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苏州)。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四面边声连角起[2],千嶂里[3],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羌管悠悠霜满地[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衡阳雁去:雁向衡阳飞去。衡阳:在今湖南省,有回雁峰。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即止。
[2]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如胡笳(jiā)、羌笛、马啸、号角等声音。角:军中号角。
[3]千嶂:绵延而俊俏的山峰。
[4]燕(yān)然: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爱杭山。东汉时窦宪大破匈奴,登此山,刻石颂功而还。勒:刻。燕然未勒:指还未建功立业。
[5]羌(qiāng)管:羌笛。
考点:
这首词上片写景,用南归雁、号角声、长烟落日勾勒出一幅苍凉的边塞秋景图。下片抒情,用浊酒、羌管、白发、征夫泪表达思乡之愁与报国情怀。全词意境开阔,雄浑大气,情感苍凉悲壮。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2],追旅思[3]。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烟:水上水蒸气形成的烟雾。
[2]黯乡魂:因思乡而内心悲伤。
[3]追旅思(sì):无法摆脱羁旅的愁思。追:紧随,指纠缠的意思。
考点: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开阔的秋景,下片触景生情,抒发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沉郁雄浑。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1]。夜寂静、寒声碎[2]。真珠帘卷玉楼空[3],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4],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5],谙尽孤眠滋味[6]。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1]砌:台阶。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2]寒声:寒风吹动落叶的声音。
[3]真珠:珍珠。
[4]练:白色的丝绸。
[5]欹(qī):倾斜。
[6]谙(ān):熟悉。谙尽:尝尽。
考点: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先以落叶、寒声写出了秋夜的寒寂,进而因景即情,引发出怀念离人的愁苦心境。下片抒发词人的离愁别恨,想借酒消愁,却酒未入肠泪已先落。比上一首《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愁绪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