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为什么要在手机上开店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通过可信任的移动终端进行商品买卖和交易的服务过程。狭义地讲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呼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移动终端是可以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移动电话、无线固定电话、PDA和带有无线MODEM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包括移动支付、无线CRM、移动股市、移动银行与移动办公等。移动终端能提供以下服务:PIM(个人信息服务)、银行业务、交易、购物、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娱乐等。
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可随时随地查找、选择及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
1.1.1 手机开店的优势
淘宝童装首家五金冠卖家——贝壳童装,如图1-1所示,在其年中报告中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1~7月,店铺访问量突破3000万,其中60%的流量来自手机淘宝,老客户的访问量占比达到40%。7个月的总销售额中,55%由老顾客贡献, 47%在手机淘宝完成。这组数据表明,从淘宝到手机淘宝,不是替代或者颠覆,而是用户价值的新挖掘以及再创造。
图1-1 贝壳童装淘宝旗舰店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即使商家不做任何事情,未来用户的交易也一定在手机上,这不是主观能够改变的。”阿里巴巴集团无线事业部资深总监蒋凡表示。目前,手机端的交易量已经持平甚至超过了PC端。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都应该根据流量的变化转变运营方式。
在手机上开店,也是有其优势的。
首先,顾客浏览宝贝,受制于无线网速的限制,看见中意的宝贝几乎很少议价就直接下订单了;再者,在手机上购买商品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在火车上、公交车上,甚至走在路上,只要想买一个东西,就可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下个订单。
而用手机购买商品时,用户很难同时打开多个页面去比较价格和质量,只能看见当前的页面,所以,影响用户不购买当前页面商品的因素减少,用户就有很大的可能去下订单,加之使用手机下订单的用户都比较年轻,很少去聊天或议价,更容易直截了当地下订单。
1.1.2 消费者购物行为的深刻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经济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也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1.消费心理个性化
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选择的已不仅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求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可见,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
2.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有人称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坚持己见并积极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消费者不习惯被动接受,而习惯主动选择。这种消费主动性的增强,一方面来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及人类需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并进行双向沟通,从而在商品选择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性。
3.追求购买的方便和购物乐趣
目前,人们对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趋势: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会对购物的方便性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希望购物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价值,希望少一点麻烦多一些选择,特别是对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消费者而言,这一点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购物已经成为某些消费者的生活乐趣,这可以使他们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赢得尊重,减少内心的孤独感,对这些人而言,购物是一种精神享受。今后,这两种消费心理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4.价格仍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价格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因素,但却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肯定要考虑的因素。网上购物之所以具有生命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普遍低廉。因为正常情况下网上销售的低成本,使经营者有能力降低商品的价格,并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1.1.3 未来电商的团队组织形态
在移动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电商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市场越发瞬息万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的环境下,电商企业要想确保在未来取得成功,组建以任务和关系为导向、聚散自如的虚拟团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虚拟团队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组织动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竞争力。
虚拟团队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下,由分散在不同地方密切配合共同工作的人们组成工作团队。团队的成员一般拥有着不同的背景、技能和知识,他们之间具有高度的知识互补性、技能的跨职能性和信息的差异性,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动态、柔性、高效协作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
虚拟团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优势
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区位不再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地点的因素,这就大大拓宽了组织的人才来源渠道。
组织可以动态地集聚和利用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可以利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虚拟”方式使得组织可用的人力资源大大增加了,也为通常很难获得招聘的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2.竞争优势
虚拟团队集聚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知识结构优势;众多单项优势的联合,必然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手段共享等,优秀成员好的经验、灵感,能够很快在数字化管理网络内得以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
网络中良好的知识采集、筛选、整理、分析工具和机制,使众多不同渠道的零散知识可以迅速整合为系统的集体智慧,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与利润。
3.效率优势
虚拟团队利用最新的网络、邮件、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等技术实现基本的沟通。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一呼天下应”,可以防止信息滞留,从而缩短了信息沟通和交流所用的时间,能够确保组织及时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4.成本优势
虚拟团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无边界组织”的构想,使得组织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条件,从而减轻了组织内部的人工成本压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可以大力精简机构,重新设计组织构架,使人员朝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流动,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此外,团队柔性的工作模式减少了成员的办公费用、为聚集开会而支付的旅行费用等,也减少了重新安置员工的费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
5.灵活性优势
虚拟团队让组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组建团队,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或者项目的需求而动态变化(如成员的进入与退出),一旦项目完成,虚拟团队解散。因此,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虚拟团队的灵活性还体现在成员的工作方式上。团队成员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办公室一点走向多点,如远程办公、旅馆办公、家庭办公以及完全流动的工作模式等。
6.多元文化整合优势
虚拟团队是由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承担着不同的经营管理职能的个人构成的跨国界团队。
虚拟团队的这种多元文化特征,在帮助企业利用全球化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同时,有利于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营销人员形成全球化的视野和意识,提高国际知识水平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多元文化意识,避免未来遭遇潜在的文化冲突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