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曹龙笙与吉鸿昌的就义,感染了大批国人,他们前赴后继地投身到抗日烽火之中。吉鸿昌的侄儿吉星就是其中一个,他正是桑吉的亲弟弟。他年轻时经吉鸿昌介绍,到宋哲元旅当骑兵。刻苦钻研、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他也参加了喜峰口之战。他带兵袭击敌后,率领全营官兵,巧妙绕过日军右翼,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于次日凌晨攻战王家、瓦房等村,将村中敌人全部歼灭。后来,他奉命调往卢沟桥。卢沟桥是北平通往内地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在军事演习时一士兵失踪,无理向中方要人,声称要到宛平县城搜查。面对日军的威胁,吉星当即拒绝。当晚,日军开炮轰击。吉星立即向宋哲元请示,他当即表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寸土不能让,可采取武力自卫。”吉星立即命令守桥部队还击。日军遭到反击后,竟然派兵杀害我执勤官兵并将我桥头堡占领。吉星非常痛心,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因为卢沟桥一旦失守,整个平津局势将动荡不安。在这民族危急的关头,吉星提出,卢沟桥坚决不能丢。8日晚,吉星决定收复铁路桥,他进行了精心安排,模仿宋哲元的奇袭战术,分析形势,鼓舞士气,组织敢死队夺回桥头堡。他下令:“卢沟桥就是我们光荣的坟墓,守土有责,我们绝不放弃阵地!”
战旗迎风招展,钢刀银光闪闪,云走鹰飞,雁翅排开,血一样的晚霞殷红了战士们的脸。吉星最后说:“坚守阵地,坚决回击,坚持抗战到底!”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在他的号召下,官兵抗日情绪十分高涨。当时报名参加敢死队的有300多人。他将守城的任务交给副团长负责,自己悄悄潜往三营营部,亲自挑选出150名身强力壮的青年士兵,组成突击队。编成5个组,敢死队每人带步枪1支,手榴弹2枚,大刀一把,准备出击。他带领敢死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用绳梯爬出城外,沿永定河两岸,秘密向铁路桥靠近。出其不意,两头夹击,用大刀一阵猛砍,将日军一个中队几乎全歼在铁路桥上。
他们犹如神兵天降,神出鬼没,在20分钟内,一举夺回了桥头堡。吉星立即把卢沟桥事件的真相向上级作了报告。日军吃了亏,疯狂向中方阵地炮击,企图再次夺回桥头堡。吉星在指挥时,头部被弹片击伤。他略事包扎,便又立即召集各营、连干部,研究收复卢沟桥事宜。之后,他又组织了敢死队,每人手枪一支,大刀一把,手榴弹四枚。战斗中,吉星亲身站立在桥头上督军奋战,将桥头及附近阵地上的日军几乎全部歼灭。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用特大号标题刊登了官兵奋勇杀敌的事迹及吉星的戎装照片,从此,吉星成了名燥一时的民族英雄。当时,吉星还给军政部长何应钦写信,表示决心:“星文等只有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荷抢实弹,以待誓与卢城共存亡,决不以存土让人。”
由于吉星的坚决抵抗,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这一事件迫使金陵在庐山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金陵方面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正式拉开。由于金陵政府的妥协,吉星奉命将卢沟桥防务移交给地方保安部队。他不得不执行国民党避战求和的命令,打被动之仗,最终放弃了洒满将士们鲜血的卢沟桥。自“七七事变”爆发后至撤出防地,前后23天,吉星以一团之兵,毙、伤敌上千人,俘虏日军、武器甚多。就在他们撤离数小时后,卢沟桥便宣告失守,成为了“卢沟桥事变”。
1938年,吉星奉命开往安平,迎战蒙城以北进犯的日军第九机械化师团。虽然吉星旅连夜急行军,但仍赶不上敌机械化部队的进度,日军占领了那两个集镇。吉星为完成阻击日军之任务,将全旅及配属的一个团分成两路投入战斗,并亲自指挥一路进攻,利用地形迅速接近敌人,将敌人死死缠住。这次战斗使敌人未能前进,使得中方数十万大军安全转移。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吉星作战勇敢,先后被国民党政府授予各种勋章,也受到了总统的亲自接见。但他毕竟是原来西北军冯玉祥的老部队,再说,他叔父吉鸿昌被杀害,肯定不会重用他,他又不是黄埔出身,不是嫡系,所以在抗战中一直未被重用。
在台儿庄战役中,他与琼达嘉措率领部队并肩作战。在这场战役中,上演了琼达父子俩共同抗战的英雄故事。金陵沦陷前不久,中共驻金陵代表团就派樊沐野到安平,组建中共皖中工委,动员和组织皖中各县人民抗战。中共中央从延兴将李万喜等派回龙埠,成立中央安平工作委员会,开展抗战游击活动。琼达嘉错的儿子琼达,早年间在法国接触了共产国际,他因此而获得了红色信仰。回国后,他被延兴方面派到新四军总部,他亲率一部,曾遵照军委指示,进入龙埠、徐川、合平三点之间作战。
琼达嘉措与儿子琼达参加了不同的党派,他们信仰不同,却因为抗战,被卷入了同一场战争。共同的民族危机意识,使他们并肩战斗、同仇敌忾。敌方在台儿庄北五里刘家湖村设有炮兵阵地,排列10门大炮,向台儿庄猛轰。琼达嘉措派吉星率领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颗手榴弹,杀入敌人炮兵阵地,砍得敌人无法招架,弃炮而逃。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流传着:“活张飞大闹刘家湖”的佳话。 作为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抗战中的第一次胜利,在台儿庄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敌方凭借火炮优势,攻入台儿庄内。琼达嘉措立即组织敢死队,准备夺回阵地。战士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依然踊跃报名。琼达嘉措宣布:“每名敢死队员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当即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作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敢死队趁夜色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剩下11人⋯ 台儿庄之战,新四军的付出也很大,战斗最惨烈时,在琼达他们之前,一个营的战士全部牺牲了。攻入县城,敌方人要琼达嘉措投降,他坚决不肯,兵尽粮绝之时,援军未到,他命令砸毁电台,亲自上西北城墙,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该排全部阵亡,决定到西关车站继续组织防守,琼达嘉措腹部中弹,并再次负伤,用手枪饮弹殉国。当时县长知道后,从城墙跳下,陪同殉国。琼达嘉措师长殉国后,将士们也大多数在与敌人的死拼中牺牲。琼达嘉措的壮举,在李宗仁的回忆录中有所印证:“若无嘉措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先烈所成就也。”琼达得知父亲去世,悲愤之余又十分自豪,他说:“我父亲是好样的,他因为抗战而弃商从戎,是我的榜样,我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把战斗进行到底!” 抗战胜利后,开始了全面内战。从此,吉星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结业后,他奉命率部到鲁东山区“戡乱”。从此,吉星走上了一条与桑吉对敌的道路。淮海战役中,他率部增援张甫,正是被自己的同胞兄弟桑吉击溃,吉星头部中弹负伤,被送下了战场。桑吉在金门之战牺牲后,他的伤刚好利索,曾派小股特务进入我党游击区进行反共游击活动,但很快被打退,后随国民党残军败逃到台湾。他没在淮海战役中和于彤侠一同起义,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标准的军人,时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吉星虽然在与解放军的作战中连连失败,但台海急需军事人才,再加上吉星没有在关键时候背叛。才被委以重任,他先后出任第50军军官战斗团团长、澎湖防卫部副司令长官。1957年,吉星入“国防大学”连战系深造后,晋升为陆军中将,调赴金门,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长官,成为司令官胡涟的副手。1958年,随着一声令下,我军459门大炮将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在大小金门岛上。顿时,猝不及防的国民党守军被炸得象没头苍蝇,在浓烟中四处逃窜。
此时,胡涟为了给前来金门视察的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接风洗尘,正准备在“金门防卫司令部”所在地太武山麓的翠谷水上餐厅举行一个盛大的晚宴。吉星等4人先去餐厅查看,走到中途即遇到炮击,吉星在逃往防空洞途中被炮弹击成重伤。救回战地医院后,军医立即为他做了手术,取出了身上的弹片。当时伤情比较稳定,医生认为没有生命危险。不料,有一小块弹片未被取出,三天后伤口感染恶化,不治身亡。
桑吉至死都不知道,他的哥哥竟然也是一位抗日英雄,而且,和他一样,在金门战死。唯一不同的是,桑吉是解放军的烈士,而吉星则是国军的烈士,其实,他们都是中国的烈士,都曾为民族的独立而奋勇拼杀。
金门炮战中中,吉星将军—当年的抗日英雄,竟这样永别人寰,对我们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当然,整个国共内战,乃至扩展到二十世纪初几十年的战乱,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是一对亲兄弟,却因为身处国家分裂、民族内战的环境中,最终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桑吉和吉星也曾面对面地交战,却不知道对面的敌人与自己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最终,他两归宿相同,在不同时间,牺牲在同一个战场,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足见,战争,尤其是以杀戮为目的,毫无意义的战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敌人。
京城沦陷后,正阳门大街显得萧条很多。这里原来十分热闹,有包括六必居酱菜、同仁堂、全聚德等等绝对老字号。路上只有零星几个人,卖糖葫芦的也无精打采,懒得吆喝。街头出现了人力车夫,这是东洋带来的新玩意儿,当然也是苦力活。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大多生活得十分艰辛。洋女人,穿着臃肿的和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面上。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她们身后总背着个垫子?难道就怕坐着着凉么?
圆明园里,早没了气派,现如今更显得毫无生气。农民们在这里开荒种地,收拾枯草。如果没那些遗迹,根本看不出是曾经的皇家园林。整个京城,到处充满了荒凉,再没了昔日辉煌。
温家最不放心的就是温良祝,她是家里最小的姑娘,长相又好。自打京城失守,街里就没一天安生过,经常有汉奸来挟摸。良祝他爹温天化是京城有名的老镖头,武艺超群,又有弟弟温良涌,也不是个善茬,他们就像两堵挡风的墙,有人看顾,别人便不敢捣乱。但就怕外国人,那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办法,只好天天化丑妆,越丑越好。脸上画个抬头纹、鱼尾纹,再点上几个黑痦子。但不管怎么打扮,也掩盖不了青春少女那靓丽、妩媚、楚楚动人的韵致。没办法,再穿上一件破大袄,带上个老婆婆帽儿,打上绑腿,脖子后面梳个发髻,脸也不洗。三分不像人,七分到像鬼,不伦不类。温良祝很不满意这样打扮,但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