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PREFACE
长期以来,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环境和安全倒逼的战略转型,以及全球能源技术创新下的多元化趋势,使煤炭在中国能源格局中的基础地位受到挑战,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我国经济主动转入了以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煤炭行业及煤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低迷、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和产能过剩、煤炭供给宽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很多煤炭企业陷入了库存积压、产品滞销、效益下滑的困境。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低位运行的巨大压力,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枣矿集团”或“枣矿”)认识到,传统被动式的煤炭产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唯有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实现自我革命,创造有效供给、高效供给,才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煤炭产销新路子,为自己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深度分析煤炭滞销、质量过剩、供需矛盾等问题的基础上,枣矿集团围绕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机结合,提出了“煤炭产销深度协同”战略,构建并实施了煤炭产销协同运营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枣矿集团坚持经营性生产与效益性营销相结合,科学把握采场与市场的结合点、产量与质量的平衡点,实现了“以产促销、以销带产、产销联动”,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17年,枣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比历史最高的2016年增加365.02亿元,增幅53.29%,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实际经营利润完成65.31亿元,比历史最高的2011年增加6.43亿元,增幅10.92%。同时,通过有效实施煤炭产销协同,枣矿集团实现了从提供产品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需求。本书将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加以系统总结,以期为我国其他煤炭企业提供积极借鉴。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煤炭产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及枣矿集团深入推进煤炭产销协同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二章运用供应链管理、协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分析了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原则、内涵、性质、特征、功能、运作保障及意义;第三章对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运营模式及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第四章阐述了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主要做法及保障措施;第五章介绍了枣矿集团生产矿井煤炭产销协同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总结、分析了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实施成效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枣矿集团煤炭产销协同的完善对策。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