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 子
概 说
栀子首载于《本经》,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以个小、皮薄、饱满、色红艳、完整者为佳。原名“卮子”,《本草纲目》云:“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可见,栀子因其形状而得名,又名山栀。生用、炒用或炒焦用。生用,长于泻火;炒用,苦寒之性缓和,不易损伤中气;炒焦,善于凉血止血。
性能特点
栀子煎液具有明显的苦味,但不及黄连、龙胆等。性寒能够清热,善于清热除烦。归心经而能除心烦,归肝胆经而能清泻肝胆之火,又云栀子能够通泻三焦之火而归三焦经。其归肺胃经,没有明确的依据。
功效应用
1.泻火除烦:《本经》载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名医别录》云主“心中烦闷,胃中热气”,《医学启源》用之“疗心经客热,除烦躁”,《药类法象》曰“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栀子苦寒,能泻火除烦,治疗烦躁属热者最为常用。临床上,只要患者述说容易烦躁、容易激动、易于生气上火或易于失眠者,均选用栀子来治疗,常配伍淡豆豉,即《伤寒论》之栀子豉汤。除栀子豉汤外,《伤寒论》中的除烦方还有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豉汤等。药理研究发现,栀子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
如果火热炽盛,充斥三焦之高热烦躁、谵语不眠者,常配伍黄芩、黄连等以苦寒直折,泻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此方苦寒较甚,清热力强,非实热炽盛不可用,否则易伤阳气。
栀子不仅能够清心火,还能够清肝胆火,对于肝郁化热者,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配伍栀子、牡丹皮,即丹栀逍遥丸。
2.清利湿热:本品既能清肝胆湿热,还能清利膀胱湿热,是治疗湿热黄疸和湿热淋证的常用药。《药性论》用栀子“通小便,解五种黄疸”。治疗湿热黄疸如胆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黄疸型肝炎等,配伍茵陈、大黄,即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代表方、首选方。治疗尿路感染之热淋,可配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如八正散,此方是治疗湿热淋证的最常用方剂,不仅可用于尿路感染,经配伍,还可用于泌尿系结石。上述病症,均为炎症所致,而栀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3.消肿解毒:本品性寒,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理研究发现,栀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治疗热毒疮疡(体表组织的感染等),可与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同用,主要取其抗菌消炎之功;治疗跌打扭挫肿痛,用本品研末,以水或醋调糊外敷患处,可消肿止痛。因为栀子外用消肿的作用广为人知,疗效亦好,诸多药房已将栀子打粉备用。
4.止血:《本草纲目》用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等多种出血。本品性寒而入血分,能够清热凉血止血,炒炭还能增强其止血之功。无论是治疗吐血、衄血,还是尿血,只要属于血热妄行者,都可应用。如果配伍大蓟、小蓟、侧柏叶等,此之为十灰散,可用于多种出血,但此方并非临床常用方。
用法用量
煎服,5~30g;生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除烦时用量不必大,火热越盛,则其量应越大。
使用注意
《伤寒论》第81条指出:“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说明,如果患者出现大便溏泄者,不可用栀子,因为栀子性寒,易伤中阳。如果患者烦躁而脾胃虚寒者,应用栀子除烦的同时,必须配伍干姜以温中暖胃。
临床经验
栀子治脘腹疼痛,首载于《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实践证明,栀子为一优良的解郁镇痛药。在历代医家中,能通仲景之意,并发明栀子之用者,当首推朱丹溪,他明确提出栀子有“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之功。[朱步先.栀子镇痛古今谈.浙江中医杂志,1981,(6):16]
赵荣胜经验:治顽固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时,每于方中加栀子一味,多获良效。栀子既是清热利湿之佳品,又是解郁化瘀止痛之良药。如《伤寒论》中用栀子豉汤治“心中结痛”,丹栀逍遥散解肝经火郁,民间治跌打挫伤肿痛常用生栀子末调鸡蛋清外敷等。故发前人之意,移治痛经,多年应用。每随栀子用量增大而效果更佳。对寒凝血瘀者,与姜、桂配伍,恒用30~50g。如乔某,30岁,患痛经4年,进行性加剧,遇寒尤甚,近年来,每次行经须卧床休息,痛甚则恶心呕吐,汗出肢冷。月经周期正常,持续4天,量偏多,色紫黑,有血块。平时畏寒,少腹坠胀,大便质稀,苔薄白,脉沉弦。进行B型超声检查提示:左侧巧克力囊肿(5cm×5cm×5cm)。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婚3年未孕,其丈夫精液检查正常。余予以少腹逐瘀汤加栀子40g,令其每周服3~5剂,经期每日1剂。患者连服50余剂,痛经基本消失。后受孕,顺产一女婴。(《长江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