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1章 找回玉牒
院内所有人立刻跪伏在地:“参加皇上。”
漢武帝走进来,旁边侍者收到眼色后问道道:“刚才因何争吵?”
那侍卫忙抬头告状:“回禀皇上,这道姑反抗抓捕,还出言不逊,意图逃跑,属下怀疑盗走玉牒之人就是她!”
尹生慕闻言一惊,玉牒居然真的丢失了?
任远忧最气愤颠倒黑白之人,气的笑了:“呵,你若说我出言不逊,倒不如说说,我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那侍卫道:“额,属下不敢说。”
任远忧闻言又是冷哼一声。
漢武帝难得有耐心解决这小事:“你且说来。”
那侍卫纠结好措辞道:“她说,皇上的封禅礼仪不周全,不尊重他们道家人,因而,势必会……”
任远忧闻言直接立起身:“诸位都听得清楚,这个侍卫刚才都说了些什么话吧?”
那侍卫挣扎道:“我是在重复你刚才所说的话!”
“你以为你的一面之词皇上就会信吗?这些大逆不道之话我从未说话,周围师兄弟都是见证,而你当着皇上的面诬赖于我、还诅咒妄言,这就是欺君罔上!”
“这……”
漢武帝不怒自威,沉默不语。
身后的侍者问其他道士:“这位道姑究竟有没有说这样的话?你等务必说实话。”
陈天潇带头答道:“不曾说过。”
道长也走到门口来,说道:“皇上明鉴,我们道观里的人万不敢说那样的话的。”
漢武帝没有多言,只垂眸,侍者便一伸手,示意把这侍卫带下去。
任远忧却道:“且慢。”
院中的人都惊呆了,连陈天潇也心想,忧哥也该见好就收了吧,难道还指望要一个道歉?
漢武帝转头看过来,问道:“你还有何事?”
任远忧双手抱拳一行礼:“启禀皇上,我刚才听说今日之事是因为祭祀的玉牒丢失,是吗?”
“没错。”
“我有一法,或许可以替皇上寻回。”
漢武帝闻言有些玩味地一笑,问道:“哦,是吗?”
“敢问皇上,玉牒可是埋在山下东方的封坛之下?”
“是。”
“可是由皇上亲派士兵看守?”
“是。”
“那么玉牒一丢失,是谁让皇上您怀疑我们道士的呢?”
漢武帝闻言一抬眸,沉吟了下道:“你是说,朕的人监守自盗?”
任远忧道:“并非没有可能。”
漢武帝眉头微微一皱:“魏鸿。”
一个佩刀将士走出来:“臣在。”
“你看见了,这个道姑怀疑你监守自盗,你可有什么要说?”
魏鸿板着脸,带着武将的凶气:“哪来的妖道如此诬陷于我?末将对皇上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皇上可治臣一个坚守不力之罪,却不能质疑臣监守自盗。”
任远忧摆摆手:“魏将军也不必如此心急,我并非质疑将军忠心,只是请将军来问一些问题罢了。”
魏鸿一哼气:“你问吧。”
“敢问将军,是何时发现玉牒丢失的?”
“今日傍晚。”
“何人发现?”
“换守士兵。”
任远忧有些着急,这将军不仅直性子,还偏偏问一句答一句,忍不住接连发问:“如何发现?您调查后有何发现?因何怀疑到道观上?”
魏鸿有些接不上,转了转头才开口道:“换守侍卫发现封坛外有泥土松动的痕迹,前去查看,却发现装有玉牒的锦盒露在外面,稍稍把土撇开些,却发现锦盒中的玉牒已然消失不见。”
漢武帝背手默然听着,不露声色。
魏鸿继续回忆道:“随后士兵便立马跑来告诉我,我即刻派人将周围都围起来,细细查找,而后又去问了太山底的看守哨老兵,除了山上来采买的道士,再没有别人出入。”
任远忧闻言“噢”了一声:“这样看来,玉牒还在这山上。”
魏鸿道:“并非我要疑心你们道观,只是除了你们再也没有旁人了。”
陈天潇帮腔道:“这不是还有你们兵吗?”
魏鸿道:“那绝不可能,谁不知道偷玉牒可是掉脑袋的死罪,怎么可能明知故犯呢?”
道长闻言气的吹胡子道:“难道将军以为我们道观是无知之徒吗?还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知道是死罪还敢冒险?”
漢武帝有些不耐烦地打断道:“好了!”然后指着任远忧道,“你,不是说有办法找回玉牒吗?”
刚才和任远忧吵架的士兵闻声忍不住一抖,好像皇上指的是他一样。
任远忧闻声赶紧站出来:“是,没错。凡事讲不清楚便只问两样,一是动机,二是证据,只要抓到其中一样,便能顺藤摸瓜得到另一样。”
漢武帝脸色放下来:“我不喜欢人废话太多。”
任远忧直接抢过了那个颤抖的士兵的佩刀,其他人见状神色大变,连漢武帝也被众人护着躲在后面,大声道:“放肆!”
任远忧波澜不惊,左手拿刀鞘,右手抽出刀,众人定睛一看,却发现那是把断刀。
魏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任远忧微微一笑,把断刀扔掉,把刀鞘调过来一抖,便接住了从中掉出的玉牒,而后双手呈送:“皇上请看。”
侍者见状打算替皇上接过来,但漢武帝还是退开众人,自己亲身上前接过玉牒查看,而后有些惊异地抬头问道:“你怎么知道玉牒在这刀鞘里呢?”
任远忧自信而笃定说道:“我从不喜欢说废话,我刚才已经说了,这种不清不楚的问题,只肖知道两点,一是动机,二是证据,而且此两点,只要知道一点,便可顺藤摸瓜知道另一点。如今玉牒已然找到,我们便可因此分析动机为何。”
漢武帝闻言看向那兵,那兵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瑟瑟发抖:“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任远忧道:“你光说恕罪皇上怎么可能饶过你,但你自己又不好开口是吧?皇上您也不必动怒,这事说来其实也不算坏。玉牒乃是皇家封禅之礼的文书,于旁人再无其他用处,而若到了别人手上更是烫手山芋。那么这个人拼命如斯是为何呢?”
漢武帝已然有了耐心:“你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