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健身风潮
1950-2020
20世纪50年代 呼啦圈(Hula Hoop)
美国玩具公司Wham-O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制作了大量呼啦圈,在几个月内就卖出了250多万件产品。年轻人们在自家屋前的草坪上将这些彩色的塑料圈绕在自己的屁股、腿部和手臂上,一度成为时代的风景线。
20世纪60年代 振动带(Vibrating Belt)
这种健身器材在20世纪初一度流行,60年代这种潮流又卷土重来。“振动带”以环绕腰部、臀部、大腿或身体任何部位的宽形带子为特色。启动机器,它就会产生震动,帮助你的各个部位进行燃脂。当然这种健身方式最终被证明没有用处,“振动带”也逐渐退出市场。
20世纪70年代 爵士健美操(Jazzercise)
当人们苦于枯燥乏味的运动方式时,舞蹈教练Judi Sheppard Missett发明了“爵士健美操”,根据音乐节奏,精心编排了融合爵士舞、芭蕾舞、普拉提、瑜伽和跆拳道等的高强度健身操。这种新运动形式受到了健身爱好者,尤其是女性的欢迎,他们买了录音带,穿着鲜艳的发带和紧身裤,跟着Wham!和Cyndi Lauper的音乐快乐舞动。
20世纪80年代 有氧运动(Aerobics)
有氧运动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但真正流行是在简·方达(Jane Fonda)出版了一本专业书籍,并发明了有氧运动健身带后。她将舞蹈动作与健身动作混合在一起,这种运动形式风靡一时。
20世纪80年代 家用器械(Home Equipment)
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家用健身器材的广告。比如关于“腿媚施(Thigh Masters)”(对腿部进行塑形的器材)的广告就声称,如果你购买了这一器材,将它放在家里,并且经常进行锻炼,你也能拥有充满吸引力的身材。不过,类似健身器材似乎没有流行多久,就被人们弃之不用了。
20世纪90年代 跆搏(Tae Bo)
空手道冠军比利·班克斯(Billy Banks)通过结合无数拳击、舞蹈、嘻哈节奏,自创了一种名为跆搏的快节奏有氧运动。他在洛杉矶的车库中开始的第一堂课,很快发展成立一个工作室,又和奥普拉(Oprah)合作录制了运动指南说明,这种运动形式很快变得家喻户晓。
20世纪90年代 动感单车(Spinning)
为了在坏天气也能进行长距离自行车比赛的训练,南非自行车手约翰尼·戈德堡(Johnny Goldberg)在1989年手工制作了第一台固定式自行车。在他向一些朋友传授了这种自行车的使用方法后,这种器械得以推广并逐渐流行起来,也就是后来的“动感单车”。
21世纪初 尊巴(Zumba)
尊巴舞由爵士健美操发展而来。哥伦比亚舞蹈教练阿尔贝托·佩雷斯(Alberto Perez)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混合莎莎(salsa)和梅伦格(merengue)舞蹈动作来编排他的健美操课,并迅速获得了忠实的追随者。这种融合了萨尔萨舞、探戈、巴卡塔舞和弗拉门戈舞等舞蹈动作,辅以欢快的拉丁或流行音乐,逐渐演变为尊巴(Zumba),也成为现代最流行的健身趋势之一。
21世纪初CrossFit
CrossFit由体操运动员格雷格·格拉斯曼(Greg Glassman)于2000年发明。比起传统的专项运动,CrossFit将重点放在锻炼整个身体,是一种结合体操、举重、引体向上和健美操的混合运动形式。从加州圣克鲁斯(Santa Cruz)起步,现在世界各地已经有成千上万CrossFit体育馆,围绕这种运动形式也形成了庞大的社区。
21世纪初 穿戴式设备(Wearable Activity Tracker)
从一开始的只能计算运动步数的计步器,现在穿戴式健身追踪器已经无处不在:2009年Fitbit以“改变运动方式”推出精细计步器,越来越多企业,如Jawbone Up、Nike FuelBand、Apple Watch Sport和Samsung Gear Fit2等电子设备开始加入这个趋势。
21世纪初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工具
比起减肥塑型,现在年轻人们正在将健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除了希望通过健身获得良好的身体线条,大家更希望通过健身让自己的身体状态更健康、缓解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健身也开始具备社交功能,年轻人们习惯于在自己健身后在社交网络上发一条动态,宣告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

同时,人们也从来没放弃过居家健身。不论是最早期跟着电视上的操课录像带,还是现在网络上的操课视频,在家健身一直是追求私密性,或者是“懒人”们运动的最佳选择。而因为这次疫情,国内国外广大民众不得不宅在家中,居家健身视频的点击量也直线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