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2):“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3)。”
文公与之处。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6),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注释】
(1) 神农之言:指农家学说。神农,上古传说中发明耒耜,教民稼穑的人物,农家托为宗师。
(2) 踵:至,到。
(3) 廛(chán):民居。氓:从别处迁来的人。
(4) 褐:麻制的短衣。
(5) 屦(jù):草鞋。
(6) 陈良:楚国的儒家人物。耒耜(lěisì):翻土的农具。耜是起土的部分,耒为其柄。
【译文】
有个做农家学问的人叫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上门对文公说:“我这个大老远来的人听说您正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个住所,成为侨民。”
文公给了他房屋。
他的门徒有几十个,都穿着麻衣,以编草鞋、织席子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耒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文公说:“听说您正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是圣人了,我希望做圣人的侨民。”
陈相见了许行,十分高兴,完全抛弃以前的学问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1)。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2),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3),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4)?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注释】
(1) 饔飧(yōnɡsūn):熟食。这里指做饭。饔,早餐。飧,晚餐。
(2) 厉:病,残害。
(3) 釜:无脚的锅。甑(zènɡ):陶制烹饪器。爨(cuàn):做饭。
(4) 舍:止,不肯。宫:室,房。
【译文】
陈相见了孟子,引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尽管如此,他却不真懂得道理。贤人是和老百姓一同耕作,才吃饭,自己做饭,又治国理政。现在滕国有粮仓,有库房,这是残害人民来养活自己,这又怎能称得上贤明?”
孟子说:“许子一定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说:“对。”
“许子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麻衣。”
“许子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白帽子。”
孟子说:“是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那会耽误耕种。”
孟子说:“许子用釜甑做饭,用铁器耕田吗?”
陈相说:“对。”
“是自己造的吗?”
陈相说:“不。是用粮食换来的。”
“农夫用粮食交换农具和器皿,不算残害了陶匠和铁匠。陶匠和铁匠也用他们的农具和器皿交换粮食,难道这是残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打铁?不肯做到所有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取用?为什么忙忙叨叨地与各种工匠交换?为什么许子这么不怕麻烦?”
陈相说:“各种工匠,本来就不能一边耕种一边又干他们的事情。”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1),禽兽偪人(2),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3)。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4),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5),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6),树艺五谷(7)。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8),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9):‘劳之来之(10),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11)。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12),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13)!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14)!’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注释】
(1) 五谷:指稻、黍、稷、麦、菽。稻即水稻,黍即黄米,稷即小米,麦即小麦,菽是豆类的总名。登:成熟。
(2) 偪(bī):即“逼”。
(3) 敷:遍,全部。
(4) 瀹(yuè):疏导。济、漯(tà):二水名。
(5) “决汝、汉”二句:决、排,都是去除障碍使水畅通的意思。
(6) 后稷:名弃,周人的始祖,尧时为农师。
(7) 艺:种植。
(8) 契(xiè):殷人的始祖。司徒:官名。
(9) 放勋:尧的名。
(10) 劳之来之:使他们勤劳。劳、来,都是勤劳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
(11) 皋陶(ɡāoyáo):舜时的司法官。
(12) 易:治。
(13) 荡荡:广大的样子。
(14) 巍巍:高大的样子。引孔子语见《论语·泰伯》。
【译文】
“那么,难道治理天下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又干他们的事情吗?有官吏的事情,有平民的事情。而且一个人,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产品。如果一定要自己造出来的才用,这是让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人劳动脑力,有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的管理人,劳动体力的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养活人,管理人的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在尧的时候,天下还不太平,洪水不循水道地乱流,到处泛滥。草木长得又快又茂密,禽兽成群地繁殖,五谷不熟,禽兽害人,野兽的蹄印和飞鸟的踪迹,在中国纵横交错。尧一个人为此忧虑,选拔舜处理全部事务。舜命令伯益掌管火政,益在山野沼泽放火,烧掉草木,禽兽或逃跑或隐藏。禹又疏浚九条河道,疏导济水和漯水,使之入海;导引汝水和汉水,疏通淮水和泗水,使之流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种庄稼了。在那时候,禹在外八年,三次从家门口路过都没进门,即使他想耕种,可能吗?
“后稷教老百姓种庄稼,栽培五谷,五谷成熟而人民得到养育。人是有善良天性的,但吃饱了、穿暖了、住安逸了却不加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忧虑,让契做司徒,用伦理道德来教育人民:父子之间有慈爱,君臣之间有礼义,夫妇之间有区别,老少之间有等级,朋友之间有诚信。尧说:‘敦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获得自己的本性,又加以栽培和引导。’圣人为老百姓忧虑,到了这种地步,还有闲工夫来种庄稼吗?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百亩田地耕种得不好作为自己的忧虑,那是农夫。把钱财送给别人叫做惠,把善良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找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人才是困难的。孔子说:‘伟大啊,尧做君主!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效法天,那宽广的气象,老百姓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了不起的君主啊,舜呀!光明正大地统治天下而毫不利己!’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无所用心吗?只不过不用于种庄稼罢了。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1)!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2),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3),皜皜乎不可尚已(4)。’今也南蛮舌之人(5),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6),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7),荆舒是惩(8)。’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9),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10),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11),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1) 倍:通“背”。
(2) 任:担、负,指行李。
(3) 秋:指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当盛暑。暴(pù):晒。
(4) 皜皜(hào):洁白的样子。
(5) 南蛮(jué)舌之人:指许行。舌,形容说话怪腔怪调像鸟叫一样。,伯劳鸟。
(6)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7) 膺:抵挡,防范。
(8) 荆:楚国的别名。舒:楚的属国。引诗出自《诗经·鲁颂·宫》。
(9) 五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三尺半。
(10) 蓰(xǐ):五倍。
(11) 巨屦(jù):粗糙的鞋。小屦:精细的鞋。
【译文】
“我听说过中原改变落后的蛮夷,没听说过中原被蛮夷改变的。陈良,是楚国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北上到中原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能超过他。他真是所谓豪杰之士啊。你们兄弟向他学习了几十年,老师死后就背叛他。从前,孔子去世,弟子们守丧三年以后,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进门向子贡作揖告别,大家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各自回去。子贡回到墓地,在墓边的灵场盖了间房,又独自住了三年,然后才回去。过些时候,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就想要像服事孔子那样服事他,强求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的。老师就像在长江、汉水洗涤过,就像在夏天的烈日下暴晒过,光辉洁白得无以复加。’如今南方蛮族里讲鸟语的人,也来非难我们祖先圣王的学说,你竟背叛你的老师而向他学习,和曾子真不一样啊。我听说过飞出幽暗山谷而迁到高大树木的,没听说过飞下高大树木而进到幽暗山谷里去的。《诗经·鲁颂》里说:‘戎狄是要防范的,荆舒是要严惩的。’周公尚且要防范他们,你却向他们学,真是不懂得用中国来改变蛮夷的道理啊。”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子的主张,就能做到市场上物价一致,国内没有欺诈行为。即使打发五尺高的小孩到市场去,也没人欺骗他。布帛的长短如果一样,价格就相同;麻线丝绵的轻重如果一样,价格就相同;谷物的多少如果一样,价格就相同;鞋的大小如果一样,价格就相同。”
孟子说:“货物的品相质量各不相同,这是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若只以大小轻重相比而使它们价格相同,这是扰乱天下。粗糙的鞋和精细的鞋价格一样,人难道肯干吗?听从许子的主张,就是带着大家做假,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