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黄
概 说
大黄始载于《本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本品以其色黄故名。因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如勘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诚如陶弘景所云:“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又因其质佳者切面之纹如锦,故又名“锦纹”。有生用、酒炙用、炒炭用等多种用法。生用时泻下力强;酒炙可增强大黄的活血作用;炒炭用既能止血,还能止泻。
性能特点
大黄味苦,品尝可知其苦味并不重,其性寒。苦寒之性即具沉降趋势,从而具有泻下通便之功,与其归脾胃、大肠经(都属于消化道)相符。因大黄还能活血,故归肝、心经。
功效应用
大黄有四大作用,在临床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1.泻下通便:《本经》载大黄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药性论》用之“消食”,治“宿食”,《日华子本草》认为本品能够“利大小便”。大黄苦寒沉降,归大肠经,能荡涤大肠积滞,有良好的泻下攻积作用,是“下法”最常用中药,常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秘结等,因其性寒,最宜用于热结便秘。本品用于泻下时,以生用泻下力最强,且不宜久煎。
(1)治疗热结便秘,以三承气汤为代表方。热结便秘往往具有明显的腹征:腹痛剧烈,按之满痛。大便的改变则是:大便干结而腹胀,伴日久不排。若见大便不干而日久不排者,则非大黄所宜。
急性高热病人多日不大便,出现腹部胀满、痞硬拒按等,在清热方中加入生大黄,既能泻下,又能清热。伴随着稀便的排出,常可热退病除。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对于肺热咳喘患者,日久高热不退,询问大便情况,若大便秘结不通,加入本品,常可便通热清。
(2)治疗寒积便秘,在应用大黄的同时,必须配伍温里药如附子、干姜等,大黄附子汤、孙真人之温脾汤均为代表方。
(3)治疗湿热阻滞肠道之泻痢不爽、腹痛、里急后重等,方如芍药汤。本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系“通因通用”治法,属于反治法。《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大黄“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
2.清热泻火:大黄苦寒,能够清热泻火,用于血热出血、目赤咽痛、热毒疮疡等。火热内盛而上炎,从而表现为火热证,同时火热伤津,可致大便干结。若大便干结不通,火热郁结则易上炎,症见血热出血、目赤肿痛等。大黄治疗此类病证,不仅与其苦寒清热有关,而且大黄能够通便,系釜底抽薪之治法。此外,因大黄作用趋向沉降,可降上炎之火,并有凉血止血功效,对于火热迫血妄行之上部出血,如衄血、咯血、吐血等,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如治疗血热出血证,与黄芩、黄连同用,即泻心汤;治疗火热上炎之牙龈肿痛、目赤头痛等,配伍黄芩、栀子等,如凉膈散;用治肠痈腹痛,常配伍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即大黄牡丹皮汤,本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方、有效方;用治湿热淋证,常配伍车前子、木通、滑石等,如八正散。
3.活血祛瘀:《本经》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名医别录》云其主“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药性论》云其主“破留血”,《日华子本草》云其“调血脉”。均说明本品具有活血之功,酒蒸或酒炒后,活血化瘀之力更强,可治疗多种血瘀证。如治疗妇女产后瘀血阻滞腹痛,常配伍桃仁、土鳖虫等,如下瘀血汤;治疗妇女血瘀痛经、经闭等,常配伍桃仁、桂枝等,如桃核承气汤,甚效;用治跌打损伤,常配伍桃仁、红花、穿山甲等,如复元活血汤。
4.利胆退黄:本品归肝经,有清泄湿热、消退黄疸之功,治疗湿热黄疸,《本草纲目》即载本品治“黄疸”。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如治疗湿热黄疸,即阳黄,常与茵陈、栀子配伍,即茵陈蒿汤;胆结石、胆囊炎等大多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以大柴胡汤为代表方。
由于本品含有较多的鞣质,故常用于治疗烧烫伤,可研粉单用,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本品的作用比较奇特,既能泻下(蒽醌类衍生物),又能止泻(鞣质);既能活血(生品、酒制品均可),又能止血(炒炭)。似乎具有双向性的调节作用,但这种双向性作用系由于不同的用法所造成的。生大黄后下则泻下作用较强;制大黄久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便秘,呈现出止泻作用。
黄煌教授指出: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称之为“大黄舌”。应用本品时,还应该注意有无大黄体质的存在。适用于大黄者,尤其是较长期使用大黄者,大多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称之为“大黄体质”。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张仲景50味药证》)
用法用量
煎服,3~30g。甚至还可大剂量用至60g。
姜宗瑞经验:大黄的泻下之力,与剂量关系不大,与煎煮时间长短有关。大黄牡丹皮汤用大黄四两(24~40g)且1次顿服,因与诸药同煮,所以泻下的作用不明显;而三黄泻心汤是沸水泡服,每味仅用2g,则可使每天大便5~6次。如用大黄通便则后下,或泡服,若用来清热活血,则与诸药同煎。(《经方杂谈》)
使用注意
大黄用于泻下时,患者药后以泻下几次为度?一般而言,每日2~3次为宜,此为其一;二是患者的自我感受,虽泻下而无腹痛,且泻下之后,感觉舒适而无其他不良反应,这就是大黄对症的表现。
临床经验
根据祖传和个人经验,治疗年轻力盛的狂证,每剂用量150g以上,多者达240g,对青壮年妇女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和跌仆损伤症,每剂用90~150g,痈疮、疥肿、瘟毒每剂用50~100g,小儿惊风、胎毒、衄血等每剂用5~15g。虽然我的用量高于常规用量2~10倍,但我临证40年来,尚未见一例因重用大黄而致病情加重或致伤残事故,反而屡收良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黄解》载:有人治一少妇“赤身卧帐中,其背肿热,若一缕着身,即觉热不能忍”,“用大黄十斤,煎汤十碗,放量饮之,数日饮尽,竟霍然痊愈”。如此用量,较我量大几倍,并无严重后果,反而治愈奇症。我体会:凡中青年病人,属实、热证,是大黄适应证,可放胆用之。
大剂量大黄,服药后约2小时,即开始腹痛,继而腹泻,泻下黏液及褐黑色便,伴有恶心、呕吐。初服药此反应较剧,服三四剂后则反应逐渐减弱至消失。吐、泻、腹痛后,大多数患者呈虚弱倦卧状,对此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宜向病家说明,以米粥或流质饮食饮之,卧床静养。若病人服后吐药,可将下次药提前服用。
年轻而体弱患者,若无心肝肾等慢性病,可酌情减量,对素体阳虚、体弱、老人、心肝肾肺慢性病者忌用。阴证、虚寒证禁用。我家祖传认为:大黄不加芒硝,泻而不伤,于病有益。加芒硝则泻而伤人,因此,大黄禁与芒硝为伍。[李春和.大剂量运用大黄的临证经验.中医研究,1988,1(1):21]
中风多从风、火、痰、气、血立论,稽其证候属性多为本虚标实。发病伊始标实证为急,尤其是出血性中风,常病势凶险,因离经之血瘀于脑窍致气血逆乱,升降失调,常出现一派大壅、大塞、大闭之象,此时非通腑逐瘀不可。正如《血证论》所云:“瘀血不去,则新血断无生理。”尤其是血瘀日久化热者,应少用清热化瘀,重用通腑下瘀,此时应用大黄尤为合拍。腑气一通,风火得降,虽非直接祛瘀,然大便通利,秽污得排,升降得调,气血调畅,则瘀血得除。缺血性中风虽病势较缓,常有中气不足、肝肾阴虚之虚证,然而气虚可生痰,阴虚可生热化风,风痰流窜经络则血脉瘀阻;肝肾阴虚,津液亏虚,肠道失濡,腑气不通而致便秘,秽浊之气内扰,郁而化痰,如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病情。大黄可通腑导滞,通利血脉,祛除瘀血,活血通络,有推陈致新之能,有釜底抽薪之功。因此骆老认为凡是中风之证均可大胆应用大黄,对于出血性中风常用三化汤或血府逐瘀汤配大黄应用;缺血性中风常以大黄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应用,疗效颇佳。[骆伟斌,等.骆安邦应用大黄的经验.中医杂志,1994,35(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