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踏谣娘》
唐代的歌舞戏,著名的有《苏莫遮》《苏中郎》《秦王破阵乐》及《踏谣娘》这四出。它们仍是以歌舞形态为主,同时具备了个性化的人物装扮和一定的故事情节。《踏谣娘》属于踏歌。所谓踏歌,原是一种祭祀性歌舞,到唐代时演变成当时的流行舞蹈,一直流传至今。踏歌的基本特征在刘禹锡《踏歌词》中有提到:“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连袂行。”句中的“连袂”指出游的女子们手牵着手,这是踏歌的特征之一。此外,它还有踏地为节拍,且步且歌、一人唱众人和等特点。
《踏谣娘》的表演,带有较浓烈的戏剧表演成分。表现的是北齐时一妇人受酒鬼丈夫殴打后向邻人哭诉的故事,演员们“且步且歌”,符合唐代踏歌的特征,以歌舞、装扮等综合手段来展示剧情,揭示人物心理,已经接近后世的歌舞小戏。它的戏剧水平是唐代歌舞戏中最高的,因此被视为在宋元戏文出现之前戏剧性最强的歌舞戏。

【图4】唐参军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