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金铁霖教授最新声乐教学核心理念“腔圆字正”

郝丹丹

金铁霖教授作为中国声乐学派的奠基者和领军人,50年来,为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这些都要得益于金铁霖教授对声乐艺术永不停止的探索、实践、总结、积累与创新。

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声乐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他创建了科学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取得了丰硕的声乐理论成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金铁霖教授提出了“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的中国声乐美学原则,概括了“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来作为选择和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标准,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来使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同时提出了包括“‘u’通道”、“支点换字”、“真假混声”、“反向分离”、“腔圆字正”等在内的多种歌唱技术。这些科研成果实用性强、见效快、学生成才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歌唱中存在的如掐、挤、捏、浅、白等技术难题,使学生音域得到明显拓展,换声区自然过渡,音色统一,演唱能力和表现力得到显著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腔圆字正”是金铁霖教授通过50年声乐教学工作总结出的最新的教学核心理念,是金铁霖声乐教学体系的精华之所在。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腔圆字正”?金教授所提出的“腔圆字正”与我们常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字正腔圆”是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中国音乐词典》中是这样定义“字正腔圆”的:“在戏曲、曲艺唱腔的创作和演唱中,应遵循的原则之一。(1)在创腔时,一般均须依字行腔,即曲调的进行必须以字调的升降为根据。……(2)在唱念时,要求吐字清晰,字调正确,发音圆润。”

在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咬字的重要性。比如让学生咬住字头,延长字腹,字尾归韵,其实就是让学生一直咬住韵母,如在演唱“家”这个字时,就是一直咬住“a”这个韵母。这种唱法,容易使嘴巴紧张不放松,嘴形扭曲变形,导致面部表情僵硬。在咬字的同时忽略了声音的统一,声音里出外进,即便是字说得再清楚,但牺牲了声音的自然统一和宽广通透,就不符合声乐艺术的美学原则。因为在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声乐作品难度更大、音域更宽、变化更多、风格更加多元和综合,因此对声乐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声音品质的前提下去关注语言的表达就成为当代声乐教学中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金教授在50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最科学和创新的声乐理念,那就是“腔圆字正”。金教授提出的“腔圆字正”是一种基于感觉教学法的独创的说法,既是教学法,又是一种训练过程,还是一个评判标准。“腔圆字正”中的“腔”指的是歌唱的通道,要想拥有上下通畅、真假混合相统一、声区过渡无缝接驳的声音,必须建立通道。“腔圆”指的是经过科学训练后歌唱时通道通畅无阻,一般要通过长时间的通道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说的通道一般指“‘u’通道”。“通道”是金铁霖教授对歌唱时腔体打开状态的一种形象的比喻。为了易于理解,金铁霖教授提出了“‘u’通道”、“后通道”等形象化的术语。建立歌唱通道是对腔体打开与全身歌唱的要求。为了获得这种打开腔体的状态,可以引导学生保持吸气状态并与想象意念相互配合。在金老师的教学中一般使用“hu”来练习,要求用“u”通道练习时声音完全叹在气上发出,不能有任何外在的力量。金老师经常用的口诀是这样的:“松、开、叹、响,喉咙开,嘴巴张,通过喉咙唱,不用喉咙唱,叹在气上全身唱。”整首口诀简明扼要地把练习的关键技巧都阐述得十分清晰,意思是喉咙保持打开状态,嘴巴放松,能够随意运动又不影响咬字和换字。在演唱中,首先打开喉咙并持续保持打开状态,夸张地咬字头,咬完字头马上松开,把韵母送到通道里,而不是叼在嘴上。嘴巴完全放松、完全解放,所有的字都在通道里换,叹在气上来说字。如果可以像这样完全正确地演唱,不仅可以使声音自然松弛、上下统一,具有极大的审美品质,而且可以使语言的表达饱满清晰,有味道。

“腔圆字正”指所有的字都在通道里转换,每个字的转换都在同一个位置上。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支点”。“支点”指的是歌唱支点,实际上就是歌唱时的着力点,也就是换字的位置,支点起着调节平衡,集中声音,避免声音发散、发虚、发空的作用。金铁霖教授最早提出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支点”是在1981年。“支点”的运用是金铁霖教学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支点换字在歌唱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需要选择不同的支点来进行演唱。由于每首声乐作品的风格和类型各不相同,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支点来换字,以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因此对支点的选择和运用在歌唱中就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歌者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以及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不同类型的支点和支点的不同用法便于更好地因材施教,运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和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和生理构造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一个支点或者一种用法。另外作品风格类型的不同对演唱者音色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支点和支点的不同用法就要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变。支点必须与通道紧密结合,也就是金铁霖教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大马路,小汽车”或“大通道,小支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根据位置与用法的不同,可将支点分为数十个,常用的有前中支点、前中上支点、前中下支点、后中支点、后中上支点、后中下支点、下支点、开贴、胸振等。每一个支点又可通过“大、小、虚、实”获得多种不同的音色。支点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腔圆字正”的效果。支点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建立起良好的通道,因此可以说,金老师常说的“大马路,小汽车”或者“大气小点”,就是指“腔圆”和“字正”的关系。只有“腔圆”了,才有可能“字正”,“腔圆”是“字正”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字正”是“腔圆”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只有完全掌握了“腔圆字正”的正确理念和演唱方法,才有可能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各类声乐作品驾轻就熟,不受任何风格和类型的约束,自如地处理歌曲,自在地表达情感。

我有幸于2011年起跟随金铁霖教授攻读声乐硕士学位,通过大量听课以及金老师对我的授课,再加上不断进行的舞台表演与实践,对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体系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支点”运用和“腔圆字正”是金铁霖教学法的精华之所在。金铁霖教授在声乐教学中提出了用“‘u’通道”与“支点”相互配合的方法来训练科学的声音,使中国声乐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问题迎刃而解,实现了我国声乐在技术领域的质的飞跃。“通道”与“支点”的运用是决定声音质量的一个关键技巧,它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自然地收放音量,有助于扩展整个发声音域,有助于声音音色的统一,获得纯净、剔透的音质,并且能够通过调整“支点”获得不同比例的混声音色,以便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

声乐艺术归根到底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艺术。我在跟随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实践的机会进行充分验证,通过对歌唱中的支点换字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和对“腔圆字正”的探析来进一步发掘金铁霖声乐教学法的科学性,并且不断总结自身和他人的经验,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地重复总结、检验、再总结再实践的一个过程。现在我把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让所有学习声乐的同学能够在前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前行,不断提高。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仍在不断的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欣赏习惯和水平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化艺术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由此可见,对声乐教学法的研究和探索是意义非凡和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一代代的艺术从业者的不懈追求,才能让艺术之花永远绚烂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