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实验室安全
1.4.1 安全用电
(1)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通常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不带电,但如果设备内部某些绝缘材料损坏,金属外壳就会带电。当人体接触到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带电的导线时,就会有电流流过。带电体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伤害也越大。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要经常检查实验室的电气设备是否漏电,同时要检查用电导线有无裸露,电气设备是否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①漏电测试。试电笔是一种测试导线和电气设备是否带电的常用电工工具,它由笔尖端金属、电阻、氖管、弹簧和笔尾端金属体组成,多数试电笔的笔尖呈锥形。如果把试电笔笔尖金属体与带电体接触,笔尾金属端与人的手部接触,那么氖管就会发光,被测物带电而人体并无不适感觉。
注意:使用前要在带电的导线上预测试电笔是否能正常工作。用试电笔检查漏电,只是定性检查,欲知电气设备外壳漏电程度还必须用其他仪表检测。
②保护接地,是用一根足够粗的导线,一端接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另一端接在专门埋在地下的金属体上,使之与大地连成一体。一旦发生漏电,电流通过接地导线流入大地,降低外壳对地电压。而当实验者触及漏电外壳时,则流入人体的电流很小。电气设备接地的电阻越小,则越安全。如果电路有保护熔断丝,会因漏电产生电流而使保护熔断丝熔化并自动切断电源。
注意:化工实验室采用接地保护的方式较少,大部分采用保护接零的方法。
③保护接零,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到供电线路系统中的中性线上,而不专设接地线与大地相连。这样,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碰壳时,火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中性线就形成一个“单相短路”的电路。由于中性线电阻很小,短路电流很大,会使保护开关切断,或使电路保护熔断丝熔断,切断电源。
注意:保护接零时,不再设保护接地。因为漏电后,接地电阻大,会使保护开关或熔断丝的电流小,不能及时切断电源,造成电源中性电位升高,使所有接零的电气设备外壳都带电,反而增加了危险。保护接零是由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所决定的,对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采用保护接零,既方便又安全。
保证用电安全的最根本方法是:电气设备绝缘性良好,不发生漏电现象。因此,注意检测设备的绝缘性能是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的最好方法。设备绝缘情况应经常进行检查。
(2)实验室用电的导线选择
实验室用电或实验流程中的电路配线,设计者要提出导线规格,有些流程要亲自安装,如果导线选择不当就会在使用中造成危险。导线种类很多,不同导线和不同配线条件下都有安全电流值规定,在有关手册中可以查到。在实验时应考虑电源导线的安全电流量。不能任意增加负载而导致电源导线发热造成火灾或短路事故。合理配线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熔断丝选配恰当,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则失去保护作用;过小则在正常负荷下会熔断而影响工作。熔断丝的选择要根据负载情况而定,可参看有关电工手册。
(3)实验室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化工原理试验中电气设备较多,某些设备的电负荷也较大。在接通电源之前,必须搞清楚整套实验装置的启动和停车操作顺序,以及紧急停车的方法;必须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注意:对于直流电设备,应检查电源的正、负极是否接对;若为三相电,则三相电源的中性点要接地;三相电机要注意正转方向是否符合。
安全用电极为重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操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①实验之前必须了解实验室内总电闸的位置,以便出现用电事故及时切断各电源。合闸动作要快,要合得牢。合闸后若发现异常声音或气味,应立即拉闸,进行检查。如发现保险丝熔断,应立即检查带电设备上是否有问题,切记不经检查便换上保险丝或保险管就再次合闸,这样会造成设备损坏。
②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把本实验室的总电闸拉下断电。发生停电情况,必须切断所有的电闸,防止操作人员离开现场后,因突然供电而导致电气设备在无人监视下运行。
③带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都应该保护接零,定期检查是否连接良好。导线的接头应紧密牢固。接触电阻要小。裸露的接头部分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或者用绝缘管套好。所有的电气设备在带电时不能用湿布擦拭,更不能有水落于其上。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清洁。电气设备维修时必须停电作业。
④电源或电气设备上的保护熔断丝或保险管,都应按规定电流标准使用。严禁私自加粗保险丝或用铜或铝丝代替。当保险丝熔断后,一定要查找原因,消除隐患,而后再换上新的保险丝。
1.4.2 高压气瓶
化工实验中所用的高压气体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如氨、二氧化硫等,这类气体的泄漏一般容易察觉;二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氢气等。一氧化碳使人中毒,其在室温下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2%~74%,若有火花等引发,就会发生爆炸。氢气在室温下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4%~75.2%。因此在使用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时,容器的密封性要好,尾气要导出室外,并注意室内通风。
高压钢瓶是一种贮存各种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高压容器。钢瓶容积一般为40~60L,最高工作压力为15MPa,最低在0.6MPa以上。因为钢瓶内压力很高,超过大气压数十至数百倍,并且某些气体本身有毒或易燃易爆,所以使用钢瓶一定要掌握其构造特点和安全知识,正确使用,确保安全。气瓶主要由筒体和瓶阀构成,其他附件还有保护瓶阀的安全帽、开启瓶阀的手轮、使运输出过程减少震动的橡胶圈。另外,使用时瓶阀出口还要连接减压阀和压力表。
标准高压钢气瓶是按国家标准制造的,经有关部门严格检验方可使用。各种气瓶使用过程中,还必须定期送有关部门进行水压试验。经过检验合格的气瓶,在瓶肩上用钢印打上下列资料:制造厂家,制造日期,气瓶型号和编号,气瓶质量,气瓶容积,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水压试验日期和下次试验日期。
各类气瓶表面都应涂上一定颜色的油漆,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锈,主要是能从颜色上迅速辨别钢瓶中所贮存气体的种类,以免混淆。常用的各类气瓶的颜色及其标识如表1-1所示。表1-1所示的气瓶的阀门出口螺纹均为正扣。
表1-1 常用的各类气瓶的颜色及其标识

为了确保安全,在使用钢瓶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六点。
①当气瓶受到明火或阳光等热辐射的作用时,气体因受热而膨胀,使瓶内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工作压力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钢瓶运输、保存和使用时,应远离热源(明火、暖炉、炉子等),并避免长期在日光下暴晒,尤其在夏天更应注意。
②气瓶即使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受到猛烈撞击,或不小心将其碰倒跌落,都有可能引起爆炸。因此,钢瓶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搬轻放,避免跌落撞击,使用时要牢固牢靠,防止碰倒。更不允许用锥子、扳手等金属器具击打钢瓶。
③瓶阀是钢瓶的关键部件,必须保护好,否则将会发生事故。
a.若瓶内存放的是氧、氢、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瓶阀应用铜和钢制成。当瓶内存放的是氧,则瓶阀必须用钢制成,以防腐蚀。
b.使用钢瓶时,必须用专用的减压和压力表。尤其是氢气和氧气不能互换,为了防止氢和氧两类气体的减压阀混用造成事故,氢气表和氧气表的表盘上都注明有氢气表和氧气表的字样。氢及其他可燃气体瓶阀,连接减压阀的连接管为左旋螺纹;而氧等不可燃气体瓶阀,连接管为右旋螺纹。
c.氧气瓶阀严禁接触油脂。因为高压氧气与油脂相遇,会引起燃烧,以致爆炸。开关氧气瓶时,切莫用带油污的手和扳手。
d.要注意保护瓶阀。开关瓶阀时一定要搞清楚方向缓慢转动,旋转方向错误和用力过猛会使螺纹受损,一定要安上保护瓶阀的安全帽。
e.瓶阀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严禁擅自拆卸瓶阀上任何零件。
④当钢瓶安装好减压阀和连接管线后,每次使用前都要在瓶阀附近用肥皂水检查,确认不漏气才能使用。对于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的气瓶。除了保证严密不漏外,最好单独放置在远离实验室的小屋里。
⑤钢瓶中的气体不要全部用净。一般钢瓶使用到压力为0.5MPa时,应停止使用。因为压力过低会给充气带来不安全因素,当钢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时,会造成空气的进入。对危险气体来说,由于上述情况在充气时发生爆炸事故已有许多教训。乙炔钢瓶规定剩余压力与温室有关(见表1-2)。
表1-2 乙炔钢瓶的剩余压力与室温的关系

⑥气瓶必须严格按期检验。
1.4.3 消防知识
(1)火灾预防
①在明火、高温热源附近禁止放置易燃物,实验结束后,立即关闭所有热源。
②热或高温物品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倾斜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③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时,实验者不得离开实验现场,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应该根据沸点的高低分别用水浴、沙浴和油浴加热,并注意室内通风。
④若易燃物不慎倒在试验台上,应迅速关闭附近的热源,并用毛巾或抹布将流出的易燃液体吸干,实验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实验者身上沾有易燃物体时,应远离火源,并立即清洗干净。
(2)消防器材使用
化工实验室内应按规定准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实验者应熟悉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消防器材包括以下六种。
①火砂箱 砂子能隔断火焰和空气并降低火焰温度,进而灭火。易燃液体和其他不能用水灭火的危险品,着火时可用砂子来扑灭。需要注意的是,砂中不能混有可燃性杂物,并且要干燥,潮湿的砂子遇火后因水分蒸发,致使燃着的液体飞溅。因为砂箱中存砂有限,所以只能扑灭局部小规模的火源,对于大面积火源,火砂箱的砂量太少,因而作用不大。
②石棉、毛毡或湿布 适于迅速扑灭火源面积不大的火灾,也是扑灭衣服着火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 当空气中含有12%~15%的二氧化碳时,燃烧即停止。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筒内装有压缩的二氧化碳。使用时,旋开手阀,二氧化碳就能急剧喷出,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同时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注意,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防止现场人员窒息。
④泡沫灭火器 实验室多用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其外壳是薄钢板,内有一个玻璃胆,盛有硫酸铝,胆外装有碳酸氢钠溶液和发泡剂(甘草精)。灭火液由50份硫酸铝、50份碳酸氢钠及5份甘草精组成。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马上有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泡沫,黏附在燃烧热物表面上,形成与空气隔绝的薄层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6NaHCO3+Al2(SO4)33Na2SO4+Al2O3+3H2O+6CO2↑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实验室的一般火灾。油类着火在开始时可使用其灭火,但不能直接用于扑灭电线和电气火灾,因为泡沫本身是导电的,会造成灭火人的触电事故,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⑤四氯化碳灭火器 四氯化碳灭火器是在钢筒内装有四氯化碳并压入0.7MPa的空气,使筒内有一定的压力。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旋开手阀,即喷出四氯化碳。它是不燃的液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它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因四氯化碳有毒,使用时要站在上风口。室内灭火后应打开门窗通风,以免中毒。
⑥其他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可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带电设备引起的火灾。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电器类、精密仪器等引起的火灾,在一般实验室内使用不多,对大型及大量使用可燃物的实验场所应备用此类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