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第三版)
FOREWORD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给当代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针对普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定位,从专业的实用性、应用性等角度出发,编制一套能满足社会需求、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书参照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编写。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为了反映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并结合学习对象的特点,本版教材较第二版做出较大的改动:内容更加新颖,介绍了当前主流的硬件、操作系统Windows 7、Office 2010办公组件和网络技术;知识点更加全面,涵盖了各个模块的主要和关键知识点;实用性更强,例子贴切、丰富,更具可操作性,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性增强,内容由易到难,既有基础知识点也有较难的知识点,既具有普适性也具有针对性,不同能力水平和需求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本书设计了10章,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现代办公技术和应用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0、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与算法。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了解多媒体技术,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和管理知识,而且还能够边学边练,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技能保障。
本书由万珊珊和吕橙任主编,李敏杰、邱李华、曹青、郝莹任副主编。其中:万珊珊编写了第1、2、3章,邱李华编写了第4章,吕橙编写了第5、6章,万珊珊和郝莹共同编写了第7章,吕橙和曹青共同编写了第8章,李敏杰编写了第9、10章。
为了便于教师使用本书和方便学生学习,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和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供师生使用,其中吕橙和万珊珊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提供了详尽的动手操作实习内容和大量的上机演练习题。
本书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实践,凝聚了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编写过程中参考的文献的作者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