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的疗愈性故事
什么是疗愈性故事?
“故事医生”苏珊·佩罗在《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一书中指出:“‘疗愈’(Healing)的词典释义是‘使达到平衡,变得健全或完整’。”这让我想到中国人讲究“养”,养孩子,养生。“养”的意思是“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疗愈性的故事可以理解为“让失去平衡的行为或者状况重新恢复平衡和完整”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人们“滋补身心、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的故事。
我很认同苏珊下面的观点:
“所有的故事都可能具有治疗作用。如果一个故事让人发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疗。如果一个故事让人流泪,泪水也同样具有治疗作用。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因为这些故事中的主题和解决方案非常具有普遍性,可以给听故事的人带来希望和勇气,让他们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并帮助他们找到继续前进的道路。”
既然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疗作用,为何费劲去亲自创编呢?因为“100个人心中就有100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一个故事”。近来一些关于恢复健康的观念深得人心,“求医不如求己”,“自己是最好的医生”。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你的孩子。你可以创造出100个哈姆雷特来,分别用在你孩子100个不同的需求时刻。如何让这100个哈姆雷特分别发挥作用呢?故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会帮助到你,那就是“隐喻”。
隐喻
隐喻是指:
“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通过词汇或短语,用某个种类的物体或想法来表现另一个不同种类的物体和想法,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或类比性。”
为什么要使用隐喻?
“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将两个事件、想法、人物或是含义进行联结,同时也将从一种模式中获得的体验转换为另一种模式中的体验,从而发展出新的觉察能力。”[11]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是讲故事的高手,喜欢用隐喻的方式进行辅导或治疗,而且效果堪称一流。他曾经说过:“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说故事的形式解决。”
有人问他为何相信这种方法有效,他的回答还是一个故事:
“小时候,一匹马游荡到我家农场,没人知道它从哪儿来。父亲骑上马,把它领到路上,只有在马离开大路或走到田里时,才赶它回到大路。于是马很快回到主人家,主人很惊讶,问父亲,你怎么知道它是我的?父亲说,我不知道,但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一直在路上。”
还有一位故事高手是被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的维吉尼亚·萨提亚。她创造了萨提亚治疗模式。萨提亚擅长用故事治疗,将隐喻看作是促成改变的有效工具。她曾经就隐喻接受过访谈。她说:
“对于人类个体,涉及意义的时候,有如此多的事情要做,通常语言的表述是一个非常具有局限的因素。当我想要获得一些特别的意义时,我就会引入隐喻。通过使用隐喻,我可以在任何事物和我打算了解的事物之间创造出一个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讲,隐喻就像是一位助理治疗师……它在个体头脑中创造出了一幅图画,言语没有这样的传达能力。它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改变过程。”[12]
访谈中萨提亚女士举了好几个治疗案例,来说明她是如何让故事发挥作用的。比如她谈到一个15岁的男孩宅在家里,不愿意上学的事情,她给他讲蘑菇的故事,让其体会蘑菇伞下和伞外的不同。男孩令人惊喜地回应:
“也许我看得不够远。我看到的还不够开阔,还没有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也许我应该走出去,寻找更多的想法和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萨提亚女士还说:
“当人们可以做一些隐喻式的思考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好了解决任何问题的准备。在给予力量和带来变化方面,线性方法完全无法与隐喻技术相比。隐喻也许是人类所拥有的最为丰富的力量资源。”[12]
在给孩子讲故事的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隐喻的魔力。比如一个小孩子因为生殖器有些红肿疼痛而浑身不适。如果给他讲身体怎么会不舒服,然后处理一下、休息一下就好了,这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讲一个“毛刺球”的故事,毛刺球如何跑到鞋里、衣服里、被子里,让人如何不舒服,精灵们如何来帮助清理干净毛刺球,那个担心又不安的小孩子会立即安静下来,很快入睡。第二天一早,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向你汇报身体不疼了。
再举个成人的例子,体会隐喻如何推动“改变”。
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她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在故事课小组分享时,我站在她身后,听到她的故事,体会到她的紧张和不安。我希望在大组分享时她能够再次表达出来。果然,在片刻的静默后,她开始说话。她小学2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块吸铁石塞到鼻子里面去了,妈妈带她去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她想了很多,她想会不会活不了,会不会割掉鼻子。到了医院后,医生笑着说,怎么把这个塞进鼻子里去的。她一听医生说话就放心了,心想如果很严重医生肯定不会这样笑着说的。然后医生把吸铁石夹了出来。不过她说现在看到吸铁石还是害怕。说完眼圈又红了。
我让大家欣赏姑娘挺拔美丽的鼻子,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挤出一丝笑意。
“你说医生一张口你就放心了,你很能察觉他人的想法,并且将那个想法联系到你?”
“是的,我很能理解对方的想法,现在也是这样。”
“那是什么意思?”
“我会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如果有不同意见,我会去想他是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你善于和人打交道?”
“对。很多人愿意跟我说话,我和他们一下子就熟悉了。”
“听起来要么你是吸铁石,要么对方是,要么你们之间有块吸铁石。你觉得是哪个呢?”
“我觉得我是吸铁石。我很容易吸引到别人走近我。”姑娘突然提高了嗓门,没有丝毫犹豫地几乎是抢着说她就是吸铁石。
“你现在觉得‘吸铁石’怎么样?”
“我觉得没什么了。”姑娘扬起头来,很舒服地笑着。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隐喻。就好像我们一说“狐假虎威”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一样。我坚信隐喻的疗效并不断实践,我获取的经验除了来自他人的故事,更多来自我个人的体验。
我再讲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雪。我和儿子趴在窗户前看雪。我家对面是小区的会所,比我家楼层矮。
“妈妈你看对面屋顶上都白了。”
“是的,雪下大了。”
“我们房楼(儿子小得还不会说‘楼房’)上的屋顶也是白的,只是我们看不见。”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呢?”我特别好奇这个小孩子为何说这样的话又会如何回答我的问题。
“因为我们住在这个房楼里。”这哪里是不到3岁的小孩子,这分明是哲学家式的回答。
隐喻,就是那对面屋顶上的雪,它让你知道你自己的屋顶上也有雪。
我亲爱的人啊,你们不是痴心梦想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吗?仅仅通过你自己,永远找不到答案。你们需要和别人交换故事!
我儿子5岁的时候,有一天说,妈妈你瘦多了。我高兴地跳起来说,真的吗?儿子不动声色,说,头长在你身上,你看不到。
人们需要镜子!故事,是非常好的镜子,是一面魔镜,是能够让事物现出原形的魔镜。
创编疗愈性故事的原则
要如何选择和安排隐喻,如何针对各种情形来创编一个疗愈故事?这要展开来会是个庞大的话题。本书用原创案例来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恳请大家在使用这些范例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再创作和改编。
这里简述一些创编故事的原则。这些原则非常的重要,以至于我可能不会放过一些啰唆的机会。在后面实际的案例中仍然会强调这些原则。
首先,藏起说教的意图。
给孩子讲故事是为了避免“说教”他们。如果一个故事让孩子听出来你高高在上,挥舞着“真理”之棒,妄想指哪儿打哪儿,你的方向就走反了。兔子是个小气鬼,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热心又助人,朋友多得数不清。故事里如果有这样的语言,还不如不讲故事。好嘛,公开批评教育我就算了,还给我下圈套,你以为你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呀,少来!到时候你再想给孩子讲故事,估计就该吃闭门羹了。
如何来理解说教非但不起作用,反而会带来阻抗呢?萨提亚从心理学角度说得非常清楚。
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彼此接纳各自的精神基础。萨提亚说:“人与人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生命力的明证。”这意味着权力是共享的,没有谁会比别人掌握更多的权力。治疗师通过来访者自己的独特性来定义他,而不是将其与外在的病理范例进行比较来诊断他……当治疗师开始理解来访者的意思而非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来访者时,阻抗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萨提亚认为,阻抗来源于来访者保留已有东西的需要,他们宁愿选择安全,也不肯盲目走进未知。所以,当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创建安全和信任时,阻抗就消失了。萨提亚说,阻抗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你在丢掉已经拥有的东西之前,拥有一些还不错的东西”[13]。
我在学习萨提亚系统治疗前,犯过一些错误。看了几本育儿书籍,就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真理,在超市、马路边看到父母对待孩子一些所谓“错误”言行的时候,就想上前去“教育”这些父母,想来真是惭愧。那些脱离了个体独特性和背景的观点,于他人没有任何帮助。正如萨提亚告诫我们的:“请千万不要迷惑自己,认为你正把东西转给别人。你甚至不能自己给自己植入什么。”
其次,美善积极的结局。
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我们要传递“人之初,性本善”;要传递“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传递“办法总比困难多”;要传递“爱是永恒的旋律”。同时,以故事为鉴,以自己为鉴,让孩子确信人是可以自我成长的。
长久以来,我们都陷入了“病理学”的沼泽中,而忘记了其实在任何年龄,只要有适合的情景,我们都可以自我成长。[13]
所以,在创编故事之初,我们就要定好结局的方向。不是说故事不可以有恶,不可以有悲伤的结局。
沼泽边上住着狒狒一家。狒狒妈妈实在太口渴了,抱着宝宝冒着生命危险去河边饮水,鳄鱼冲了过来,抓住了母子俩。妈妈奋力逃脱,胳膊被鳄鱼的尾巴打伤,意味着活不了多久。狒狒的舅舅冲过来和鳄鱼搏斗,想从鳄鱼嘴里救下外甥。但实力不济,败下阵来。狒狒的爸爸接着迎战,拼死让鳄鱼放开儿子。在爸爸誓死不休的气势面前,鳄鱼作罢,放下嘴里的猎物。爸爸抱起宝宝,可惜已经太晚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但这丝毫不影响狒狒家族的精神长存。这样的故事时刻都在上演。
最后,旁观者的态度。
“你看孩子的态度比你讲的故事重要”,这个信念非常重要。说到故事治疗,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浑身都是毛病,以至于觉得这个孩子不像个“好”孩子,像个“坏”孩子,要把他身上的毛病全部去掉,把他变成一个“好”孩子。如果讲故事是为了把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孩子,方向就错了。这就好像你看到一块黑布,你认定它就是“黑”的,如何变得“白”呢?治疗的方向是让失衡的地方恢复到平衡,缺失的部分重新完整,透支的部分增进精力。也就是要将“状况”和“人”分开。而只有旁观者才能把二者分开。举个例子。
我和儿子坐电梯下楼,到一楼门厅,电梯门打开。此时电梯门外站着一家三口,孩子3岁多的样子。我们还没出电梯,孩子着急往里进。妈妈说话了:
“宝贝,等人家出来我们再进去。”妈妈说得很清楚,也很“旁观”。可是又立即补充了一句:
“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补充的这一句立即就主观化了。这么没礼貌是怎么个没礼貌?礼貌打多少分?答案太个性化了。甚至有些时候我们成人的这些判断已经不再针对孩子了,而是说给身边另外的大人听的,以澄清自己其实是个称职的养育者,让旁人不要误会了自己。
有很多人询问,我的孩子不爱跟人打招呼,讲个什么故事能让他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呢?这里面就有个潜台词,这是一个没有礼貌、缺乏礼貌或者不懂得礼貌的孩子。如果死守这个概念,故事的确就卡在那里,不知道从哪里讲起。如果故事里认定主角没有礼貌,孩子听了这样的故事,当面临跟人打招呼的时刻,也会因为背负“没有礼貌”的压力而退缩回去。
旁观者如何讲故事?旁观者会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个性的孩子表现不同;会看到跟人打招呼的方式很多,除了用嘴说,还可以用眼神,用身体语言,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旁观者还会看到孩子为何不愿意跟某种人打招呼,比如因为对方很“假”。这样来看问题,是不是可讲的角度就很多呢?
大家看过纪录片,纪录片里的旁白就是个故事高手。他跳开那些故事情节和纠葛,从局外去看。
什么时候最难旁观?关系双方有明显的实力悬殊的时候。
“‘真可怜,你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你肯定感觉糟透了!我支持你。’诸如此类,这是提供帮助的传统方式,这是我(玛丽亚·葛莫利,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认证督导,曾与萨提亚女士亲密工作二十余年——作者注)曾经学到的给予支持、安慰、同情的方式。但这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案主(心理咨询中被支持的对象——作者注)感到自己越来越渺小,越来越依赖他人。我们事实上支持了他的软弱,而忽视了他的力量。”[14]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永无止境地接近“旁观者”,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给孩子创编故事,讲故事。我在故事课上让大家去体会被当作需要额外保护的“弱者”,感觉都非常不好。在为孩子创编关于人际关系问题的故事时,要尤其注意这一点。后面的章节我会再示范一些例子。
系统性治疗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在特定时期的症状都是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15]
当一个孩子出现了偏差、失衡的状况,需要把它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看待。孩子生活在一幅完整、系统的图景里。比如一口井突然没有水了,会跟很多因素有关,单单解决某一个问题常常是不奏效的。这也意味着“讲故事”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有时候还需要进行整体评估。孩子的这个现象,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是因为他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夫妻关系、家庭环境出了问题,还是安全和爱的方面出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东西?是不是一定要讲故事呢?如果我多陪伴他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如果一定要讲故事,是现在就讲,还是观察几天后再说呢?听起来这个系统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好处是你对这个孩子越来越了解了,你对什么时候要放手,什么时候要干预越来越心里有数。就好像孩子第一次发烧时你紧张得要命,手足无措,经历多了就泰然处之了。这还会让你对如何讲故事越来越有感觉。
比如孩子很多看起来“不正常”的言行和他即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有关,他用各种方式说,我长大了!爸爸妈妈你们看到了吗?如果爸爸妈妈没有看到,孩子就会鼓捣出各种名堂。
3岁8个月的儿子明显长大了,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小明,吃饭啦。”我喊。
“不要叫我小明,我是大哥哥了。”小明头都不回地答复我。
“好吧,大哥哥,吃饭啦。”小明应声来吃饭。
去外面餐厅吃饭。邻座一个小姐姐哭闹,妈妈哄半天无果,然后看着小明说:
“你看那个弟弟在认真吃饭。”
小明很严肃地说:“我不是弟弟,我是大哥哥。”
家里家外,小明不放过任何标榜自己是大哥哥的机会。“小明,等你再长大一些,就可以玩这个了”。他立即会有回应:“我已经长大了,我是大哥哥!”看来这个小家伙的确是长大了。我决定送他一个故事。
有一只大老虎,他自称自己是老大哥。有一天,老大哥老虎去散步,遇到一只小老虎。
“你好,小老虎。”大老虎说。
小老虎不理他。
“小老虎,你好啊,我是老大哥。”大老虎又说。
“请你不要叫我小老虎。”
“那叫你什么呀?”
“请叫我老大哥!”
好吧。于是两个老大哥排队朝前走。走着走着遇到另外一只小老虎。
“你好啊,小老虎。”老大哥们说。
“请你们不要叫我小老虎。”
“那叫你什么呀?”
“请叫我老大哥。”
(讲到这里,我留意到小明两眼放光。)
好吧。于是三个老大哥排队朝前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一只小老虎。
“嘿,小兄弟。”老大哥们亲热地和他打招呼。
“我不是小兄弟,我是老大哥。”
好吧。于是四个老大哥排队朝前走。走着走着,他们觉得有些饿,决定一起去找一个饭馆吃饭。来到一个饭馆里,刚坐下,服务员来了。
“你们好,老虎们,请点餐,想吃点什么呢?”服务员热情地招呼。
“请不要叫我们老虎。”
“那叫你们什么呢?”
“请叫我们老大哥!”
(小明咯咯咯地笑。)
“好吧,老大哥们,请点餐。”
老虎们点了自己最爱吃的菜,吃得很开心。吃完了喊服务员结账。
“服务员,买单。”
服务员说:“请不要叫我服务员。”
“那叫你什么呀?”
“请叫我老大哥。”
(小明笑得要岔气了。)
“好吧,老大哥,买单。”
老虎们结完账,离开饭馆。服务员说:
“再见了,老虎们,欢迎下次光临。”
老虎们说:“不是告诉你了吗,请叫我们老大哥。”
小明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再讲一遍,妈妈。”
连着几天,早晨一睁眼,“妈妈,给我讲那个‘老大哥’的故事”;下午去幼儿园接小明,“妈妈,给我讲那个‘老大哥’的故事”;晚上睡觉,“妈妈,给我讲那个‘老大哥’的故事”。每次都笑得要岔气。快讲到好笑的地方,他就提前开始哧哧哧地笑,一直笑到要岔气。
这么多的老大哥,让孩子对自己的成长获得深深的满足。尤其,对自己的成长被妈妈用这种方式看见,深深地满足。他的很多“症状”也就消失了。我特别鼓励父母们储备几个和“成长”“变化”有关的故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用得上。
珍视和接受症状,它是表明系统整体不健康的信号。因此,症状不是问题,不应该成为干预的焦点。萨提亚认为,一旦解决好根本的动力,来访者就不再需要症状,症状也就会消失。她说:“治疗是发展健康,而不是消除不健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