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零思考,从零开始有很多可能
工作中,我们必然要面临各种选择,是选择A方案还是B方案?是争取这个难缠的客户还是放弃?当我们在决定时,经常会陷入一个思维的死胡同,即怎么都想不出来,做事犹豫不决。
很明显,这与高效的工作效率是相悖的。
刘庭是位新晋宝妈,重入职场时有家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待遇好,工资高,但是她却有很多顾虑——“会不会经常加班?”“会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自己能不能兼顾到孩子?”……这些顾虑一直在她大脑里绕来绕去,绕得她不知所措,一直犹犹豫豫。
“我到底该怎么办?”刘庭跑来问我。
听着刘庭絮絮叨叨着自己的种种想法,我内心也很矛盾,毕竟职场妈妈有着太多不易,一边是家庭一边是事业,确实难以兼顾。
为了更好地帮助刘庭,那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最后推荐给她一个方法——麦肯锡的零思考法。
零思考法是什么?它的核心是去除外在的种种条件,让我们放下以前的考量,摒弃所有的惯性思维,让思维回归原点,从头开始思考。这是一种原本问题是什么、变成什么样才好的思考方法。
比如,通过五年的辛苦打拼,你终于成为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但是这些年,为了事业你放弃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一次次错过了美好的家庭聚会,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现在让你回到五年前,相对于现在,那时的状态就是零,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做同样的策略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会继续执行已有方针策略,以实现预期结果。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你会尽快调整或者停止。
如果当初知道我现在的状态,我还会做同样的决定吗?在注意力集中在最初的阶段,仔细评估眼前的局势,并决定是否要处理这一问题。
这就是零思考的方式,也是它的核心原理。
零思考法可以由现在审视过去,更重要的是从未来审视现在。比如刘庭的愿望是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衣食住行全部照顾到,成为一个非常称职的妈妈。于是,我让她假想五年后她达成了愿望,“但是这些年你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家庭和孩子上面,事业上有所懈怠,经济上受到极大限制。”
“这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我追问。
“当然不是!我希望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孩子看到一个更优秀的妈妈。”刘庭大声回答。
问题到这里已经很明了:“那你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零思考法并不复杂,回到零点,以此为界,画一条线作为新的起跑线。但许多人却做不好。为什么?因为容易受“沉没成本”影响。
什么是沉没成本?下面这个例子就能形象地说明。
沉没成本是过去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我们易受以前结果的影响,但我们要学会放下它,毕竟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过去。而最佳的决策应是最大化未来的收益,就是不要让自己掉进沉没成本的深坑,避免付出更高昂的成本,重新规划自己的行动。
几年前,我曾投资开办了一家酒吧,开业一年后我使出了各种办法,还是不能扭亏为盈,但是放弃又有些不甘心。怎么办?这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一年前知道这样的状况,我当时还会开这家酒吧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想到是这种状况我自然是不会创办的,于是我开始想办法减少损失。
最后,我将酒吧低价转让了出去,虽然损失了十几万元,但是却收回了几十万的投资成本。后来,我将这笔资金投入到其他地方,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从零开始的思考,是思考一切的可能性。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为未来做出更好的决定。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无论你走错了多远,你都可以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