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善美和丑
第一节 美和真善的关系
美的特殊本质表现在它与真善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之中。研究真善美的关系是进一步说明美的事物与规律、功利的内在联系。
一、美学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几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美与真善无关。如康德本来认为美与真善是有区别的,但由于走向了极端,结果变得美与真善不仅没关系,而且相反,真善对于美是有害的了。他认为美是完全不涉及利害计较,完全不涉及概念的一种快感,一种纯形式,无利害计较即无善。所谓概念即理性概念,即是真。真都是用概念来表达的。不涉及概念,即是说美与真也无关系。美与真善无关,美即无内容的纯形式。所以康德的美学是形式主义美学始祖。再如俄国的托尔斯泰,他虽然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反对真善美有任何联系。他认为:“‘善’是我们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的。……我们的生活总是竭力向往‘善’的”。而“‘美’只不过是使我们感到快适的东西。” “‘美’的概念不但和‘善’不相符合,而且和‘善’相反,因为‘善’往往是和热情的克制相符合的,而‘美’是我们的一切热情的基础。”至于“真”,“只是指事物的表达或事物的定义与它的实质相符合,或者与一切人对该事物所共有的理解相符合。”它本身既不是善,也不是美,“甚至跟‘善’与‘美’不相符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真善美的关系的理解决定于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如康德认为美是一种纯形式,因此得出美与真善无关的结论。
第二种看法是强调美与真善的关系,甚至认为美与真善不分。如法国古典主义者布瓦洛认为真善美必须统一。他说:“处处能把善和真与趣味融成一片”,“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莎士比亚曾说:“美看起来要更美得多少倍,若再有真加给它温馨的装潢!”前面讲过孔子所讲的“里仁为美”,意思是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才能算是品德好的人。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美也是指人的品德的充实。在这里美和善成为同义词了。
第三种看法是美和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法国狄德罗认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这里所说的出色的情状,指生动的形象。
二、我们对真善美关系的一些看法
我们认为在生活中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谓真,指客观规律;所谓善指功利;所谓美是指在实践中真善的形象体现。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幅画叫“春到西藏”(董希文作,图5.1),现在我们不是分析这幅画的艺术性,而是以画中所反映的生活形象,来说明真善美的统一。“春到西藏”是个双关语,既表现了西藏春天的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表现了西藏人民解放后生活的“春天”。田野上几个农民正在锄地,一条新修的公路穿过田野伸向远方,绚丽的桃树、绿色的田野、蔚蓝的天空、皑皑的雪山、红色的长途汽车、几个村民为了搭车正沿着公路奔跑,地头的农民有的在张望,有的在交谈,流露出喜悦的表情。这些情景,作为一种生活形象看,里面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图5.1 春到西藏
首先,体现了真,因为西藏人民的这种新生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奴制被废除了,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群众充分发挥了生产的积极性。
其次,体现了善,因为农奴制的废除,给西藏人民带来新的生活和自由、幸福,为了建设新的西藏,在偏远地区修筑了公路,这对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业产品可以运进去,农村产品可以交流,这里面潜伏的功利,也就是善。
再次,这种真、善在实践中的形象体现也就是美。美不是在真善之外附加上去的东西,而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如上面所说的农民们愉快的劳动、绿色的田野、绚丽的桃花、明朗的天空、新修的公路、红色的汽车等等,这些生动的形象组成了一幅美的生活画面。
从劳动产品上也能体现出真善美的统一。例如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必须以“真”为前提,也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才能顺利完成水库工程的设计施工,如必须事先进行地质勘探,研究地形、水的流量等等;修建水库总是有一定功利目的,水库建成后可以灌溉、发电、养鱼等等,这种功利性,也就是广义的“善”;而水库修成后所呈现出来的生动形象,如巨大的堤坝、广阔的水面、宏伟的气势等,这些都是对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极肯定,也就是美。
这里要作一点说明:当我们看到上述生活形象而引起美感的时候,不一定想到真善,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里面包含着“真”和“善”。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有以下特点:
(1)美引起人们享乐的特殊性在于直接性。即由生动鲜明的形象直接引起美感。在欣赏美的时候,往往并不想到功利、规律。在欣赏“春到西藏”的生活形象时不一定先想到这是体现生产力的解放。
(2)在美所引起的愉快的根底里,潜伏着功利。没有想到功利,不等于形象中没有功利内容。愉快的根底里潜伏着人民的利益。所谓“潜伏”是指和功利的联系是间接的,隐晦的。鲁迅讲:“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见,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底愉乐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
(3)下面分别说明一下美与真善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是美与善的关系。
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的。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善,比伦理学中所讲的善在外延上还要更广泛一些。包括人的道德行为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美以善为前提。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鲁迅在评述普列汉诺夫的美学观点时,曾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这是就美的内容看,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
但是美和善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善,是以社会功利作为客观标准,如某一道德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利。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
(2)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也可以不顾及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而美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如人物要有情状,即所谓“充内形外之谓美”(张载)。
(3)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美与真的关系。
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目的。所以,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自由创造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所特有的能动性。改造自然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必然性,改造社会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
但是,真并不就是美,因为美并不就是客观规律本身,客观规律可以脱离人的实践、主体而独立存在,而美却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主体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所以美和真的区别首先在于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其次,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总之,美不能离开真和善,但又有不同。只有当人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就是真的时候,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并且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存在。真、善、美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体地历史地得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