罪》《往事三瞥》等。在我看来,那段时光是很富戏剧性。

关于雪妮,你大概不了解我当时心理上的矛盾、痛苦。

她同杨刚只见过最多两面。她不会去找杨刚的。当然你可以那么去想象。

第60页,你引《大公报》十一月三日文艺版我那封信,可能有误,而且了解情形会觉得可笑。

十月七日我带了行李到伦()呆一年,第二天怎能“骑了自行车”(我是坐火车去的剑桥),而剑河在剑桥城内,如何从伦敦沿了剑河去剑桥?另外,“西寺”应作西敏寺Westminitor。

没考虑过也不可能考虑叫雪妮去英国。a.我每年£250(英镑),自顾不暇;b.连我也只给“两个月居留”,外国人根本进不去。c.我的身份证上写的是“已婚”,配偶是“小树叶”,她以何身份去?这么写,也太不理(解)我当时的矛盾心理了——一直矛盾到1943年胡霖来英,告我“小树叶”已是两个娃娃的母亲了。

P63,Arthur Waley个子小而且略弯,个头并不大。

有些人名要末不加外文,如加最好即加全名。如Dorothy Woodman朵萝西·乌德曼,Harold Acton哈罗德·艾克敦。(而且Arthur Waley、T. S. Eliot加了,也不统一。)

P64,第二栏第三行,我不是援华会委员,是理事。

P70,第三栏,提到杨朔来信邀巴金、靳以及我事。这件事我记得十分清楚,但巴金说无此事。所以如写,最好把巴、靳二人略去,写得含蓄些。杨朔在上海(1936.7)是我的二房东。

“弄不好就会发生危险”行文太模糊。事实是,弄不好就会抓进国民党的集中营。

今天刘尊棋看完此文来问我,是不是我把那时的日记拿给你看了。我说,全是从蛛丝马迹里想象出来的。他很佩服你这本事。

我得回到《搬家史》上了。已写14000字,还不到一半!

双好

萧乾

4月4日

李辉:

你好!昨天去看巴金时,我把他与耿庸之间的误解谈了,他立即道歉。并说,将把那个谈及《寒夜》的序撤销。十分磊落。

又来麻烦你了,且都是《北京日报》上的,但(1)不急,我马上写信是怕过了时候剪报会丢失。(2)款仍请你一垫。我星期一(八号)上午回家了。

你如见到类似有助于老年人的医疗器,特别属按摩方面的,拜托你为我留意并采购。

双好

萧乾

1985年4月6日

李辉同志:

介绍我的邻居胡建同志来看你。她写了一篇表扬天桥商场售货员利用工余,登门为她家修电视机的文章。不知可否在大力压缩之后,占《晚报》一角篇幅?这种好风尚似值得提倡一下。

即颂

春祺

萧乾

1985年5月13日

李辉:

麻烦你几件事:

(1)5月7日(星期二)那天,请你将已出的《晚报》(有我回忆的)及5月5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登的我一文,剪下寄: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路武汉作协李蕤同志转萧乾。

(2)等全文刊完后,就剪寄(或连报一齐寄)各一份给:

a.西宁市青海省人民政府西四楼孟伟哉;

b.上海复旦大学第一宿舍29号楼403室戴厚英;

c.昆明西站交林路二号农机所刘德伟。

谢谢!

萧乾

李辉同志:

我们的芳邻郭明同志上次寄一文给《晚报》,当时我只感到写得平平。这回这篇也读了,我觉得比那篇好多了。她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姑娘,热爱文学写作,《晚报》如能给她一次发表的机会,对她一生都会起作用的,倘若这篇仍不够好,请指点她改改,或另写都可以。总之,我为她这种写作的干劲所感动了,故又写信介绍。

祝好

萧乾

1985年7月26日

李辉:

花一天时间把你复制来的东西重读了一下,忽然萌发一个念头。在你方便时,何不把当时有些我常写文的刊物(如《观察》及朱光潜编的《文学》)再翻翻看,也许还能复制出不少东西来。此外,一个更大胆的设想,把1946年6月以后至1949年(即包括1948年11月后的香港《大公报》)的国际(除去日本)社评复制一下(或先抄下题目,我来回忆是不是我写的)。也许能编出一个第五卷《政论集》呢!这比去说1946—1948年间如何更为具体。不知你意如何?此事可不急。天太热,我们也是忙着,作为一个远程计划如何?那时,说不定也可把塔塔《红毛》选入几篇。今天我一直在想此事,不知你意见如何?香港《大公报》北大有一份,不全,我可找友人在香港补上。

双好

萧乾

1985年7月31日

天雨、李辉同志:

你们好!出来快一个月了。我们在西德游了十八天,走了九个城市。廿三日来挪京奥斯陆。第二天即爬起来,国王奥洛夫接见及易卜生故乡的访问是两大高峰。前天有人去香港,我匆匆写了一篇短文(共5页,题名《北欧来鸿》,寄给了香港《文汇报》)。当时手中没有复写纸,所以只有一份。此文旁的刊物不会转载。你们有办法看到香港《文汇报》吧?可否在《晚报》上登一下(不必用“转载”语),保证不会同旁家重复。《文汇》(港)大概不难找到。刊出后,请送我两份为盼。篇幅适合《晚报》,只两千字之谱。

这里北欧已有初冬景象,带来棉绒衫远远不够。好在友人都争相借来毛衣。英国的日程在下旬可结束。如无变动,国庆前当返京。反正十月初旬也非回去不可。人老了,不大喜过这种高级漂泊生涯。

慕尼黑歌剧院(在欧洲很有名气)九月底将来京、沪两地演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及《魔笛》,均为莫扎特名作,你们可一饱眼福。

即问

晨安

并问候邓刚(壮)同志,她母亲来过西德。

萧乾

洁若附候

1985年8月30日

李辉:

就是此文,一美汉学家以为我在谈侦探小说。他寄来我给丢了。他又补了一份来,这回你保存吧。湖北出版社信已发。

祝好

萧乾

1985年9月12日

李辉:

请看一看:(1)你复制的《上人回家》报。(2)杜渐(港)给我的信(关于“猫案”)是否卷到你包包里了,我找不见。

文学丛刊先不借了,下次望能给我带些有关老北京的资料性东西。我要写的有儿童娱乐游戏、市井小贩、节日、庙会、婚丧迷信、交通、吃食……最好有一张老北京的地图,主要是胡同名字。

谢谢!

萧乾

1985年10月7日

李辉同志:

由于你问我那个“瞧”字,促使我又通读了一遍,有了些改动,都是语言问题,请代一改为盼。

双好

萧乾

1985年10月25日

李辉:

我想在第四节《昨天》内加一段。加在P19L9之后,即“咒话”与“那时候”之间,另起一段。希望能做到,因此段联系上了“文革”。

作协的作家出版社蒋翠林来过。说起应红,她问我你想不想进作家出版社。你说呢?二人在一个机关有方便,而且也算归了队。只有《晚报》不放吧。

祝好

萧乾

1985年10月25日

编者注:P19L9即是第19页第9行。本书中P表示页,L表示行,-L表示倒数行。

李辉:

你好。有几件事:

(1)请在最后一节《市格》尾巴处,谈到“在勿放自行车的招贴旁是一排自行车”,在“请勿践踏草地招牌旁是父子打羽毛球”处加个“真是对着干”五个字。

(2)务必请为代我把印了《新路》编辑人员的那名单(印在刊物上的)复制二份。非常重要。

(3)之琳文有一处把出国人人全骂成“吹牛”等等(上),似可不必。他五六十年代走红时,不是常出去?!1982年还同冯亦代去美访问。人家口头请了,正式请拖时间长了,他们还急得不得了。况出国者并不都一样,我管保今天有人请他还会去的。

(4)想起他夫人的前夫了,叫文怀沙。

(5)没想到冯那封信撒了两个谎。另一个是我1947年根本没到过北京,我是四八年二月上旬开会时才去的,筹备时期我毫无所闻,更未去请过他。推得真干净;一个杨振声,一个我。他没料到通信者的你是知情的!他对《新路》不知情,因未读过毛著。他在西南联大参加“战国策”又是上了谁的当呢?

祝好

萧乾

1985年12月1日

李辉同志:

寄去剪报不外乎说明:我这《杂忆》给旁处也会有人要的,而且不会这么稀稀拉拉地刊用。很想知道你们这么登“连载”文的道理。

祝好

萧乾

1985年12月5日

李辉:

你好!此信也许可供你们参考一下。等你上班时,你把评张辛欣、张贤亮的材料帮我借出一阅。

匆问

双好

萧乾

1985年12月8日

李辉:

《运河人》有一句请改一改(红笔):

(1)“横着(纵横)30个省市。”

(2)“再不会有人敢把你的脑袋硬往(污)水塘里按。”

谢谢!

萧乾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