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品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价值交换方式

“柴米油盐酱醋茶”组成了生活的味道,而这些吃喝用度是需要花钱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白花花的银子不会砸到你的头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一分钱都需要你我付出辛勤的汗水,我们都要踏入职场,借由工作与企业等组织完成价值交换,为美好的生活努力打拼。工作无贵贱,但转化成货币,却分出了三六九等。有的人月薪八百也能过活,有的人月薪八千却不够用,有的人动辄以万元为单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谁在操纵着价值交换?

1.泛市场模式

组织在社会中招聘员工,是按照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资源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匹配的。雇员付出时间、精力和经验,而社会组织通过薪金、股权等形式支付给员工报酬。泛市场模式是通过工作把组织和员工连接在一起的,而这种关系并不对等,且很脆弱。当交换价值能够动态平衡时,彼此都相安无事;一旦交换价值严重失衡,要么你炒公司,要么你被炒掉。员工往往扮演弱者的角色,很容易被企业无情地淘汰。企业拥有管理权,占据主动地位,员工是难以拥有溢价权的。

2.个人品牌模式

工业时代,以规模取胜,因此不少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进行跨行、跨业、跨区域发展。但多元化经营也带来品牌稀释、行业进入与退出、内部经营整合等风险,如果主业优势被削弱,面临的危机也是致命的。多元化有多元化的好处,但多元化绕不开的是专业化,比如联想在多元化方面的尝试就全线失败,最终还是回归到PC的专业化道路上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需要专业化,因此,在每一个业务模块上都能够诞生出品牌化企业。马云认为,“小而美”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并已把阿里巴巴集团拆分成约30家公司,每家公司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不难预测,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向“小而精”,而“大而全”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专业上的壁垒,企业间既高度融合又各自独立,所以,业务外包将变得越来越普遍,项目将成为架设企业间合作的主要形式。不仅如此,项目还架设起组织与品牌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大家知道,项目高度集合了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权力等优质资源,在项目周期内,组织赋予了品牌人整合资源、运用资源的能力,也使得品牌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全面的发挥。随着品牌人项目经验、社会资源的不断累积,其身价自然是水涨船高。如图2.1所示,个人品牌交换模式更为公平,且是高价值高对等的。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品牌人拥有溢价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图2.1 个人品牌交换模式

一个优秀的品牌人,首先是出色的项目经理。在职场领域,项目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已成为品牌人品牌升级、确立声誉的关键因素。社会组织在甄选合作方时,会通过各种形式考察品牌人的项目履历和社会评价,如果你的项目履历足够有吸引力、社会评价足够良好的话,将在聘请方心中建立起可信的形象,从而为自己吸引来源源不断的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