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化险为夷
慕容晟和慕容脩闻言有些惊讶,但面上依然平静,让人看不出端倪。原本以为昭正帝不打算放过祁家,但现在看来并不像,押入天牢,随后发落?很显然,这是昭正帝给祁家的一个机会啊。
只要祁家有平息天下读书人怒火的解决方法,祁闻就有可能被放出来。现在他们最好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隔岸观火看热闹,再做决定。
祁泽听到祁闻被押入天牢,随后发落的消息时,就明白了昭正帝想要什么。没有立即处死就说明昭正帝更想要的是解决方法,减少事端。仔细想想也是,身为一个帝王肯定是希望名垂千史,万古流芳,在位期间不希望留下不好的事遭世人诟病。
同时,慕容晟和慕容脩并没有插手此事,这倒是让祁泽没想到的,祁家的这次灾难可是千载难逢,好不容易露出了破绽,却没有下手吗?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那么,就有机会!
祁泽左手拿着笔,书案上铺了一张纸。因为她参加了殿试,文章是公开的,包括字迹,所以现在定京城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认识她的字迹。为了避免惹祸上身,还是隐藏一下的好。所以祁泽就偷偷练习过用左手写字,让人认不出她的字迹来。
思虑片刻后,祁泽就动了笔,刚开始有些断断续续,但随后洋洋洒洒,笔如行云流水不带停顿,一气呵成。白皙的手指在烛光下闪着奇异的光彩,引人注目。
祁泽满意地看着宣纸上方方正正的字体,仅仅是能看懂,毫无书法艺术性可言,就像是一个刚学会写字的小孩子一样,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等宣纸上笔墨干了一些,就折叠好装进一个信封里,叫来了祝余,让祝余偷偷地塞到祁远的门缝下面。
她不方便出面,但祁远方便,况且上面的解决方法除了祁远,整个祁家还真没人能办到。
在辰月楼的那房雅间中,阙煜手里拿着皇宫里的消息看了许久之后,扔到了桌子上,面色凝重。
孟言锡看着阙煜那不好的脸色,就好奇地拿起了桌子上的消息。一目十行地看完后,也有些惊讶。
“想不到这次太子和晋王竟然选择观望,不打算插手此事。”随后,看向阙煜,“夜阑,你打算怎么办?”
阙煜嘴角弯起,眼中闪过了一丝趣味,眼中的艳丽风情足以倾倒万千,里面透出的慵懒和漫不经心更是让人移不开眼,但其中的冷冽却无法忽视。
“这次慕容晟和慕容脩倒是长大了,懂得了何为耐心,不再争先恐后地抢夺。我为此甚是感到欣慰。”
敢这样直呼太子和晋王名讳的想必也只有阙煜了,孟言锡觉得十分无奈,对手都成长了,变得比以前更加难以对付。估计也只有阙煜感到欣慰,因为不再那样无聊了。
阙煜看向外面的天气,前几天还一直下着大雨,现在竟从云层里透出了阳光。云开日出,雨过天晴。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窗边,带给少年一丝暖意。之前从未觉得这阳光这么刺眼,无端带给人灼热感,但也并不难受。
“那我们下来该怎么做,用不用去添把火?”
“不用。”少年慵懒地换了一个姿势,让阳光更好地洒在身上。睁开眼睛看向这耀眼的阳光,“贸然出手只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慕容兄弟可就在等我们出手呢。而且看看这次祁家如何转危为安不是更有意思?想要完美解决可不容易,正好来看看没了祁闻的祁家到底有多少能耐。”
少年转过头看向孟言锡,漫不经心地唇角弯起却没有一丝暖意,神情是那令人胆寒的冷漠。
在祁府,祁远看着面色担忧的祁琛,说道:“引之不要担心,闻儿现在只是暂押天牢,尚没有性命之忧。明日,我就去皇宫求求圣上。”
祁琛闻言点头。
祁远眉宇间凝满了沉色,虽是这么说,但圣上不一定答应放人啊。
“笃笃笃”正在祁远思虑时,听到了三声轻微且小心翼翼地敲门声。之后,便见祁府的管家轻声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信。“老太爷,这是今天的扫洒丫鬟给我的,说是在老太爷的房间门缝下找到的。我看这东西挺重要的,就送来了。”
随后,管家便把信递给了祁远,自己匆匆退下去了。
祁远看着手里的信封,挺沉的,里面绝对有不少纸张,上面竟还没有署名。
两人心下奇怪之余,也拆开了信封。刚一拆开,看到那毫无书法风格可言的字体,祁远就狠狠皱眉,这字可真难看。祁远作为先皇时期的内阁大学士,教过的学生无数,尤其是对字体要求严格。看到这样的字体,自然就习惯性地想要去纠正。
随后,看到上面的内容,祁远就不再想着纠正字体了,祁琛也十分惊讶,仔仔细细地看着信上的内容,都感觉捡到了救命稻草。相视一眼后,祁琛说道:“祖父,可行。”
祁远也点了点头,闻儿有救了。
之后,在定京城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只要家族中涉及这次殿试中榜的世家都联合上书请求再考一次殿试,以证明科举的公平公正。甚至有名次比较靠前的世家大臣当场跪在金銮殿上,以证其名誉。
因殿试阶层范围较广,绝大多数还是世家大族,这次上书竟是有一大半的官员,上书的折子连昭正帝的桌子都放不下。跪下的世家大臣几乎占了半个金銮殿,各个涕泗横流,情绪激动,场面不得不说一声甚是壮观。
同时有几个朝中大臣向昭正帝禀明,要联合捐款给落榜和家境贫困的学子鼓励参加科举,降低科举考试的相关费用,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参加科举。
昭正帝看此情景,也着重调查了科举受贿的事,并证明是谣言,当场放了礼部尚书祁闻和本次殿试的主考官。同时也同意了捐款的提议,下了捐款圣旨。
这招以退为进,证明了科举考试的清白。
一些寒门子弟领到了科举补款,也都在感谢昭正帝的圣明,没再提起科举受贿的事了。
祁泽知道了这些消息,就知道祁远用了她的策略,并且效果很好,心下也松了口气。
祁远作为先皇时期内阁大学士,学生桃李满天下,朝中大臣大部分还是愿意给祁远一个薄面。再者,科举受贿所造成的影响巨大,不只是祁家会受到波及,只要是参加今年殿试考试的都会有影响,所以为了他们自己也会同意联合上书。
不过,祁远的行动力还真是让祁泽感到意外,仅仅两天就联系好了各个世家。她的这个祖父还真是不可小觑,怪不得能培养出像祁闻和祁云这样的人物,还真有些小本事。
但昭正帝为何会愿意放过祁家?科举受贿造成的影响可不小,祁泽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发生的事情就给了祁泽答案。
在今年殿试科举受贿的事情发生后,在地方上就被揭露出乡试,会试接收贿赂的消息。昭正帝勃然大怒,下旨彻查此事,这一查不要紧,大部分的地方上官员被昭正帝顺藤摸瓜查了出来,只要是被查出来的官员全部都被革职。
原来昭正帝是想借此整顿朝堂吗?果然,皇帝的心思最是让人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