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干
概 说
射干首载于《本经》,原名乌扇,又名乌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以根粗、无须根、质硬、断面色黄者为佳。生用。因其茎梗疏长,如射箭之长杆,故名。
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系射干的伪品,它们为同科而不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传统经验鉴别是:植物抽茎长,开花红黄色,根茎质坚硬,有臼,断面黄色,味苦者为射干;植物不抽长茎,开花紫碧色,根茎质松软而脆,断面呈白色,味不苦者为鸢尾。
性能特点
品尝射干,味苦、微辛。传统认为,射干苦寒,能清热解毒。因其能够祛痰,故归肺经。
功效应用
射干苦寒,归肺经,能够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以治疗呼吸系统疾患而见长。对于热毒所致咽喉肿痛,实为要药,可与牛蒡子、胖大海、桔梗等同用。
同时,由于本品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对于咽喉肿痛而见咯痰不爽者,用之不仅消肿,而且有助于咯痰。正是由于其祛痰作用,《金匮要略》以之配伍麻黄、紫菀、款冬花等而成射干麻黄汤,主治“咳逆上气,喉中水鸡声”。这是笔者临床常用方,对于喉中痰鸣者,无论是咳嗽,还是哮喘,用之捷效。射干的这种作用早在《本经》中即有记载,“射干,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名医别录》用之治“咳唾”,《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下面是笔者运用射干麻黄汤的一则案例:
王某,女,20岁,形体胖,面白。2009年9月25日初诊。晚上躺下后咳喘发作,有痰鸣音,憋气,感觉咽部有痰,口干,便秘。2周前因感冒后发热,经输液后发热退,但咳嗽未愈。平素怕冷,冬天易患气管炎。处以射干麻黄汤加味:射干10g,麻黄10g,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6g,紫菀10g,款冬花10g,半夏10g,大枣10g,桔梗6g,黄芪20g。4剂,煎服,每日1剂。10月2日二诊:药后喘平,胸不闷,痰鸣音消失。
药理研究证实,射干不仅具有祛痰作用,而且还有抗炎作用,所以临床上,无论是咳嗽,还是喘证,只要患者有喉中痰鸣者,必用射干,射干麻黄汤最为常用,可根据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加减,屡用屡验。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笔者临床应用射干的用量一般不大,不会超过20g。
使用注意
一般教材讲,对于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射干。笔者还没有这方面的体会。
临床经验
射干味苦性寒,能开泄顽痰,清热散结,化瘀平喘。①清热利咽:射干苦寒降火,是治疗咽喉疾病的要药,常配伍板蓝根、野荞麦根、桑叶、黄芩、桔梗、牛蒡子等。治疗咽部滤泡增生再加柴胡、赤芍、白芍、山海螺、海藻化痰散结。②化瘀平喘:射干具有利咽清肺、活血散结之功。而咽喉乃肺气出入之要道,咽利路通则哮喘也可平,故射干用于哮喘之证,其机会有时多于麻黄,常配伍牡丹皮、川芎、地龙,共奏奇效。治疗肺肾虚所致的久咳虚喘,则用射干合补骨脂、五味子纳肾平喘,上敛肺气,下纳肾气。(《邵长荣肺科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