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生命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40多年的改革开放,构建起立足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崭新的中国经济体制,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40多年经济持续高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改革全面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政治清明,经济稳定增长,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当前我们要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把全面改革开放推向深入。中国经济将进一步稳定增长,一定能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低技术、大扩张的路子走不通了。国外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减速,外部势力对我国实行贸易打压。因内外环境变化,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已经开始了一场大调整。经济调整要迎难而上。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产生了过度的心理反应,产生了对发展的焦虑,出现了股市不振。对我国经济情况当前到底怎样,今后走势如何,也有了各种议论,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错误说法。2018年10月19日刘鹤副总理发表讲话,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股市状况以及政府对策做了阐述。他指出,在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中,一些民营企业要兼并国有企业,经营好后国有资本可以退出;而国有企业经营有困难,民营企业也可以进入,以促进效率提高。经历长期改革发展,我国的民企和国企实际上已经是一条产业链上的紧密相关联的经营单位,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搞好这样的体制,才能做到产品质优而成本低,提升中国在产业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符合我国新情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党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发表的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度重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针不动摇,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他强调指出,在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各种模糊的认识做出了澄清,还给民企人员以极大鼓舞。
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当前民企存在成本高、融资难、人才缺,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质押资产估值低,企业重组上市时间长等问题,政府下决心快速解决。国务院宣布了一批解决民企债务以及融资问题的新措施,我们应该努力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要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的普惠金融体系,推进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在新时代,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大力深化经济改革。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国当前一方面要继续进行供给侧改革,搞好去杠杆、压过剩产能、清除经济中积累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深化全面的经济改革,特别要切实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活力、韧性、创新力,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的生命力的表现。生命力强劲的企业能适应市场环境、需求变化,及时自我调节产品,调节产量,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升级转向,保持企业良好运行势态。外部情况好,增长快一些;外部情况差,也能应对,多下本钱在技术改造上,东方不亮西方亮。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各重要指标保持稳定,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表明微观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也给我们以下启示: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使企业成为体制更完善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使经济的微观活力、韧性、创新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将具有更强的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风险的能力;即使来自外部的压力增大,我国经济将仍然能维持稳定增长的势态。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
刘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