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财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该花的钱与不该花的钱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孩子们很容易受到物质的诱惑。在小的时候,他们主要在家庭中或者在幼儿园里生活。他们身边都是一些小朋友,他们对金钱的需求还是很小的,除了想要买一些好吃的零食或者是小玩具之外,他们并没有花钱的很大项开支。但是随着不断成长,孩子进入到小学阶段,他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变化。随着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渐渐地产生了攀比心理,当同学之间流行玩一些玩具或者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也会跟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产生了花钱的更大需求。

很多父母严格限制孩子花钱,总觉得孩子有吃有喝,根本不需要花钱。实际上,孩子虽然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从来不为吃喝发愁,但是他们依然是有消费需求的。父母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消费需求,让孩子区分清楚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钱是不该花的。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向父母提出请求被拒绝之后,理解父母的心思,从而减少亲子矛盾。

那么,哪些钱才是该花的呢?对此,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意见。例如孩子想买一个好玩的玩具,父母觉得这个钱是不该花的,因为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而孩子却觉得这个钱是该花的,因为他真的很想要这个玩具。人是主观动物,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从自己主观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了避免彼此之间产生分歧,那么就要制定一个标准,这样才能减少争执。

此外,当孩子坚持要花一些父母认为不该花的钱时,父母也可以为他们制定规矩。例如,对于父母认为孩子应该买的文具、衣服、食物等,这些是由父母来负责买单的。那么,如果孩子想要一些奢侈品而不是生活必需的用品,例如一个新的类似的玩具,或者是与同学所拥有的东西类似的东西,那么父母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花钱。这会让孩子更加慎重地做出取舍,他们也会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衡量是否有必要花钱。

小学五年级刚开学没多久,乐乐回到家里就和妈妈要一个智能手机。妈妈感到很惊讶,说:“你为什么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呢?你每天去学校上学,根本就没有机会用手机呀,放学不就回家了吗?在家里,你可以用爸爸妈妈的手机。”乐乐对妈妈说:“但是我班级里好几个同学都有智能手机。”妈妈说:“同学们都有智能手机,不代表你也一定要有呀,有些同学是因为爸爸妈妈在上班,他们回到家里需要用手机跟爸爸妈妈联系。”乐乐很郁闷地说:“但是同学们之间都互相加了微信,只有我没有微信,这使我觉得我被他们排除在外了。”妈妈忍不住笑起来说:“这怎么可能呢?你们每天上学都面对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面沟通,这不比在微信上沟通要好得多吗?”

总之,妈妈就是不想给乐乐买手机,她认为这是乐乐不该花的钱,还担心乐乐有了智能手机后影响学习。乐乐呢,则坚持要买一个智能手机。妈妈看到乐乐坚持己见,并且说自己真的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只好对乐乐说:“那咱们就按规矩办吧!”原来,妈妈和乐乐约定:对于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由爸爸妈妈买单,如果要买那些不是必需的东西,则要由乐乐自己买单。听了妈妈的话,乐乐郁郁寡欢地回到卧室里,数了数自己储钱罐里的钱。他数了很长时间,最终发现自己的储钱罐里只有一千多块钱,这些钱只能买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最重要的是,买了智能手机之后,每个月还要有电话费要支出呢!乐乐对此感到非常郁闷,他有些犹豫了。这些钱,可是他攒了一年的零花钱才攒到的,虽然他有压岁钱,但是妈妈都已经帮他存在银行里了,那些钱可是要留着派上大用场的。思来想去,乐乐对妈妈说:“我还是不买手机了吧,可能买了也没有那么大用处!我好不容易才攒了这些零花钱,我觉得还是细水长流吧!”妈妈高兴得连连点头,对乐乐说:“乐乐,你真的长大了!”

如果孩子没有金钱意识,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拿去买一个和同学一样的智能手机。幸好妈妈和乐乐已经订立了规矩,让乐乐知道他的零花钱是攒了很长时间才攒到的,如果一下子就花完了,那么再想攒出这么多钱可就很难了。在考虑支出大笔的开支与拥有一个智能手机之间,乐乐进行了权衡,最终选择留下零花钱,而不买智能手机。

至于该花的钱、不该花的钱,父母和孩子的标准是不同的。有些钱父母觉得不该花,孩子却认为是该花的,有些钱父母觉得该花,孩子却又舍不得花。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形成一个共识,即约定哪些东西是该花该买的,而哪些东西是不该买的,这样父母与孩子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就可以按章办事。

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孩子越来越大,他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消费需求,所以父母不要过于压抑孩子的消费需求,对于孩子认为一定该花的钱,父母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只要孩子的消费是合理的,那么也应该支持孩子花销。虽然孩子会因为考虑不周而买回来一些利用率不那么高的东西,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他们又怎么知道消费之前要仔细考虑各种东西的性价比呢?这对于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和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