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经营(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商业银行经营票据的版式

一、要式和规定人

经国务院批复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票据当事人应当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统一格式的票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五十五条:票据的格式、联次、颜色、规格及防伪技术要求和印制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票据法》,1997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一批法规,诸如《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等,推出了《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表》等,并正式规定1997版附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有31种。2000版票据凭证使用了票据凭证防伪技术并有了一定的标准,奠定了我国使用票据的基本种类和要式。2000版的票据使使用者基本认识和认同了我国可以使用的票据的样式、品质、款型、联次等。

随着支付结算量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部分票据和结算凭证的设置在功能、内容、格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调整票据、结算凭证种类和格式的通知》(银发[2004]235号),将31种凭证调整为15种。要求从2005年开始,印制企业在印制银行汇票时使用国产汇票纸,规范了印制边贸结算银行票据的问题,在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2005版票据。

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启用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的通知》(银发[2010]299号),在文件中明确了对防伪工艺、印制标准的调整。如票据的编码调整为上下两排共计16位,第一排8位有明确的规则,第二排8位则为流水号。现金支票的底纹为梅花,转账支票、清分机支票的底纹为竹,汇票的底纹为兰花,本票的底纹为菊花;所有票据小写金额栏由实线改为虚线等。

从2011年3月开始使用的票据即应是2010版的票据。

二、商业汇票的版式的显著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票据近10年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版式的调整应分为三个阶段,即2000版、2005版和2010版。从实际使用者的角度看,最明显的特征是:

(1)2000版时期使用的票据背书是三栏式的,见图1-3:

图1-3 2000版背书格式

(2)2005版时期的背书是两栏式的,其票面编码规则是由多因素构成的,见图1-4:

图1-4 2005版背书格式

(3)2005版编码规则是两个分子分母架构加8位流水号,见图1-5:

图1-5 2005版编码规则

(4)2010版时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有7个防伪点,它的编码规则是与数字信息化相联系的,见图1-6。

1)7个防伪点分别是:(a)满版水印;(b)金属纤维;(c)安全线;(d)红水线;(e)渗透性油墨;(f)凸版印制;(g)缩微文字。

2)编码规则是:

第一行8位是:

图1-6 2010版银行承兑汇票版式及防伪点

## # # ## # #

银行代码0地区代码5/6印制单位

第二行8位流水号采用渗透性油墨印制。

其中:

银行代码的规则是(采用银行的简称):

001人行

102—105工、农、中、建

201—203开、进、农发

301—310交、信、光、夏、民、广、深、招、兴、浦

313城商314农商315恒316浙317农合318渤319徽320村镇321三峡322上海农商

401城合402农合403邮储

501—787外资银行

904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

910农信银清算中心

地区代码是(采用省份的简称):

(a)华北(京津冀晋蒙):11、12、13、14、15。

(b)东北(辽吉黑):21、22、23。

(c)华东(沪苏浙徽闽赣鲁):31、32、33、34、35、36、37。

(d)中南华南(豫鄂湘粤桂琼):41、42、43、44、45、46。

(e)西南(川渝黔滇藏):50、51、52、53、54。

(f)西北(陕甘青宁疆):61、62、63、64、65。

第7位是商业汇票的种类:5代表银行承兑汇票,6代表商业承兑汇票。

印制单位是:

(a)上海证券印制有限公司。

(b)西安西钞证券印刷有限公司。

(c)保定五四三印刷厂。

(d)天津人民印刷厂。

目前流通的2010版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仿制样式(制作人:黄扬华)见图1-7和图1-8:

图1-7 2010版银行承兑汇票

图1-8 2010版商业承兑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