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情诗与剑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唱苏轼水调歌头!(第三更)

郡主选副手,陈成战膀胱

李瑜拂动琴弦,曲动人心: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棠棣之花,花覆萼,萼承花,花与萼相辉映,那就是兄弟之间的情谊。

玄宗唯一存世墨迹《鹡鸰颂》里说:朕的兄弟,只有五人。自从兄弟们外出做刺史,一岁一朝,一年中只能见一次,很难一起聊天。他非常怀念当初兄弟们在一起的日子。

开元八年,他将兄弟召回,每当朝会结束,“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

《棠棣》之诗,就是兄弟们久别重逢后,必定会吟咏歌唱的曲目。

可是,开元十二年,二哥申王李捴病薨,没有子嗣。赠惠庄太子,陪葬桥陵。

开元十四年,四弟岐王李范病薨,李隆基哭之甚恸,辍朝三日,手写《老子经》为之追福,撤膳数十日,赠惠文太子,陪葬桥陵。

开元二十二年六月,五弟薛王李业病重,李隆基十分担忧,以致面容憔悴,头发变白。七月薛王薨,赠惠宣太子,陪葬桥陵。

当年大哥宪住胜业东南,申王捴、岐王范住安兴坊东南,薛王业住胜业西北,邸第相望,环于宫侧。

可如今,只剩自己和大哥李宪两人而已了,兄弟凋零,五余其二,哪还能像花萼一样相互辉映呢!

听到李瑜弹起这一章,李隆基和宁王都不禁落泪。

看天子都背过面去,李瑜将琴放在一边,再次拜倒:“瑜娘只这一桩请求,此志不渝,还望圣人……恩准罢!”

天子陷入了久远的回忆,大殿中人人沉默,只等天子发话。

陈成今夜出彩,又得了厚赏,已经完全完成了任务,思想也放松下来。可他松懈了不要紧,膀胱却紧张了起来。因为在楼下喝了太多酒,此时尿意来袭,十分汹涌!

小郡主弹起“叮叮咚咚”的琴音来,给他的刺激又上了一层!

其他人都是怎么回事?都没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吗?初来乍到,也不知道哪里有toilet,明清故宫的话是没有厕所的。关键就是有,他也不敢去,因为就像科举号房,考生三天内中途去茅房的话,试卷上也会盖上“屎戳子”,事后大大影响考官观感。

最后生理考验还是战胜了理智考量,趁大家都不动,他悄咪咪地往外面挪动,先从观风殿溜出去,就去刚刚沐浴的偏殿,谎称东西落了,偷偷尿浴桶里。

“编诗榜,瑜儿是要独挑大梁吗?”天子终于开口了:“你小小年纪,做得来吗?”

“没问题!”李瑜听到这话,就知道事情似有转机,仰起脸,果断答道:“瑜娘不会,可以慢慢学!天资不够,可以请有学问的人教我!”

“只要想做好,天家的儿女,就一定做得好!”

李隆基看看殿中诸人,问她:“那你有人选否?”

“有!”李瑜站起身,扫视一圈,很奇怪那个人不见了,再一看,就见有人鬼鬼祟祟地猫着腰,已经快蹭到门边了。

“那边的陈十一郎,你停下!”郡主娘子一声号令,直叫得陈成肝儿一颤,险些漏尿。

“我正要找你呢!”小李瑜匆匆疾步,从御座下直走门前。

殿内所有人都被她的目光吸引,自觉让行,给她和陈成之后留下长长一条通道。

天子也奇怪陈成怎么跑那边去了,这时听到李瑜想请的“有学问的人”是陈成这个九岁小鬼头,一时忍俊不禁:“瑜儿!欲聘陈苌为汝之'西席'耶?”

“正是!”李瑜已经走到陈成面前,对陈成道:“陈十一!我要你一起来编诗榜,你可愿意?”

李隆基大笑,身体也靠回了御座上,高声问道:“陈苌!会昌郡主放着这么多高士不选,却指定你做‘参谋’,你愿意吗?”

陈成苦着一张脸,小腿抖得像筛子,现在不是我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尿意太肆意啊!

你这小姑娘也实在是闲的没事干,自己这一身“才华”为的可是博取功名与高位,配落魄嗝屁王爷家的小郡主搞这个什么劳什子的“诗榜”,既没有油水,也没有前途,还要占用自己用来娱乐休闲的时间,谁愿意?不能答应!说什么也不能答应!

“回禀圣人,蒙郡主娘子青眼,小子不胜荣幸之至!”陈成答:“敢不效劳?”

你是天皇贵胄的血脉,我特么怎么得罪得起!别废话了,快放我去尿尿吧!

“那好!”李瑜招招手,立马有人端酒上来:“你若有心,就吃我这半盏儿酒罢。”

不会吧?还喝?

我现在着急放水,而不是进水啊!

“好啊!朕倒要看看!”李隆基笑道:“你俩一个九龄,一个十一龄,加起来不过二十岁,能做出怎样一个‘诗榜’来!”

李隆基一向防备着勋贵借“诗榜”之类的玩意结交文人,聚合朝臣。当初歧王弄一套,他就十分不喜,多加斥责。让失去交游爱好的岐王郁郁寡欢,等岐王去世后天子才有些自责之意,可已经无法挽回了。

李瑜女儿身,年龄还小,“威胁”没有亲王大,但大唐出过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还有过权势滔天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玉真公主舍身道家,对权势确实不关心,天子能睁一眼闭一眼。李瑜也许只是一时热情,做做不能成功,也就放弃了。

何况她现在找的帮手,比她还要幼稚!这才让天子放下了戒备,阶下众人也都把这当作一个好玩的事,随声附和。

陈成看着那盏酒,心说这也不是“半盏”啊,这不是一盆吗!

罢罢罢!苦也膀胱!咱俩拼啦!

陈成接过酒,一饮而尽,算是接受了小郡主的“礼聘”。

可下一秒,两行清泪从他眼角滑落。

陈成忍不住要大哭。

好你个郡主小娘子,你阴我!

我以为你递给我的是“甘醇清洌”的柳林酒,结果你给我的是“五倍浓缩”的剑南烧春啊!

明明大唐都是喝米酒啊!

喝烧酒,都是迷你小小杯,哪有有这种海碗的!

“好好好!好酒量!”四明狂客贺知章叫好道:“这酒带劲!”他也是烧酒的一位拥趸。

陈成:“……”两行清泪后,又是两行热泪。

“陈十一,你怎么哭了?”李瑜看到陈成泪如泉涌,十分奇怪:“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去看,陈成眼泪流得更厉害,双目通红。

“哭了?”天子大觉有趣,心道毕竟还是小孩子:“陈苌啊,你要反悔吗?”

也就不要弄这什么诗榜啦!

“禀圣人!不是我反悔了。”陈成吧唧吧唧掉着泪,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失控的尿液强压回膀胱:“我想我阿兄陈当了,我想……回家。”

现场的人纷纷狂晕!这还真是小孩儿心性啊!

皇宫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

但小孩子说,就让人感觉有些可爱。

李隆基好笑道:“为何在此时想念阿兄呢?”

“因为今天在陛下的上阳宫里看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喝到了很多好喝的酒,见到了许多了不起的人,还能亲睹陛下天颜,阿兄在老家,都没看到,所以很想他。”

刚刚才被《棠棣》感动的李隆基听罢,大为感慨,指着陈成对群下道:“真真孝悌之子也!”

陈成继续装作楚楚可怜状,真想听到天子松口,现在立刻马上放他回家!

将奔腾的尿液尽情地挥洒啊!

可是,贺知章接过话茬,差点让他晕过去:“既然如此,陈生何不作诗一首,描绘今日千秋节的盛况,兼以对阿兄的思念,遥以寄之呢?”

贺知章少小离家,越州永兴人,自从武则天证圣元年中状元当官,北漂40年未曾回家了。“作诗千里寄相思”,是他一贯排解乡愁的做法。

“善极!”天子肯定了老贺的建议。

陈成盯着贺知章,恨不能把这个老酒鬼吞了:作作作!作你老母!

你怎么不作呢!

我都快爆炸了,哪有心思作什么诗!

面如土色的陈成从咫尺之遥的门前撤回,对天子和贺知章行礼,随即高声道:“丙子千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兄当!”

众人不禁来了精神,这上来还先整一段开场白。

李隆基听得很认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便是苏轼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了!

上片望月,既有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雅量高致,自带仙气,令人心旷神怡!

简直像是从门外引了一段清风入殿!吹散愁郁!

大殿内众人无不收心敛神,为之一振!

人间尚有此等绝妙好词!

陈成不疾不徐,继续吟诵下阙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阙写景,下阙怀人,便是表达陈成对自己大哥陈当的“思念”了!

词中由月的圆缺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感念人生的聚散无常。

但普照世界的明月,终会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苏轼写“不胜寒”,还用到了与李隆基相关的典故:

《明皇杂录》中说,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前,叮嘱李隆基记得穿皮衣大氅。

到月宫后,果然把当今圣人冷得难以自持!

可是,天上的寒冷,毕竟一件大氅就能抵御;

人间的离别,又要用多少年的治疗,才能愈合!

此词吟完,满座错愕!

御座上李隆基猛拍御案,只说了两个字:

“绝妙!”

现场众人谁也无法掩饰对这九岁孩童的无尽赞叹了!

这等华章,莫不是神鬼之才,才能吟出!

李隆基走下御座,对陈成道:“好一个‘但愿人长久’!赐酒!”

啊?还喝啊?

但不得不说,在如此极限的情况下,想到抄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小陈也佩服自己是“天才”!

不过这时李隆基又问:“此一阙,是哪支曲子词?”

诗也是可以谱上曲来唱的,但很显然,相比诗过于整齐,缺少变化的形式,有另外一种形式更加适合来“唱”。

诗余!

或者另一个名字:词!

此时大唐的教坊中就已经有很多流传后世的词牌了。《忆秦娥》《渔歌子》《水晶帘》等等。

但陈成的这支,是哪首呢?

“我以为,是隋炀帝的‘水调’旧曲。”

就在大家都在思考时,忽然有人发表看法。

陈成忍不住心中一突,隋炀帝,《水调》,在今天这个场合……

不妙啊!

陈成看时,竟然是李林甫。

李丞相!

我还是你保举来的呢,怎么,这个时候,你要给我捅刀子了吗?

“水调”是天下通行的格式,以李林甫对音乐的浸淫,还是能判断出来的。

今日是圣人千秋之喜,却用了一曲前隋炀帝的旧调,陈苌究竟是何居心?

但陈成也是现在才头一次知道,“水调歌头”这首歌,竟然是隋炀帝写的?

《脞说》上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

也就是说,当时隋炀帝的乐工听到《水调》的曲调,就知道隋炀帝大势已去,离嗝屁不远了!

《水调歌头》,就是截取《水调》大曲开头一章,故名《歌头》。

这是正儿八经的亡国之音呐!

小陈慌张,酒意和尿意竟然都散去了大半!

自己抄什么不好,怎么抄到隋炀帝那里去了!

这让当今圣上该如何作想?

在古代抄诗也太危险了吧!到处都是雷!

这锅苏轼得背!

观风殿中的气氛格外诡异。

吓得小陈险些伏倒在地,不敢看李隆基的脸色。

心脏砰砰,该不会就这样,喜怒无常的大唐天子会砍掉他这颗可爱的小脑袋吧?

不会当场赐美酒变成赐毒酒吧?

趁“推出午门——”

嗯“推出则天门斩首”说出来之前,赶紧自救!

“回禀李丞相,您误会了。这一阙词,并不是‘水调歌头’,”小陈故作镇定道:“这是我自度新曲,与前人毫无干系。”

李林甫微微笑,不置可否。

当今圣人精通音律,寻常人别想轻易蒙住他。

见没人理自己,陈成轻轻哼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若有现代的人听到他的歌,肯定很无语!因为他用的是梁弘志作曲、邓丽君或者王菲演唱的那个版本!

邓丽君1983年发行的专辑《淡淡幽情》,十二首歌全部选自宋词名作,以现代流行音乐后配合邓丽君典雅、多情的声线,发生了有趣的反应。

一曲歌罢,李隆基笑道:“此曲倒是新鲜!闻所未闻。”

也不知道怎么的,原本在大家想象中隋炀帝的“亡国之音”,被小陈这“新曲”温柔的旋律一套,瞬间像是变了一副样子!

变得惆怅、遗憾,甚至还有一点点小甜蜜?

这是什么怪曲调?

在场的所有人,自然都对八十年代风靡的“靡靡之音”,没接触过,真是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