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环绕青藏高原的稻谷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从太平洋上的岛屿转向青藏高原。
广袤的青藏高原干旱、寒冷,并不适合稻生长,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本地培育的特殊大麦品种——青稞。
然而在藏语当中,却有表示“米”的词汇('bras),根据藏文拼写规律,当时的实际读音是*mbras,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果实”。青藏高原上的藏人和大洋岛屿上的南岛人不大可能有交集,不需要跨越千山万水去借用这个词,所以,这个词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古老。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东部和缅甸交界处的米佐拉姆邦的米佐语是藏语的远亲,在米佐语当中就有ra'一词,用来表示“果实”。
和南岛语系一样,汉语、藏语、米佐语以及缅甸语、彝语等语言属于一个大的语言家族——汉藏语系。如“六”,在藏文中是(drug),缅文中拼为(hkrauk),米佐语里是ru',云南西部和缅甸的景颇语里是/kʒu̱ʔ⁵⁵/①。乍一眼看上去,这些和普通话的liu也并不是很像。但是这只是表象,几千年来的剧烈音变让普通话的语音和上古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如果拿广州话“六”的读音luk来对比,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相近之处了。同样,“三”在藏文中是gsum,缅文中是(sum:),云南陇川县的阿昌语中是/sum31/,四川凉山的彝语中是/sɔ33/,米佐语中是thum,这些都已经和普通话的san相当接近,如果和广州话的saam比起来,密切的亲缘关系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所以,当我们回看beras和'bras,就会发现中间似乎缺失了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