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引论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物联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从国家利益出发,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战略布局。国内对物联网研究的起步较晚,在物联网的应用上偏“热”,在对物联网内涵与外延、成长演进规律、发展方向等把握尚不成熟情况下,俨然已经发动了大规模的资源动员和产业战略布局,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系统地研究国内外物联网相关理论和产业成长基本规律,分析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探索物联网产业成长路径,将有助于推进物联网产业理论的完善进步,也有利于我国物联网行业管理者的科学决策。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与随后的欧盟债务危机,使许多国家深陷经济发展的泥沼。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乃至衰退现象。为尽快摆脱经济疲软现状,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寻求以科技促经济的措施,希望通过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大背景下,随着近几十年来物联网技术的重大突破,全面建设和推广物联网才被加快提上各国的战略议程。西方发达国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机遇。在房地产、金融等传统主导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明显减弱甚至产生副作用的情况下,物联网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在刺激经济、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可以为各国建设一个效率更高,运行更为智能化的社会平台,大幅度提升国家运行效率和抗危机能力。这一据称可以带来上万亿美元规模的高技术产业自然会激起危机中的西方国家的兴趣。[1]

二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随着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无止境追求,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资源的疯狂掠夺、能源争夺左右全球政治格局、环境破坏惨不忍睹、自然灾难频发……看似天灾,实则人为。大家都知道问题很严重,却还是继续将问题向更严重的方向推进,成了“停不下来的红舞鞋”,这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局部死锁。要打开这个“死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物联网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生产与生活中的一切物体中,并通过专用网络将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物物、人物相连并智能行动的格局,从而使得人类生产与生活步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建立一个智慧的地球世界,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此外,物联网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本身就是改变原有经济结构,壮大发展智慧型产业经济的过程。物联网技术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的发展更是给人们以巨大的经济预期。

三 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物联网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网络普遍性基础之上。从技术角度看,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四个关键技术:一是射频识别技术,主要关注的是数据采集问题,近些年已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二是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关注的是数据安全有效传输问题,这个技术目前相对成熟;三是数据处理技术,关注的是海量、个性化数据的科学处理问题,这个技术仍需在实战中检验;四是技术应用问题,包括智能系统技术、中间件技术、嵌入技术、集成技术等,关注的是技术应用创新问题,也需在实战中检验,如出现下游的应用机会,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成为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各国都非常努力地促进物联网的发展,纷纷将物联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范畴,希望在这一“盛宴”中抢得先机,通过物联网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物联网已经上升为一种地球战略。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初就将物联网列为今后20年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IBM等相关企业甚至提出“智慧地球”建设战略。2009年下半年,时任我国总理温家宝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欧盟、日、韩等国分别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致力于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希望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技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一)构建较完整的物联网基础理论体系

物联网近些年无疑被赋予了极大的关注,然而这种过度关注也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每个专家学者对物联网均有自己的理解,物联网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物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也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何?三者是一种什么逻辑关系?物联网究竟应该如何在各个领域开展技术应用?其应用原理和功能何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有哪些?其技术本质及进展怎么样?物联网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其基础理论与发展归宿如何?物联网的价值规律怎样?其价值创造过程和前景如何?物联网在未来究竟有多大的市场规模?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在哪里?等等。物联网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兴领域,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这些基本理论,回答这些问题,形成物联网基础理论体系。

(二)建立初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理论

国外对物联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开发、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治理等三个方面,对物联网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价值创造理论研究方面,而且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对物联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概念、行业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对物联网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方面。目前国内外对物联网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理论的直接研究非常少,对物联网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规律、产业链成长机理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互动规律等理论问题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建立初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理论体系。

二 实践意义

(一)深入分析探讨本领域一些争论热点

研究者由于其利益出发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关注点不同等原因,在对物联网及其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会得出不同的论断,也有人甚至为了行业或个人利益的需要企图左右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例如物联网可应用于不同的行业,不同行业的研究人员对物联网应用的研究往往基于自己行业的需要,从本行业利益角度出发去解读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规律,这本也无可厚非,但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性易使市场决策者对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物联网的整体应用规律要求的认识更为疑惑,最后使产业投资主体在投资倾向上产生偏差,或使政府在支持重点上出现决策失误,最终影响物联网的良性发展。例如有预测机构预计,2020年物联网产业将达到万亿级规模。[3]而我国一些电信行业学者则认为,物联网产业规模根本就没那么大。[4]那么行业投资主体究竟应如何判断?政府决策者究竟应该采纳谁的结论?这其实是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国内外物联网行业发展动态和产业发展实际,全面梳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有助于社会各界摆脱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认识上的偏差,消除迷惑,促进物联网产业的科学发展与循序渐进。

(二)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的物联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从政府视角看,准确把握全球物联网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物联网政策和行动方案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在新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本书将试图在深入研究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做法,分析评述现有的发展路径与措施,积极提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发展政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研究述评

物联网是技术驱动型产业,也是应用型产业,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会对原有的个人、家庭、企业、产业、政府等关系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会改变原来的关系结构和关系平衡,打破原有的关系格局,形成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规制的形成过程。这个新规制的形成过程是进步的转型,却也是痛苦的斗争,既需要一定的时间“疗伤”,也需要各方的智慧。产业经济和规制治理就是这个进步空间的二维坐标,通过这个坐标系统,可以追寻物联网研究演进的轨迹脉络。

img

图1-1 物联网及其产业的研究脉络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其实早已出现,但由于技术进步程度、应用成本和典型行业应用影响力等原因,物联网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近些年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迅速提升。对于物联网技术的构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按照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进行技术划分的研究。这种技术研究分类的典型代表是欧盟。其研究逻辑是市场驱动了应用,应用引导了技术突破,技术促进了产业发展。如欧盟在《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中结合行业应用需要,提出了十三类技术:识别技术、架构技术、沟通互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发现技术、软件和计算技术、硬件技术、数据和信号技术、挖掘和搜索引擎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电力和能量技术、安全和隐私技术、标准技术等。[5]2011年7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该指南结合物联网在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通信业、信息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八大领域的应用,将涉及的物联网相关关键共性技术分为三十二类。

二是按照物联网体系结构中技术架构开展的研究,分别探讨每个层次的技术问题。由于网络层次有三层、四层和五层的分类法,所以对应的技术研究也不同。如O.韦尔梅尚(O.Vermesan)和D.格罗索(D.Grosso)等(2007)认为,物联网技术结构可以分为尖端技术层、访问接口层、Internet层、中间件层、应用层等五层,[6]韦尔梅尚和格罗索等依据这五层技术架构将物联网技术分为十三类(类似欧盟提出的十三类技术)。这种技术架构非常重视技术接口和软件。我国学术界主流的分类方法是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技术架构。代表性作者有艾浩军(2011)、[7]梁艳春(2011)、李俊霖(2011)、关勇(2010)[8]等。我国工信部和个别地方政府出台的物联网规划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技术架构分类法。当然也有四层分类法。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将物联网划分为物理接触层、网关、信息处理系统、网络等四层。[9]清华大学的刘云浩(2011)也将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等。[10]

三是按照物联网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分析每个层次的关键技术。如瑞得M.斯文顿(Reidar M.Svendsen) (2010)首先将物联网产业链条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并依据这种上下游关系将物联网技术分别分为关键技术芯片、传感器和其他接入硬件,以及相关配套的元器件厂商;网络设备提供、软件及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网络提供、网络运营与服务技术等。[11]

四是按照物联网基础技术、支撑技术的二维视角探讨相关的技术问题。如胡铮(2011)根据技术的作用层次将物联网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和支撑技术。其中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传感网技术、感知前端技术、数据技术、感知终端技术、职能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六类;支撑技术则主要包括RFID技术、ZigBee技术、组网技术、MEMS技术、智能技术等五类。[12]

五是按照产业链关键环节功能进行技术分类及研究。如刘鹏程(2011)将物联网核心技术分为编码标识技术、自动信息获取和感知技术、网络传输系统技术、智能化处理技术等四个方面。[13]梁睿(2011)等将物联网公共技术分为编码技术、标识技术、解析技术、信息服务、安全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等六类。[14]林闯(2011)从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直至应用的全过程出发,将物联网关键技术分为四个方面:标签物品的RFID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Sensor Technologies)、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Smart Technologies)、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Nano Technolo-gy)。[15]

另外,还有一些作者根据物联网现在发展的技术瓶颈或者行业障碍进行了技术划分研究。

(二)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国外主要倾向于研究典型领域和家庭的物联网应用,强调应用领域的容易介入性、容易出成效性和便捷性。例如欧盟计划在零售、物流、医药、食品和健康、智能家居、交通等六个领域的航空、自动化监控、通讯、智能建筑、医疗监控、特殊人群生活、草药、零售物流和供应链、制造和产品链、石油和天然气、安全信任和隐私、环境监控、商品传输、食品跟踪、农业和养殖、媒体娱乐和购票、保险、循环经济等十八个方面开展重点应用。这些领域分类并不大,也不符合学科分类要求,只讲实用、实效。国内则倾向于行业、产业、领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黄迪(2011)将物联网的应用分为基于用户类型的细分、基于应用功能的细分和基于用户需求的细分三个方面。[16]张航(2011)认为,物联网的应用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众多领域。同时,大量的本领域研究成果表明,物联网在港口、水产品、小区、高速公路、家居、停车、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是研究热点。[17]

(三)物联网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产业链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构成要素、关键技术、环节、构建动因、构建路径、发展现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如唐亮(2010)为便于分析,将物联网产业链条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并提出了上游的芯片、传感器和其他硬件,中游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应用开发,下游的系统集成、网络提供、运营及服务提供等的产业链理论。[18]戴蕾(2011)等人认为,物联网产业链包含如下三层意思。一是一条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应该包括物体识别、传感、处理、传输、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各环节的通力合作;二是物联网产业链运行要素包括物资、信息、技术、资金、管理等,因此产业链又包含了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等链条;三是物联网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不同,从最终应用上看,它几乎囊括了所有与“物”相关的产业。[19]蕾蕊(2011)根据物联网的简化体系结构,将物联网的产业链相应的划分为信息的采集产生、传输处理及应用。[20]

(四)物联网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物联网社会问题是国外的研究热点。欧盟在《2020物联网技术路线图》框架中仅讨论了技术、应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问题。该路线图就物联网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作了详细深入分析,并分别从个人安全与隐私、物联网教育与信息政策及立法、资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及疾病防治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21]R.罗马(R.Roman)等在2011年提出,物联网的发展将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和道德问题。[22]国内在这一领域则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学者从哲学层面对物联网的社会冲击进行初步探讨。如王治东(2010)在《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一文中提出,物联网将改变人类主客体关系,并将形成物本主义导向的思想,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学者研究物联网社会问题的开始。[23]

(五)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出,终端用户的数据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24]克里斯托夫·迈耶(Christoph P.Mayer)在《物联网中的安全和隐私挑战》一文中提出,用户采纳是物联网成功的重要驱动因素,但是信任和隐私的缺乏将导致用户减少物联网的采纳应用。《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指出,物联网的发展障碍主要包括标准、法律、技术、管理等方面。[25]国内对物联网发展障碍的研究主要沿袭了国外的内容,并将标准规范问题放到了第一障碍的位置。如李向文(2011)认为,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隐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化、商业模式、传感器研发等。[26]唐亮(2010)则认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标准的制定、行业壁垒、基础芯片等三个方面。[27]

(六)物联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性战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都从战略的高度有所行动。特别是欧盟,连续出台了《RFID在欧洲——迈向政策框架的步骤》、《欧盟物联网2020年发展路线图》和《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等重要战略文件和行动方案。美国则将“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定位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出台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对包含物联网重点领域的技术进行支持。我国已有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四川、重庆、黑龙江、福建、陕西、成都、杭州、无锡、嘉兴等十多个省(市)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性意见)。从战略规划(行动)的重点、任务、路线图、技术、政策等方面综合情况看,美国倾向于技术和金融优先介入,欧盟倾向于技术、应用和社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中国倾向于产业和应用的突破。

二 产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从出生、成长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西方经济学者弗农(Vemon) (1966)在20世纪中叶将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产业经济学中,并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后来其他学者又将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产业生命周期研究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这其中,有代表性的作者主要有歌特、克络珀、希尔和琼斯等。歌特[28]和克络珀[29]还把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进入期、稳定期、成熟期、退出期五个阶段,并提出了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G—K模型。希尔和琼斯(1998)则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后来,迈克尔·波特(1990)、史蒂文·克莱派(1996)、施蒂格勒(1996)等学者又从产业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竞争理论、产业过程理论等视角对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产业萌芽期或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过程的阶段理论。[30]国内对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较少,代表性作者有吕明元(2005)、陈建勋(2008)、汪芳(2008)[31]等。

(二)产业成长的定义

产业就像生命体,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有从弱到强兴衰更替的过程。在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成长处于产业兴衰过程中第二个阶段,是指在产业形成之后,将产业内在要素拓展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产业成长本质上是指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产业成长的外在表现是产业规模的扩大,内在表现则是产业内的企业素质、技术水平、资本积累等优化提升。从产业成长定义界定的角度看,不同学者的理解差异较大。如斯蒂格勒(Stigler,1998)认为,产业成长是指随市场容量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变化及产业整个生命期的特征。[32]马歇尔(Marshall,1990)提出,产业是由一系列在规模、年龄、知识、组织等都不同的企业组成的,产业成长如同“森林中树木”的生长与进化过程。向吉英(2007)认为,产业成长是指单个产业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一个循环过程。[33]外在的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内在的表现为产业规模、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的优化。赵玉林等(2010)提出,产业成长一般由产业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合理化等三个要素构成。[34]可以看出,产业成长既是产业量的扩张过程,也是产业质的优化过程;同时,产业成长阶段也是四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决定了产业究竟是淘汰出局还是续写辉煌。

(三)产业成长机理

产业成长机理实质上探讨产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内在机制、条件和规律问题,是产业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是产业成长的动力问题。最早的产业成长动力研究学者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的“重商主义”包含了产业成长思想,是产业成长理论的萌芽。之后。英国另外一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其比较优势理论中提出了大量的关于产业形成、产业差异化的内容。[35]后来,瑞典学者赫克歇尔(E.F.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等人又提出了与产业成长相关的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有力地解释了产业成长与资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现在的产业成长动力和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内关于产业成长动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组织的力量”和“主导企业的作用”两个方面。陈心宇(2008)提出,产业成长的动力一般来自构成产业的微观基础,即企业、产品、市场和技术这四个变量。

二是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的地理聚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要素提供、产业进出门槛、政府支持、产业自身成长性等方面。如克鲁格曼(1991)非常强调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并指出聚集的产业群可以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得到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从而为地方性产业带来更多专业化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带动产业成长。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1973)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当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时,对金融和其他产业的市场需求会增多,从而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成长。安德森(1992)、普哈拉(1983)、普费弗(1994)、瑞特和麦玛汉等(1994)、瑟尔沃(1986)指出,劳动力与知识对创新具有积极作用,这往往是其他生产要素所不具备的。[36]歌特.迈克尔和克络珀·史蒂文(1982)指出,企业进入与退出难易程度对产业成长有直接的影响。[37]马胜杰(2001)认为,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赵玉林、徐娟娟等(2009)提出,产业素质包含产业的技术整体水平,技术提升所带来的产业效益对产业成长有直接影响。[38]

三是产业成长中的创新问题。很多学者很早就关注到创新在产业成长中的作用,其研究脉络经历了一个从产品创新到应用创新、破坏性创新、革命性创新的逐层深入的过程。阿伯内西(1978)和厄特贝克(1978)认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二者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重要程度角色。[39]格林浩尔(2004)研究提出,累积创新和创新应用对净出口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并且时间越长,技术创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40]菲奥娜的(2002)认为,破坏性创新在产业成长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破坏性创新会导致产业的变革和更替。克瑞斯藤森(1997)和希尔、琼斯(1998)提出,革命性创新开始于连续性的创新改革。克瑞斯藤森(1997)和罗森布鲁姆(1995)提出,革命性创新是未来技术、产品、服务和产业的发展基础。[41]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面向现实问题,理论导入,构建理论体系指导现实问题解决,其思路框架见图1-2。

国内外对物联网与产业成长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基本概论、技术、应用上,作者将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从产业经济、产业成长视角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物联网及产业成长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然后探讨本研究的基本支撑理论和国内外物联网产业成长演进历程现状,接着从产业链、产业集群两个维度对物联网产业成长的特征、条件、路径、影响因素、案例等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相应的机理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最后研究提出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的双轮驱动战略模型,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视角提出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试图构建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的基本理论,因此用信息论、信息经济学、情报学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用模型和相关理论分析物联网产业的形成原因、成长机理,并通过数学模拟仿真试验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最后应用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理论对我国的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进行解释和实践。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引论。这一章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基础上,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论文取得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是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及价值创造。这一章从信息论、信息经济学、情报学等基本理论出发研究物联网,并对物联网本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物联网的价值创造原理、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下文的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是物联网产业成长的演进历程。这一章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物联网产业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物联网产业成长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物联网产业的形成机理、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动力机制、成长趋势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img

图1-2 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研究思路

第四章是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机理及模型。本章首先提出了物联网产业链的构成及其特点,然后从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形成机理等视角分析了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机理,最后通过数学模拟仿真试验模型对物联网产业链的细化分工与协同决策机理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是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及模型。本章在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理论基础之上,首先对物联网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得出肯定结论后,接着对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阶段特征及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产业集群有效性和种群生态学视角对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理进行了数学模拟仿真试验分析。

第六章是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战略探讨。本章在前面五章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的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战略路线图,并对基于政府推动的物联网产业成长路径和基于市场拉动的物联网产业成长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

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本章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然后对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最后对本课题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和思路进行了展望。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研与理论抽象

广泛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综合运用信息论、信息经济学、情报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大量收集国内外科研论文、统计资料和研究报告等基础上,通过深入文献解读,对物联网及其产业成长等基本理论进行抽象研究。

(二)网络信息资源调查、实地考察、专家咨询

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通过Speedminer、Clementine、Statistica等数据挖掘工具对典型地区、行业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收集,并进行科学的资料分析。论文选取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典型国家或地区的资料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分析提炼,并重点对我国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还多次参加国内物联网专题学术会议和专家交流讨论会,并通过单独咨询本领域专家,学习了解与本书研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虚心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并与其进行合作研究。

(三)类比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根据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和材料,通过对不同地区(国家)、不同学派理论研究成果的比较,对物联网产业成长理论及实践进行分析与综合,对调研对象进行共性和个性的归纳与演绎,形成相应的观点和理论。

(四)定量分析与数学模型法

采用集聚因子、Logistic增长模型、协同决策模型等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物联网产业链的细化分工与协同决策机理、物联网产业集群聚集的有效性与种群生态机理,并进行计算检验。


[1]B.Daskala,ed.,“Flying 2.0—Enabling Automated Air Travel by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IoT&RFID Technology”,Europea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Vol.8,No.5,April 2010.

[2]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http://www.wuxi.gov.cn/web101/wxqk/gazette/office_ file/763199.shtm l)。

[3]B.Daskala,ed.,“Flying 2.0—Enabling Automated Air Travel by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IoT&RFID Technology”,Europea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Vol.8,No.5,April 2010.

[4]韦乐平:《我看物联网》,《数字通讯世界》2011年第4期。

[5]Antoine de Saint—Exupery,“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Vol.2,No.7,Septernber 2009,p.648; 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 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in_ cerp.pd f.

[6]O.Vermesan,D.Grosso,F.Dell'Ova,C.Prior,Quo Vadis RFID Technology.Emerging RFID Technology,In Proceedings of EU RFID Forum 2007 Conference,Vol.15,No.7,March 2007.

[7]艾浩军:《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

[8]关勇:《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第39页。

[9]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Geneva: ITU,Vol.6,No.13,Fobruary 2005.

[10]Liu Yunhao,“From pervasive computing,CPS to the In ternet of things: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vision”,Communications of the CCF,Vol.5,2011.

[11]Reidar M.Svendsen,“Towards an Integrated Solu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a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Proposal”,Intelligence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Vol.15,2011.

[12]胡铮:《物联网》,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6页。

[13]刘鹏程:《物联网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4]梁睿、王耀球:《物联网技术在危险品物流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11年第9期。

[15]林闯:《物联网关键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学报》2011年第11期。

[16]黄迪:《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7]张航:《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1年。

[18]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9]戴蕾、舒华英:《中国物联网产业链浅析》,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0年。

[20]雷蕊:《H公司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发展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1]Helen Duce,“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 A ROADMAP FOR THE FUTURE”,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Vol.9,September 2008.

[22]R.Roman,J.Lopez,and P.Najera,“A Cross—layer Approach for Integrating Security Mechanisms in Sensor Networks Architectures”,Wireless Comm and Mobile Computing,Vol.11,No.2,2011.

[23]王治东:《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自然辩证法》2010年第12期。

[24]ITU-T,“Overview of ubiquitous networking and of its support in NGN”,Geneva: ITU,May 2010.

[25]Antoine de Saint—Exupery,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Incernet of Things,Septernber 2009.

[26]李向文:《物联网概论:物联网框架及产业链蓝图》,中国物质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5页。

[27]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8]Gort.Michael and Klepper.Steven,“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1982.

[29]KlePPer,5.andE.Graddy,“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RAND Joumal of Eeonomics,1990.

[30]David B.Audretsch,Maryann P Feldman,“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3,1996.

[31]汪芳:《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关联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2][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余晖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6页。

[33]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

[34]赵玉林、徐娟娟:《创新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路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9期。

[35]David Richardo,“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Homewood: Irwin,1963.

[36]Anderson,Donald,Johnston,“StePhen.A linkage approach to industrial location.”,Growth&Change,Vol.23,1992.

[37]Gort.Michael and Klepper.Steven,“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1982.

[38]赵玉林、徐娟娟:《创新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路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9期。

[39]W illiam J.Abernathy,James M,“Utterback.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echnology Review,Vol.80,1978.

[40]Greenhalgh,“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Milbank Quarterly,Vol.82,2004.

[41]Christensen.C,Rosenbloom.R.,“ExPlains the au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organizational dynamics,and the value network”,Research Policy,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