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设计的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分支,在学习服装设计之前,我们先要对设计的含义有所了解。
“设计(Design)”的语义很广,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与设计有关。“设计(Design)”最早源于拉丁语Designare的De与Signare的组词。Signare是“记号”的语义,从此词义开始,又有了印记、计划、记号等意义。汉语中与此相同的词有“图案”和“意匠”,这两个词都是指在制造物品之前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构思。《牛津大词典》中将Design的意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计划”,即在我们的精神中形成胚胎,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在艺术中的计划”,指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从这些解释上来看,作为“设计”在构思和行为两个方面,都赋予一定的美学概念,它其中所蕴含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成为现代设计要领的内涵和灵魂。
那么何为设计呢?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因为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这就是广义的设计。具体而言,设计是指创造前所未有的形式和内容的思维和物化的过程。在这里,“形式”和“内容”是重要的两个部分,并构成了所设计的事物,仅从学术角度而言,在设计研究中,“形式”的成分要多于“内容”的成分。对于一个设计作品而言,没有内容的形式是可以独立存在于艺术样式中,反之,如果缺乏形式的内容却未必可以独立成为艺术。正如一位著名艺术评论家对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相对概念而言,所谓的“零的内容”也是一种内容。
知识点导入
二、设计的创造性
在《辞海》中关于创造的解释为:创亦造也,造者作也。亦作“剙造”。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宋书·礼志五》:“至于秦汉,其(指南车)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
(2)创作。撰写文章或创作文艺作品。《后汉书·应奉传》:“其二十七,臣所创造。”以此意义引申,即为新物产生的初始。简而言之,创造就是将以前没有的事物制造出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而对于设计的创造性而言,它与生活紧密相连,那些只注重外观造型设计而无视其实用价值的设计是毫无意义。因此,具有实用机能性的设计才是设计创造的真正价值所在。与其把设计新奇古怪的外在造型作为创造的方向,还不如把设计创造夯实在造型的内在设计追求上。因此,这对于初学设计者而言,关于“设计独创性”的思考,在强调“独创性”的设计造型的同时,应注重实用与审美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才可以让造型的使用价值充分体现。
1.模仿与创造
模仿,顾名思义就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实际是一种抄袭,它并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它是创造的反义词。但是许多发明与创造的起源于模仿,后期慢慢改进且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很多时候模仿是创造的初始时期。
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 Tarde,1843—1904年)所著的经典作品《模仿的法则》中阐述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是模仿。塔尔德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模仿论”。他认为: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依据塔尔德的理论可以认为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然而,经过米勒·多拉德(Miller Dollard)、班杜拉(Bandura)及其他许多学者的研究,模仿性行为犹如其他许多种类的行为一样,也是习得性的。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创造的基础。许多画家和艺术家都是先从模仿大师的作品开始,随着对艺术的领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如果对别人的模仿一成不变并据为己有将被视为剽窃,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与创造。需要注意,设计也是从部分模仿逐渐达到创造性的应用,这也正是模仿与创造的意义所在;当然,那些最终可以自由创造的作品都是长期的应用实践与知识积累的结果。
2.选择与创造
选择就其文字意义为“挑选”和“择取”。在物质极丰富的时期,人们对商品的选择却变得越来越迷茫。特别是服装行业,现在品牌、款式以及商家众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如何去选择自己的所需、所爱,以及适合自己特色的服装,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在服装设计中,创造性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商品选择性的思考,实际上,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也是一种“再创造”。对于设计而言,其设计创造力的好坏主要来自消费者的评价,在此商品选择性的意义就非常重大。看似选择与创造没有关系,但是在挑选和择取商品时,这种通过选择的购买过程,就形成初级的创造,这种创造看似不是自己亲手制造,但是却经过自己的思考。例如,如何使用?如何与现有物品的组合和搭配?这里就包含了再创造。我们平时进行服装的选择时,如果选择正确,搭配有新意,此时就具有符合TPO设计原则的新创造,那么,这样的选择就能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这并不仅仅是造物式的创造,而是从选择开始的一种创造。所以选择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3.概念与创造
概念的语意来自拉丁语Imago,它是反映事物或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对其诠释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概念具有对事物所产生的印象、想象、幻想等感知的认识。因此,概念可以是对过去的和现在的体验印象,也可以是对外界物象的摹写,同时也可以是对内心世界的感悟。
在设计中,经常会提到“概念”一词,尤其是在服装设计方面,特别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品牌和设计大师在他们的最新作品发布会上,从服装的材料、款式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中,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最新的流行概念。这也是在设计中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如概念车,它代表着未来的流行和发展导向。
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必须有其独特的对概念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概念的能力是服装设计的关键,它使得服装设计创造的“形”得以很好的展开。例如,一些古老的东西可以产生与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概念;植物、动物、天空、海洋、山川、云雾、风景等都可以产生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图1-1、图1-2)。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感觉和独创的思想,才使得各式各样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图1-1 云雾概念的设计

图1-2 植物景观概念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