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
下犬式、倒箭式缓解高原反应
Z6801,从西宁开往拉萨,只有这一趟车能到达沱沱河。买格尔木到安多的车票,跟列车员说好在沱沱河站下车。也只有8号车厢才会开门,8号车厢就在我的隔壁。
这很像是一个奇怪的仪式——一跳出8号车厢的门,会不会就跌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呢?
午夜两点,到站了。沱沱河是个临时小站,连路灯都没有,只能借助火车车厢内的光才能看清楚路。天在下着小雨,云层很厚,也有其他乘客下站台小站一会儿,只能看见人的轮廓,感觉是在跟外星人接头。
细细的雨丝,落在脸上凉凉的,很熟悉,证明了自己仍在这个星球上。列车只在沱沱河站停留一分钟,出口处也没有检票员,看上去很随意的一个车站,我很喜欢这种质朴、自助的风格。掏出手机拍了两张乘客在站台上的剪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气息,很怀疑手机里的这两张照片会马上消失。
走下一段石头阶梯,下面停了几辆接人的车,都把车灯打得很耀眼,好像是怕错接来历不明的人。我打了电话给小贾,他开的那辆皮卡货车就停在我面前。
小镇上有路灯,大概五分钟路程。跨过沱沱河大桥往右就是唐古拉山小镇长江源保护站。保护站比我想象的大很多,就靠着沱沱河,我看到红色的房子后面有月光的反光。半夜的沱沱河大桥还在发出巨大的响声,青藏公路上来往的大货车都要从这座桥上经过。
我的房间在二楼,两人一间,另一位还未到。听小贾说起,发现另一位就是我在格尔木驿站遇到的老杨。这第一天不敢洗澡,这里也规定了住上一周后才可以洗澡,以防高原反应。所以稍微收拾了一下准备睡觉,躺下后才发觉头有点痛,轻微但典型的高原反应。
睡不着,于是起来站在窗边看月光下的沱沱河。河水就在窗外不远处,夜晚的沱沱河安静,在远处还偶有夜行火车经过,哐当哐当声令人兴奋。听河水的声音听得入迷,但头痛还是把我拉回现实,于是我试着用了一下花花给我准备的晚安喷雾。
大概四点钟入睡,头痛减轻,但仍是浅睡,口渴。早上七点醒来,用洋甘菊和玫瑰纯露敷眼二十分钟。窗外清晨的风景相当吸引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七点半早餐,跟保护站的其他六七人打招呼。早餐是鸡蛋和稀饭,稀饭里倒了一包速溶的五谷杂粮。早餐时分配当日任务,我刚到,主要是适应环境。
饭后开始熟悉环境。沱沱河大桥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其实在更上游还有一座铁路大桥,就是昨晚看见火车经过的那座。保护站红色的屋子是藏式风格,旁边还有一间玻璃房,就是长江一号邮局,同时也是一家咖啡馆。咖啡馆的设施相当完备,还有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我试着做了两杯牛奶咖啡,味道还不错。
跟花花在微信里聊了一会儿,她说泱泱明天要去费城参加彪马的设计大赛,他闯进了最后一环,明天是现场决赛。跟花花说了高原反应的情况,她发来了几个瑜伽体式,说坐立弯腰体式、下犬式和倒箭式能够缓解高原反应。于是下午的时候,我就在二楼一个悬空的玻璃屋里,面对着沱沱河练习瑜伽。西天的云彩黑白分明,偶尔有绿皮火车在远方的铁路大桥上穿过,我居然成功地做到了后背莲花式。练习瑜伽时我用了比较缓慢的音乐,在高原上,动作越慢越好。
天气阴晴不定,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又天晴。一问,这是常态。晚上六点半和其他人一起去了小镇上的老张烤肉店吃饭,很简陋的餐厅。刚坐下,外面就下起了暴雨。等吃完时,暴雨停了,却下起了冰雹,颗粒不大。在冰雹里低着头走一小段路,就这样回到了保护站。
晚上八点半第一次参加了例会,每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大家都会互相介绍,今晚的例会主要是每人陈述当天做了什么,任何事情都可以说。保护站的藏族负责人吐旦旦巴说我之后的工作主要是在班德湖那边,那边海拔更高,条件很艰苦,所以要求我这几天一定要在这里适应好环境,保持身体健康。
会议室同时也是展厅,墙上挂满关于长江生态保护的各种宣传资料。展厅边上有一个小房间,门上写着“长江一号咖啡厅”,是长江一号邮局玻璃房建成前的咖啡厅原址,里面有六张深色的木桌,房间有竖长的玻璃窗,外面就是沱沱河,非常舒适的一个地方。上午路过时,觉得可以在这里看书写作,于是晚上就来了。或许明早六点起床后也可以直接来这里,估计会有朝霞相伴。
今天最美好的是,在二楼的透明玻璃屋里练习瑜伽时,有一群戴胜鸟从窗外飞过,有一只单独在窗边悬停了一会儿,看着我,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
火车去往沱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