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黏性的微观机制与货币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书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个体价格数据展开详细的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并发展一个完全异质性的时间依存定价模型来协调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分歧,从而推动宏观经济学在定价模型方面的研究。本书关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价格黏性及其对总量动态的影响。但研究遵循的技术路线并不是直接研究宏观问题,而是返回微观世界,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完成微观经济学的经验分析后,本书总结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在定价行为上的差异和分歧,最后研究了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对协调该分歧的作用。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1)借用了生物医学统计中的生存分析方法对重复事件的生存分布进行建模,通过指数分布、分段常数风险率和竞争风险模型估计了中国生活必需品价格调整的频率和风险率。这种方法在经济学中主要用于失业问题,而就作者掌握的文献来看,国内还没有用于价格调整行为的相关研究。

(2)通过数据拟合异质性分布,再从中随机抽样模拟了一个完全异质性的Calvo定价DSGE模型。

(3)使用结构动态因子方法突破SVAR方法对变量数量的限制,考察了部门价格对结构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特别的,估计了货币冲击在部门价格层面的动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