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自由、幸福的选择
美国《独立宣言》中有段文字:“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独立、自由的向往源自生命的本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每个人都有能力谱写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你是树,你要努力向上,追逐阳光;如果你是鹰,你要展翅翱翔,飞越蓝天。
人人都希望以有限的生命投向无限的世界,但是现实的局限又让我们深深感到尴尬。
作为北漂一族,我对这样的尴尬深有体会。北京大气包容,什么层次的人都有,来到这个地方打拼,大家都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然而,要想获得经济独立、生活自由、家庭幸福,绝不是一番易事。一个月的工资买不起一平方的房子,即使你付得起首付供得起贷款,作为外地人还需五年的纳税证明;要买车,先去摇号;没房没车,想要结婚,一边待着去;终于结婚生了孩子,付不起高昂的择校费;琢磨着创业,发现业务少融资难……种种压力逼得你透不过气来。即便你不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生活同样也不轻松,干的是当牛做马的事,赚的是鸡零狗碎的钱。每天都要吃喝拉撒,再加上物价飞涨,从岁首到年尾,结余的不过是一张车票的钱。
尽管现实如此,人活着总要盼望。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期待身心自由,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盼望着,盼望着,是否春天的脚步就近了呢?
生命是一种尊严,理当尊重;生存是一种能力,理当努力;生活是一种态度,理当争取!事在人为,有扇通往独立、自由和幸福的门为你打开,我称之为个人品牌。打造个人品牌,可以帮助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如郎咸平所说:“我希望自己的言论能产生影响力,所以必须得炒作,不然谁会注意我的声音?而要成为受人瞩目的教授,拥有独特的个人品牌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现实,你是否愿意发出这样的呐喊:“我不是笼中鸟,我要自由飞翔。我不是活木偶,我要心灵绽放。我有海一样的胸怀,天一样的高度。”来吧,跟随内心的声音,做生命的掌舵人和自由的缔造者!
案例
避开个人品牌的误区
个人品牌由两部分构成:内在品牌和外在品牌,二者互为统一,相得益彰。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却把它们割裂了,有的人认为内在比较重要,一心修炼自己的内在而忽略了外在的包装,觉得包装出来的人徒有虚表;有的人追逐华丽、怪异,穷极各种手段把自己炒作得沸沸扬扬。这两种方式都比较偏激,修炼内在固然重要,但仍需要通过宣传推广让公众知道你是块金子。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伯乐是很少的,你才是自己的伯乐。而那些疯狂炒作,甚至不惜挑战人类恶俗极限的做法更不可取。这些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他们恶俗着我们的恶俗,狂放着我们的狂放。然而,他们没有品牌,一个真正的品牌是由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所构成的(见图1.2),这些人仅有知名度,而没有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他们,你我不过是看客而已,有谁会真正喜欢、欣赏他们呢?

图1.2 品牌三度
绯闻、丑闻、桃色新闻固然能引发受众的猎奇和窥私欲,但媒体的宣传多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必被扭曲。社会以丑为美,为了出名可以疯狂出位,我们不得不说,媒体在这当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媒体违背了人文精神,失去了对真实、正义的坚守,没有履行引导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误区一:出名就等于个人品牌
作秀能让你拥有高知名度,但不一定能帮你塑造出品牌形象。哗众取宠只是一时的手段,真正的个人品牌需要以良好的声誉为根基。
以芙蓉姐姐为例:近十年的时间,芙蓉姐姐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曾经她以疯疯癫癫的自恋形象进入公众的眼中,而今,减肥成功的她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出任慈善大使、拍写真、开演唱会、做客央视等种种表现,试图为自己“正名”。从最初的被谩骂和嘲讽,摇身一变,变成知性、高贵、典雅的明星。“网络成就了我的恶名,是我的伤心地,我要用我的努力把它扳正过来,现在网络已经是承载我荣誉的一个好地方。”芙蓉姐姐坦言说:“我希望如今的‘芙蓉姐姐’四个字不再指我个人,而是一个现象、一个品牌,承载着千千万万和我一样追求梦想的草根,我只是一盏灯,为他们指明方向而已。我还希望靠内涵取胜,要让大家想起芙蓉姐姐的时候,想到的是我的思想,而不是外表和身材。”看来,芙蓉姐姐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也知道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希望她凭借运作团队的力量把自己从一个笑话演变成一个神话。
误区二:个人讲品牌是拜金主义的表现
受“谈钱则俗”的传统观念影响,以为个人被贴上品牌的标签是过于商业化的表现。谈钱并不俗,只要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我认为,金钱是个人价值转化成货币的一种体现,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标榜自己的身价,去获得理所应得的回报。金钱是一股能量,我们可以凭借它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当然,如果沦为金钱的奴隶就比较可悲了。
误区三:个人品牌只与明星名人有关系,与我无关
很多人会认为,我只是一名小职员,犯不着费心劳神地去打造个人品牌,我没钱去包装,更不愿抛头露面,假惺惺地去作秀。可是,你要明白,世道变了,个体走向了开放,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允许你低调。如果你是块宝,你没有权利低调;如果你连块宝都不是,更没有资格低调。
误区四:只要宣传做到位,有没有内在素质无所谓
品牌意味着价值,而价值是由你的专业能力、知识积累、道德修养、艺术品位等要素所构成的。没有内功做积淀,谈个人品牌等于空谈,是臭名昭著还是美名远扬就看你是否以内在素质为基础。
2012年9月17日,由《北京青年》周刊主办的“皇家加勒比2012BQ明星品牌价值榜”在上海一艘游轮上隆重举行。张国立以超高的人气和毋庸置疑的实力摘走了“年度影响力品牌明星”的桂冠,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讲到品牌价值,如果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是金钱的话,我还真不应该是这个奖项的领奖人。就我而言,作为一个从艺多年的艺人,作为一个诸多企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以及国家诸多公益形象的代言人,多年来,我一直用心呵护着自己诚信的价值,如果说用诚信价值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今天BQ把这个奖项颁给我,算是选对人了。”张国立的所言与所行是统一的,比如在处理儿子张默吸毒事件上,他真诚面对,首先对警方行为表示坚决支持,并通过新浪娱乐频道发出声明向媒体致歉,这给媒体和公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误区五:个人不需要品牌保护
多数人会认为,企业、产品需要树立品牌,而个人则无所谓,更别提什么品牌保护了。而事实上,个人商标被恶意抢注,已经屡见不鲜。两岸咖啡长期使用的宣传语“金梅央帝国”被浙江一民企成功抢注,面临无法继续使用的尴尬,如强行使用则会引来侵权诉讼、官司缠身的风险。不仅如此,这对欲谋上市的两岸咖啡来说,是一次沉重的品牌危机。但凡有点名气的人,躺着也有可能中枪,一些体育明星、企业家的姓名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
提醒大家,如果你想把自己打造成品牌,请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做好保护,保护内容不只限于姓名,还包括你的著作、发明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