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译本序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探究,那些让我们痴迷、癫狂和忘我的药物,究竟是出于何种机理,导致我们如此沉溺且难以自拔。人类自我塑造的理性与智慧,在具有成瘾性的物质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树立的道德与伦理、法律和规范,这些社会运行赖以维系的元素,也在成瘾性物质的侵夺之下逐渐解构。这些看上去可怖的现象,使得我们不惜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遏制瘾癖所产生的影响。
然而,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弄明白,什么才是成瘾,怎样的状态才可以被定义为成瘾。
在医学家那里,成瘾是慢性的脑部疾病,是多巴胺和内啡肽在作祟,使人产生了身体和心理的依赖;在伦理学家那里,成瘾是对“固化成型”的道德施以的最大蔑视,是人挣脱内心约束而实施的越轨行为;在法学家那里,成瘾是对规范的违反和破坏,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必要考量;在成瘾者那里,成瘾是某个地区流行的惯习,或者某个族群区隔他者的标志,甚至是亚文化影响下某种标新立异的行为体现。
对成瘾不同的理解,已成为社会容纳或排斥成瘾者的理由——(成瘾者)愚而无知方染烟瘾,自杀其身不知是害,倾家荡产尚所不计,焉能自加警戒?不仅如此,“(毒品)一经吸染,萎疲终身,其因此失业亡家者,触目皆是,由此肆无忌惮,孳生其他犯罪者,俯首即得”。社会逐渐形成了排斥成瘾的通念。然而,也有人认为,“国家借法律约束个人的伦理道德,但人们若想去地狱,国家应允许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We should allow nations to choose their own roads to hell if that is where they want to go.)”。国家管控成瘾性物质的理由,很大程度上在于“反毒舆论的核心是人们害怕会出现一种危及现有社会观念的生活方式,从而对社会造成伤害”。可见,现代社会对于成瘾的理解,早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概念判断,或者简单的对错选择。相反,这是从国家到个体都需要考虑的命题——它不仅关涉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还影响着个体的自由意志和权利表达;它既是神经医学、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客观对象,是人在成瘾性物质影响下所展现的行为特征,也是法学、社会学意图探究的人文现象,是某些特定的族群在社会进化中所伴生的固有形态。
在诸多关于成瘾的观点和讨论之中,迈雅·萨拉维茨所著的《我们为什么上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剖析了成瘾的含义。在她看来,成瘾是生理的反应或者某种可称之为疾病的现象,而不是道德沦丧的社会越轨行为。对于成瘾的刻板印象,诸如撒谎、行骗、偷窃、卖淫和成瘾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强化了法律、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偏见。在她看来,成瘾是“一种被奴役或被束缚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不明智的自愿选择”;成瘾是一种学习障碍,具有心理学上的目的,涉及特定的学习路径,并且这一学习会让成瘾行为变成自发的具有强迫性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充分理解并尊重成瘾者,以平等的态度看待成瘾者,是戒断瘾癖的核心要素。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且客观地审视关于成瘾的体验以及基于此产生的颠覆性观点。显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成瘾的定义以及围绕成瘾而衍生的各种制度,既有赖于自然科学的客观定义,也仰仗于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社会观念。
毒品“非一身一家之害,直社会、国家之巨蠹,自不得不严其于法”。在一个经历了鸦片战争以及嗣后毒品侵害“计自清末垂余百年”的国度,对待毒品的观点一向是否定和排斥的。
即便如此,本书依然有它自在自发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同样需要理性且辩证地看待这一纯粹以自我体验和科学依据为表达基础的成瘾观念。正如作者在“致谢”部分所提到的:“(戒除毒瘾)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这句话虽然是关于戒除瘾癖的陈词滥调,但也包含着重要的道理:“虽然很多人没有接受治疗,甚至也没有参加互助小组就成功戒瘾了,但是如果没有和他人的深刻的联系,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大概就是这本书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极为重要的思维变革:如何让成瘾者不再孤独,不再被污名,也不再被社会所区隔。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这正是需要施以更多关照并予以变革的领域——如何让成瘾者尽可能得到科学理性的对待,并且复归于正常的身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包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