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扬眉吐气大反攻
随着国内战场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蒋介石本人也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早在7月7日,蒋介石收到罗斯福的一封电报,强烈要求由史迪威“统率中美一切军队,授以全责和全权”。
看过电报,蒋介石顿时怒火中烧。他知道美国不满国民党将很大一部分军队用于防备共产党,也知道国民党军队并不听从史迪威的指挥,不服从美国的一些部署,这让美国人不能容忍。
或许,按罗斯福所言,将军权交给史迪威,对挽救中国战场危机有一定帮助,但军权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一部分,蒋介石不能容忍美国人侵犯中国主权,不能容忍自己失去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权,无论美国给了中国多少援助!
因此,他对罗斯福采取“拖”的策略,回复称:可以交权,但因中国国情复杂,要慢慢交。
8月9日,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
“我强烈要求你采取必要措施,尽早委任史迪威将军指挥你领导下的中国军队!”
9月18日,罗斯福向蒋介石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立即交出指挥权,不得有一刻犹豫。否则,休想从美国得到一分钱援助,而他以前所有荣誉也将统统失去。
悲愤中的蒋介石决定破釜沉舟:对美绝交,单独抗战,同时要求罗斯福将史迪威召回。
不料,蒋介石的强硬态度,却促使罗斯福改变主意,他权衡再三,感到不能失去中国这个盟友,最终不再要求蒋介石交权;同时出于对共产党威胁的恐惧,答应蒋介石的要求,召回了史迪威。
1945年,是蒋介石扬眉吐气的一年。
中印公路开通后,大批重型军械、军火源源不断运到中国。更新装备后的军队,战斗力大大提升。与此同时,美国第12、第14航空队对台湾、琉球、冲绳及日本本土的轰炸,加快了日本帝国的灭亡。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
日军为了抵制中国军队的反攻,在收缩兵力的同时,决定重拳出击,先发制人,于4月9日,兵分三路向湘西芷江发动进攻,企图摧毁芷江机场,进而进逼四川,威胁重庆。
反攻,从芷江战役开始!蒋介石将这次大战的指挥权交给了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何应钦曾与日军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辱国条约,是国民党内部典型的亲日派分子,但如今也不得不背水一战了。
汤恩伯在豫湘桂战役中,率数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后,国民党内一片“严惩”呼声,甚至有人提出“杀汤以谢国人”。好在受蒋介石宠信,汤恩伯未受惩罚。如今复任第3方面军司令,负责桂穗路防务。在群情激奋中,汤恩伯深居简出,在贵阳操练军队。武阳前线总攻开始后,汤恩伯守在天柱山前线指挥所,密切注视着前线的战局。
中国军队不仅武器精良,斗志旺盛,且战术变化莫测,打得日寇胆战心惊,连芷江机场的影子都没看到,便成为了瓮中之鳖。
湘西战役,国民党军队以9000多人的伤亡,毙伤日军约36000人,取得辉煌胜利。
就在中国各抗日部队准备大举反攻时,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几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