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
在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决策下,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产,第一个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4吨载重卡车——它在后来的30年间几乎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象征。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对计划体制的一次破坏,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导致了汽车工业的第一次扩散:一汽的红旗牌轿车和上海的凤凰牌轿车(后来改称上海牌SH760型轿车)等产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文化大革命”最初的动乱停止后,中国汽车工业从70年代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防和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上。最大的项目是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为东风)。实际上,同期为国防而建设的项目还有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这两个企业与济南汽车制造厂(后来的中国重汽)成为中国重型载重车的骨干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前30年是在计划体制下和封闭条件下发展的。除了在建设一汽时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以后几乎再没有系统性地引进过外国技术,而一汽也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源泉。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开发浪潮之后,老厂援建或包建新厂成为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开发出一个主导产品后,再围绕着整车厂发展起一批零部件企业,按照行政区划体制形成或多或少带有自给自足色彩的工业体系。汽车工业企业均带有“大而全、小而全”和“企业办社会”的特点。
在前30年中,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建立起大批量生产体制。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首先出现于美国(福特首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欧洲和日本扩散。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源头是苏联,本身就在大批量生产技术和体制上落后于西方。更重要的是,市场机制的缺乏和行政体制(部门、地区)的分割使中国汽车工业难以产生发展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动力。
尽管存在着各种制约和缺点,但中国汽车工业在前30年的历史中却是以自主开发为主,这与后20年历史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本报告在后面将详细分析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发展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这里仅仅指出一个发人深思的事实:在前30年中,由于没有把轿车作为重点,所以自主开发主要集中在卡车(载货车)领域,而这个历史传统使卡车领域的自主开发一直延续至今。但恰恰是通过长期自主开发所锻造出来的能力,使卡车制造成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中不必依赖合资模式的主要领域,也使中国城乡道路上跑的卡车至今仍然基本上是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个领域的自主地位是因为——正如奔驰卡车公司对解放牌重型卡车(销售价为2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分析后在大惑不解之中所承认的那样——奔驰公司(也包括所有的外国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按这种价位制造出同样性能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