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国语·楚语上》中记载的“伍举论美”,比较早地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美,美与善,美与功利的关系。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9页。“章华”是“台”的名字,“台”是堆土以为台,上建亭榭,植名花异草,专供统治者享用。一次楚灵王与伍举共同走上“章华之台”,楚灵王问伍举说:“台美吗”?伍举回答:“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这就是说,臣听说当国君的以自己的服饰为美,没有听说,以土木建筑的高大雄伟,雕梁画栋为美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美是对上下、左右、大小和远近的人都无害的,这就是说,对老百姓有益有用的、至少是无害的,才能算是美。若要“目观”就是美的话,那就必须要高大雄伟的雕梁画栋的建筑。这样必然要浪费很多钱财,使财用匮乏,那是“聚民利”而“瘠民也”,使民穷困无以为生。这还有什么美可言呢?所以,美是有功利目的的。对民有利的,也就是“皆无害焉”,就是美的;对民不利,使民穷困而“瘠民”的,就是不美的。故“其有美名也,惟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只要施仁德于远近之民,使大小之家都能安居乐业,这样才能真正算美。“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如若“敛民利”以满足其私欲,使百姓没有生产积极性而又有远离之心,这样为害就大了,哪里还值得去观赏呢?恶是与善相对立的,更是不美的。这虽是伍举对楚灵王的讽喻与进谏之言,但从中却也可以看出他的美的观点: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切不可分的。

再如墨子(公元前约480—420年),在其主要著作《墨子》中,其出发点是:“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对人民有利的即为,对人民有害的即止,因此,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他在《非乐》篇中说:“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彩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以上三段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9、17—18页。这就是说,在墨子看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等,并不是不乐的,刻镂华彩文章之色等,并不是不美的,虽“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墨子还是认为:“为乐非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所以,对“为乐”持否定的观点。这种观点可说是对当时剥削者的骄奢淫逸的一种抗议与非难。但从这种观点的反面告诉人们,“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这也说明,美是与功利、与善有着密切联系的。正因此,所以墨子又说:“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22页。“先质而后文”,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再一次说明美与功利、与善的关系。事物总是先有功利,先有善,然后才可有美。美与功利、与善是不可分的。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主要是有关他的言论记载,其中也有不少谈到美的地方。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语。如他所说的:“里仁为美”(《里仁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篇》),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篇》)等。所谓“里仁为美”,即是说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即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所谓“有周公之才之美”,即是有周公的才和美德。这里所谓“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

再如,孔子所谓的“尊五美,屏四恶”,其中的美,也是和善、德一个意思,可以共同使用。“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严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篇》)。子张是孔子弟子,他问道何谓“五美”?孔子回答说:君子使民得到一些利益,而自己却不耗费什么,使民勤劳而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婪,庄重而不骄傲,威严但却不凶猛。子张又问道:“何谓惠而不费”?孔子回答说:对民有益有利的事情,才叫他们去做,这样对统治者才不会有耗费。选择那些民可做的事情,然后才让他们去干,谁还会怨恨呢?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怎么叫做贪婪呢?无论人有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敢怠慢,那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衣冠整齐,眼光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这里所说的“五美”,实际上都是善,即统治者从事政治(治理百姓)的五种“美德”。

孔子也认识到美与善是有区别的,虽然如此,美和善还是密切相联而不可分的。如他所说的:“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泰伯篇》), “有美玉于斯”(《子罕篇》)等,这里美与善显然是有区别的。所谓“致美乎黻冕”,即有纹饰的衣帽,它所以美,不仅在于衣帽有纹饰,而主要在于“黻冕”是古时祭祀时穿的礼服、戴的礼帽。古代祭祀鬼神是非常严肃的,所穿的礼服、所戴的礼帽也是非常庄严而华美的。“黻冕”的美在于它是祭祀时所穿戴的礼服礼帽。“有美玉于斯”,玉是洁白温润,有一定的色泽。但玉的美不仅在于一定的色泽,而且主要在于君子以玉比德。“夫玉者,君子比德焉”。“仁也”、“知也”、“义也”、“行也”、“勇也”、“情也”、“辞也”《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49页。。玉的美就在于代表了这些品德。

孔子又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篇》)《韶》,是韶乐,舜乐也。《武》,是周武王的乐。在这里,美和善分开来使用,而且代表不同的内容。可见,美和善是有区别的。但是,美和善究竟有什么不同?何为善,何为美,二者区别在哪里?孔子没有说明。从孔子的美学思想总的倾向看,“先王天道,斯为美”(《学而篇》),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的“中和”思想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里仁篇》)的中庸思想等,这些都强调美与善的联系。按照汉朝郑玄的注也是如此,他在注中说:《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转引自《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3页。。因此,在他看来,孔子所谓“尽善”与“未尽善”的区别,在于致天下“太平”或未致天下“太平”。舜自以德禅于尧,致天下于太平,所以是“尽善也”,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致太平,所以是“未尽善也”。美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前者说的“文德”,后者说的“武德”。可见,美与德、善还是一致的,虽然二者分开来使用,但美仍离不开德、善的内容。事实上,从孔子好谈“仁义”,以为是立身处事以及从政的根本,从这一点看来,郑玄注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孟子(公元前390—305年)全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变孔子的“修身”为“养性”,突出了“人性”的作用。他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的论点。所谓“充实之谓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见赵歧注)在孟子看来,美是有内容和形式的。这内容就是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美好品质;美的形式就是品德的直接表现。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这充分说明,美一方面要有充实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有“茂好于外”的形式。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强调了仁、义、礼、智等品质是美的根源,美与善是密切联系的。

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人的品德、仁义、善信等这些道德思想和品质,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所形成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仁义等这种道德品质,非外加于我的,非由学习和实践得来的,而是先天固有的东西,这是一种十足的先验唯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与他的“人性论”和“养性”的观点相一致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年)主张“人性恶”,他认为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的结果。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只不过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材料,“伪”就是人为的意思。人为是就后天的学习礼义、道德教育而说的,所以才能“文理隆盛也”。“无性”,没有原始的质朴的材料,学习和教育也就无以附加;“无伪”,即不通过道德教育和礼义的学习,则“性”即人的本性,是不能单靠它自身而成为美的。所以,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荀子又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劝学》)。只有从事学习,掌握“全”与“粹”的知识与修养才是美的。什么是“全”与“粹”呢?这就是学习道德与礼义,这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及至其致好之也”,才能“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劝学》)“德操”就是“全”与“粹”的结晶,也就是美。再一次说明了美与德、善的联系。

在荀子看来,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他说:“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荀子·王制》)。美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客观事物,这些客观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就在于“致其用”。这就是说,是有功利性的,可以用来为社会服务。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社会功利性质。

《易传》承继了儒家美善相兼的思路,强调人的心性的修养,认为德性提升是臻于美的境界的关键。坤卦《文言》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意思是,君子的心灵好比黄裳,色调中和,而通达文理,身居高位但能做事得体,美在自己的内心,通畅于四肢,表现在自己的事业上,从而达到最高的美。这正是和顺集中、英华发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