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海之沧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淮河水驶入龙吟县界,把方圆几十里变成了一片泽国,沼泽北面,十几里开外是龙吟。龙吟正南有一个娇小秀丽的小村庄,说它娇小,只有百十户人家,说它秀丽,村子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蓄水池塘,池塘里鱼游弋,鸭戏水,荷花绽放,四周成排的垂柳耸杨遮天盖日,风吹杨柳沙沙作响。每当暑夏农闲季节,人们卷张席子,或拿个小礅,都是用麦桔做成的。他们三五成群,坐在树荫下,或坐或躺,说着春夏秋冬,陈年旧事。那些耋耄老人,虽然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安度着晚年,但他们又像夸父逐日,蜜蜂追花一样,固守着这块阵地。无论岁月怎样流逝,四季怎样更替,他们冬天向着阳光,夏天随着阴凉,日出即到,日落而息。如果有一天,有一位不到岗,就会有人询问,谁谁怎么没来?好像只有他们才是这里唯一的主人,只有他们才能说得清这柴米油盐,品的得出这酸甜苦辣,他们用智慧改造着山河,用汗水浇灌着沃土,用文明谱写着历史的传奇。
这个小村叫小塘村,说起来还真有点来头。传说这里曾经是帝王将相的发祥地。每逢喜庆的日子,常有祥云笼罩,瑞气萦绕。如遇大雾或阴天,站在高处向村北望去,有时会看见一条金龙沿着龙道缓缓步入村庄。不错,这里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老人们还说,再过若干年后,这里又会有真龙天子临凡或者将相出世。但是,这个消息不知怎么就传到当时皇帝的耳朵里,他即派司礼监的官员携几位风水先生,来到这里进行实地勘察。经他们仔细查看,这时已是龙聚雏形,就要成气候了。一海容不下二龙,一国纳不了二君。于是,他们出了个坏主意,便找来了村里的族长,说这个村子风水不错,只是还未至最佳,要是经他们点拨一下,就能达到最最理想的境界了。族长听了自然万分高兴,为了村子的兴盛,下几代的繁荣,他盛情款待了来者,并请人家出谋划策,期待着幸福降临。
这几个人酒足饭饱之后说:“你们这个村子四四方方,像乘大轿,”族长一听对呀,可不是四四方方,像乘大轿。他接着往下听。“轿内乘坐的当然是贵人。村子有东西、南北各两条大街。东西大街长,南北大街短,好像大轿的轿杆。”哎,就是!东西大街长,南北大街短,还真像轿杆,族长寻思着。来者又说:“如果在东西大街的两头各建一座庙宇,即城隍庙和药王爷庙。有这两位神仙撑轿,那轿内主人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尊贵无比了。”族长听了频频点头,心想,可遇到了高人,当即恳请来者予以谋划。来人又说:“既然族长说出来,也不好推辞,但工程的兴建从破土到竣工,得听咱安排。特别是庙宇部分的工程,建到要上梁时要停下,待我的授意方可动工,不然就要出大祸,到那时与你与我都不利,族长应允方可。”族长听了又是欢喜又是疑惑,欢喜的是此招果真灵验了,能给下辈子孙们造福;疑惑的是如果遇上风水先生施坏,可就麻烦了。他多了个心眼,暗地里找了个当地很有声望的风水先生给出个主意斟酌斟酌。这个风水先生经过一番推敲,对族长说:“要说有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上梁上。我给你出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破他一下,你上梁时,要在梁头系上一条红线,线上穿一枚吉祥如意的太平钱,这样就会逢喜则大喜,借着太平钱的吉利,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了!”族长听了,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许多,立即答应了来者要求,并按照他们的筹划,破土动工起来。
说来也快,转眼部分工程已经完毕,庙宇也该上梁了。这时来者授意,上梁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专等一个戴铁帽子的人进村时,方可上梁,那时就大功圆满了。说完开怀大笑,笑的族长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他连忙叫工匠们准备红线,穿好太平钱,一切布置停当后,专等戴铁帽子的人出现。连等了好几天,也没见一个戴铁帽子的人从此路过,等得人们心焦气燥,最后连族长也扫兴了。心想,我活了这把年纪,什么没见过?人穿衣带帽,兴时尚、追潮流,带什么帽子的也有,就是没见过戴铁帽子的人呀?这事儿绝对不靠谱!想罢就找来者询问,来者示意叫他不要着急,耐心等待。说来也巧,八天过后,第九天,下起了雨。族长心想,今天又没戏了,这样的天气,要说有打伞的、穿蓑衣、戴草帽的人出现,还算正常,怎么会有戴铁帽子的人呢,要有也精神不正常。他心里正在嘀咕,突然,见远处匆匆忙忙走来一人,只见他头上顶了一口小铁锅,大概是赶集买的,因下雨顶在了头上,一来图方便,二来也能遮风挡雨,一举两得。族长正看得出神,只听来者大喊一声:“上梁啦!”族长问:“这就是戴铁帽子的?”来者应了一声:“嗯。”族长心想,要这就是戴铁帽子的,还真应了这事儿了。这时工匠们七手八脚把梁上了,又过了些日子,这庙就竣工了。这几个人见大功告成,也就“脚底下抹油---溜了。”
族长这么一来,可把村子的风水给破了,从此祥云、瑞气不再光顾,金龙也不见了。一者,有城隍、药王两位神仙把轿杆,那同殿称臣的紫微星君还好意思下凡上轿吗;二是,上梁时,头顶铁锅的人恰好路过此地,被梁和铁压着了,将要出生的后代,毙在娘胎不能出世,从此断子绝孙。好在被“太平钱”挡了一下,但风水先生道行浅,法力有限,加上太平钱的功力不够,出生的后代在娘胎里即被压成“罗锅”不堪他用了。
事后村子里在修缮池塘时,挖出好多僵疙瘩人,有一寸大小,它们有的骑马;有的持枪;还有的身背箭袋,手持弩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正等待着将帅振臂一呼,便喷涌而出,扭转乾坤,改写历史了。还有更神的呢,这里民间流传这样的民谣,什么“青口停舟舟满河,滩头邀游聚客多,白寺闻钟惊晓梦,垣城积雪马不过”等等,说的是,离这个小村不远的青口村,在阴天或大雾天,能看见干枯的河床上,停着万艘战船待发;滩头村的村头,黎明前能听见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到近前一看,根本没人,而且在黎明前常有鬼钱出现,客商为辨真伪,在地摊前准备一个水盆,是真钱就沉底了,是假钞就自动浮起来了;而白寺早已没有寺院了,但拂晓寺院的钟声,能传出几十里外;垣城就更玄了,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到现在还有古人用泥土堆成的城墙,城内早已无人居住,但常听见战马嘶鸣,人声沸腾,刀枪声、战鼓声、震耳欲聋,催马到近前一看,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族长把这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往起一串,仔细思考,这才恍然大悟。再看那一支生下来的婴儿,个个“罗锅”身带残疾,无才无德,不堪他用。唉,上当了,把个龙种给断送了。已经酿成大错,况且这事不便声张,他终日愧疚,以泪洗面,不久就在悔恨中故去了。当然,这只是传说,它无朝无代,无从考证,更无据可查。但它体现了这里的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后来,不知是因为这个传说惹怒了村民,还是因为战乱,城隍庙和药王庙早已经荡然无存,帝王将相、文丞武帅,又开始屡屡出现。
据史料记载,这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几经兴衰,几经轮回。这里有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夏商周、春秋战国的痕迹;汉初诸王在这里建国;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也发生在这里;到了北宋这里曾经是古战场,几经战乱,人烟稀少,贼寇频频,朝庭曾向这里移民;到了明朝这里出了皇帝,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和移民,明朝以后又日渐衰微。这里的村民一口同声,都说自己的先祖是晋西省洪桐县,老鹄窝村,大槐树底下的。能说上来的历史就有二、三千年,在此期间,在这方圆百里的小县,曾出现许多历史名人。文状元、武状元更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之后,这里更是人才辈出,每年龙吟和龙埠都有多名考入名校的学子,增添了不少风采。
神话传说经多少代人的传承,越传越神,诗情画意般的田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可这所有的一切都被战争破灭,县城沦陷后,人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没有国就没有家,人们这才体会到亡国带来的灾难,感悟到国泰民安的深刻含意。这小村庄村东头的一个女人,就刚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转换。
那天拂晓,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女人听到外面有人吆喝:“快起来跑呀,坏蛋进村了!”女人听到这声喊叫,赶紧坐了起来。自战乱以来,这里的姑娘、媳妇们睡觉都穿着衣裳。她很利索,下炕穿鞋,过东里间,嫂子也醒了,正忙着给小闺女穿衣服。女人的丈夫外出谋生,不在家,嫂子过来陪她,还带着个四、五岁的小闺女,单名一个柚字。女人抱起柚子开门就走,嫂子紧紧跟在后面落锁,过了二门,再一开大门,傻了眼,敌人和汉奸早已经在门口了。
敌人手里拿着刺刀比划着,嘴里唧哩咕噜的不知说些什么,柚子被吓着了,只管大声啼哭。嫂子接过了柚子说:“别怕,别怕,有娘在呢。”又听汉奸用枪一指说:“走,到那边集合去。”女人和嫂子只好按指定的方向,缓缓向前移动。到了目的地,是村东头王家的大院。这是一个正房五间,没有东西配房的院子,向东开的大稍门,门口有四个伪军把着,进了院儿,里面已经有不少人,有七、八十口之多,都是老弱妇孺。有王头一家,恒昌、嫂子的丈夫喜子等等。一个个唉声叹气,垂头丧脸,婆婆、媳妇、闺女们则轻声啼哭,孩子们被吓的直嚎。女人感到情况不妙,却不知该如何是好。见日伪军荷枪实弹,盛气凌人,一时没了主意。她在院子里来回转圈,像热锅里的蚂蚁,心想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得想办法逃出去。说着就往大门口走,四周一打量,坏人不在,只有汉奸把门。她转回来和大家商量:“咱们一齐往外跑吧,他们不会给咱们好果子吃,谁逃出去,就算命大。”她接着又说:“这里离北洼近,咱们往北跑。”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好!”“嗯!”说完话后,她从嫂子怀里接过柚子,第一个带头往外挤。把门的伪军大声喝道:“干什么,找死呀!”“孩子要拉屎。”“茅子里拉去,不能出去。”“茅子里人满了。”“院里,”“院里不方便。”“他奶奶的,什么不方便,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说着女人已经挤到了门口,院里的人也都骚乱起来,大声扎呼着:“凭什么不叫拉屎。”“管天管地,还能管拉屎放屁。”边说边往大门口挤,把门的伪军把枪杆横过来挡着,大声恐吓:“他娘的,再挤,再挤老子开枪了啊!”女人急了,这得赶紧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