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资产:从组件到解决方案的企业核心能力建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流程资产内容

3.1 “框架+组件+解决方案”设计思路

企业是在一定的环境(如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下生存和发展的,在此基础上利用、整合配置企业外部资源(如原材料、资金等),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为市场客户和股东实现利益。每个企业都想通过更有效的产品研发过程和更灵活的制造生产过程,让其业务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企业目标的达成需要人力、设备、系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如果想要更清晰地解读企业这个黑盒子的运作,就需要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研究企业这个系统的边界、范围、内容、关联等。这里提到的系统不是来源于控制系统,或者是计算机系统,而是来自社会科学的范畴。笔者所说的系统观点,是指在一切事物和其他事物都有相关性的基础上,系统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结构。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系统思考框架研究企业系统,以及企业系统中的流程、组织和人呢?企业目标的达成和价值输出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本质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1]支撑其运作。我们可以把这些业务流程看作组成企业运作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实现自我运作的同时又和其他子系统发生关系,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完成企业这个大系统的目标要求。虽然每个企业的实际运作形态从外部来看是千差万别的,但从内部管理要素拆分来看是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企业的业务流程子系统的运作过程都卷入了组织目标、客户需求、岗位角色、业务活动、信息系统资源等要素,这些结构化的要素可以理解成各业务流程子系统的零部件,通过元素零部件各种组合方式协同完成业务流程子系统的目标。在组织大系统实现运转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如子系统失灵、零部件需要更换、零部件和子系统不匹配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答案是通过替换或者维修每个业务流程子系统或者业务要素零部件来实现。

上述零部件组合形成业务流程子系统。业务流程子系统组合形成企业大系统的方式体现了“框架+组件+解决方案”的流程资产管理设计思路。框架是由相互关系的业务单元组成的体系性和结构性的系统,这里的框架代表企业大系统运作的架构,可以看作业务流程子系统及其为了达到最佳运作而形成的相互关系的组合。组件代表业务流程要素或者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目标被封装为流程资产服务,这些流程资产服务为企业运转过程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在企业系统的运作中,组件和框架是相对而言的,各种组件集合及其相互关系都可以组成对应的框架,类似业务流程子系统组件及其相互关系组成企业大系统框架,业务流程要素组件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以组成业务要素的框架。由于企业运作的复杂性,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颗粒度和不同类型的组件封装方式来满足特定业务目标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类似乐高玩具的构建和组装过程,依据玩家不同的喜好和目的,将各类乐高构件组装成不同的乐高作品,作品和作品之间可以构成更大的主题,这些作品背后不同的主题和故事,对应商业环境中业务目标的实现。

任何一种架构管理的本质都是通过拆分、整合、打散、重组等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有序的重构,以达到减少系统熵的目的,使系统得到不断的进化。流程资产通过“框架+组件+解决方案”进行管理的形式是解决企业生态协作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解决企业复杂生态协作的治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管理流程资产,将其形成过程依照组件化设计、存续过程按照架构进行管理,使用过程通过组件资产封装成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服务,这个流程资产的设计、管理、应用过程使企业的流程资产大规模复制使用成为可能,可以节省流程资产开发的人均成本,并加速企业业务能力提升的周期。

图3-1 组件与解决方案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