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走向自主创新:
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1]

近年来,再没有比汽车工业更能牵动中国社会神经的工业了,不仅因为轿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而且也因为多年来在中国路上跑的大多是组装的外国品牌轿车。直到两三年前,一些官员、业内专家和大企业的领导人还在说,开发中国品牌的轿车还要等许多年,一个企业没有几百万辆的生产规模就不可能自主开发产品,所以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合资“引进技术”来积累实力——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50来年的历史,尽管中国企业曾经在40来年前就自主开发过“红旗”和“上海”牌轿车,尽管这个工业的合资组装道路已经走了20来年……

下面的报告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指出,继续走合资道路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条死路。报告指出,体现在产品上的物化技术与能够开发产品的技术能力是两回事,所以中国能够组装、购买和使用外国产品并不等于中国就获得了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成长必须通过产品开发的实践,但合资企业只是在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并没有产品开发活动。因此,如果不强调自主开发,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就永远不可能积累起来。而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缺乏技术能力必将导致组织的灭亡。毫无疑问,要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就必须走自主开发道路。

报告研究了一批近年出现的中国自主开发企业,并介绍了哈飞、吉利和奇瑞通过自主开发进入轿车市场的历程。这些企业的经验证明,中国汽车工业能够走自主开发的道路。报告同时考察了日本和韩国两国汽车工业的经验。这两个国家的轿车工业分别从20世纪50年代初和70年代初走上自主开发道路,而它们当时的生产规模不过是几万辆。它们后来的成功证明,不是规模扩大才导致自主开发,而是自主开发导致日韩两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在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报告对实行了多年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以行政手段来维护“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做法只是保护了落后,而且在没有强调自主开发的条件下使整个工业高度依赖外国技术。相反,只要改变错误的政策,转向支持正在逆境中顽强成长的自主开发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工业就一定能够成长起来。

这个报告是受科技部委托调查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状况的成果,完成于2004年2月。它在内部印发后迅速流传,随即被媒体广泛报道,引起巨大反响。在报告印发后的一年间,中国政府对于汽车工业的政策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全面转向支持自主创新,大大改善了自主开发企业的竞争环境。2005年,自主品牌的轿车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25%(业内有专家估计2006年将超过30%),并实现了出口量超过进口量的逆转。同时,自主开发企业进一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例如,奇瑞在2005年的汽车销售量接近19万辆,比上年翻了一番,并显示出大有在2006年突破30万辆的势头。

有一个小插曲说明了两年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004年6月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几家外国公司驻中国的负责人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会议,讨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这样一个主题的会议,既没有邀请中国企业的代表参加,也不允许中国记者进入会场。这种举动充满了象征意义——如果没有自强的决心和能力,中国的命运就只能由别人所主宰。相反,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已经全面转向支持自主开发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外国企业都在向中国政府和社会表白,它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都在进行“自主开发”。且不说这种表白是否真实,这个小小的例子已经证明:只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恐惧而振作起来,我们的力量会有多大。


注释

[1]本报告完成于2004年2月,原标题《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收入本书时保留了原报告的理论和政策分析部分,而删除了原报告中所有的案例内容(主要是第三章关于哈飞、吉利和奇瑞的自主开发历程,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附录),同时压缩了第一章和最后两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