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理反应:刺激面前,你的身体很诚实
人体在刺激的召唤下,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所以说“你的身体很诚实”这句话绝非虚言。正因如此,人们很多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天经地义,而往往是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习惯。人们了解这个过程之后,也可以尝试从反应的源头来对自己加以调控。
有效的刺激唤起反应:“隔靴搔痒”只能徒劳无功
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有效唤起机体的反应,就像针灸,没有正中穴位,自然很难见到效果。而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让刺激切实有效地引起反应,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而不至于做了半天的无用功。
有时候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觉得对方的观点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或者说并未契合自己的想法,而更期待那种一针见血的话语能够惊醒梦中人,给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其实这就是对有效刺激的一种期望。
对于那种不痛不痒的表达,可以说有一个词形容得十分到位,即“隔靴搔痒”。正当你的脚在鞋里因为潮湿、闷热抑或蚊虫叮咬等,产生强烈的瘙痒感时,而你却只是隔着靴子去搔,可想而知当然搔不到痒处。此时这种动作的刺激无法带来酣畅爽快的感觉,作为刺激它是无效的。
行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既然是“刺激—反应”,那么他们一定会注意到刺激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会给生物体带来怎样不同的反应,比如是单独呈现,还是复合呈现,两者的效果一定大有不同。当然,还包括刺激的强度,以及刺激的时间,这些都是实验观察的对象。
为了探寻有效的刺激,华生设置了“如何最有效地唤醒一位沉睡的母亲”这样一个课题,然后安排一位母亲参与了实验。下面描述一下实验的场景。
午后在自家的小院里,这位母亲正在躺椅上闭目小憩。
人们以正常的声音和她说话,可是她没有丝毫反应。
院中的狗此时朝她叫起来,母亲依然沉睡不醒。
屋里的婴儿被狗叫惊醒,不安地啼哭起来,母亲一下子睁开了眼睛,直奔婴儿的卧室。
在这个实验中,华生他们可以研究能够唤醒母亲的婴儿哭声的强度与时间,再在其他母亲身上做相同的实验,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严密的逻辑分析之下,得出能够唤起母亲反应的婴儿哭声的强度与时间。
虽然在此之前人们并未以科学的方法将行为如此放在实验中去研究,但是好在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朴素的经验之谈,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婴儿最轻微的哭声也足以唤醒一位沉睡的母亲。”
可能你会说像上面这种情境实在过于琐碎,而现实情况要更为复杂,人们也无法恰到好处地控制各种实验变量的变化。那么,倘若把情境设置在一家企业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可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激励制度,比如提供住房补贴、员工奖励,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扩大休息空间,等等。这些刺激最终要唤起的反应,就是员工为企业积极效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行为心理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无非是有着这样的出发点:希望有某个好的反应在社会上普遍出现时,不妨将这种反应先在实验室里复制,然后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即找到什么样的刺激会引起如此的反应。反过来为了消除某种反应,他们同样需要如此。否则,在没有经过实验的前提下,人们直接想当然地实行措施,那样就难保不会如同美国当年为了保护妇女权益而实行禁酒令一样,反而使得酒的走私成为一项牟取暴利的业务,而社会治安却江河日下。
如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场景:台上讲话者滔滔不绝,台下的听众早已经梦会周公。有人会说因为这是一场无趣的讲座,有人会认真地分析说这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导致人们哈欠连天。但是行为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引起瞌睡的罪魁祸首并非二氧化碳的浓度,而是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人的皮肤正在不断升温。倘若放上两三台电风扇,相信听众一定会睡意全无。
见微知著
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如果有一个人并没有急事,在自动扶梯上却还要自己走的话,那你多半可以判断这个人的竞争意识很强,同时也能判断出他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一般来讲,这样的人属于急性子,并且缺乏良好的协作性。如果左侧的通道被堵,他们就会因为自己的步调被打乱而焦躁不安。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于站在扶梯的右侧,而且自动扶梯上不宜随意走动,那样做很危险,但是这类人还是会因左侧通道不畅而心中倍感不快。
这类人在超越右侧人的同时,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我更快”的优越感,实际上也是对“不能输给任何人”的竞争意识的一种满足。他们坚持自己的步调,同时也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因而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刺激替代带来无限可能:铃声之于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巴甫洛夫的那条狗,本来可以活得很简单,它在每天进餐的时候应该最开心。可是巴甫洛夫偏偏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从此铃声和灯光也能让它垂涎三尺。
本来看到食物流口水对狗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而铃声、灯光只会让它不屑一顾。可是这狗偏偏被巴甫洛夫“玩坏了”,训练到后来听见铃声、看见灯光也会垂涎三尺。巴甫洛夫给狗灌了什么迷魂汤吗?没有,其实他只是每次给狗送饭之前就摇铃、打开红灯,于是久而久之,狗听到铃声和见到红灯就跟见到食物一样了。
时间长了,狗也发现了人的条件反射:“你看,我一流口水,巴甫洛夫就开始低头写字……”
其实这类似于刺激替代,也称刺激的条件化。本来铃声、红灯都是不足以让狗产生反应的,但是它却可以替代食物给狗的刺激,让狗产生流口水的反应。就像看到一束光,人不会产生什么特殊反应,可是如果每次看到光的时候,他的手都会被轻微地电击,那再看到这束光他就会产生缩手的反应。当然,如果之前这个人已经对光产生条件反射,这就不算数。
与条件反射相对的是无条件反射。比如,强光照射人的眼睛,人会不由自主地闭眼;跷起一条腿,快速敲打膝盖下方的韧带,人的腿会不自觉地向上踢起;嘴里含一颗梅子,便会满口生津。这些都是生来便有的不需要特定条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不过与条件反射相比,无条件反射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还是少之又少。人如果写一篇文章,那么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每一个反应都是条件反射的结果。所以说,人们也要感谢条件反射让世界上有了如此多的杰作。
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承认,正是这种刺激的替代,将有机体对此做出反应的领地大大拓宽了。也许起初只有一对一建立的反射,简单直接,在此情况下显然无条件反射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刺激替代中,机体响应一种刺激的同时,人们可以让另一种刺激一起产生。如此一来,条件反射的数量或许以几何级速度增长,于是心理学家在探讨“刺激—反应”的时候,首先要分清究竟是会引起先天反应的无条件刺激,还是发生了刺激替代之后产生的条件刺激。
举个例子,一些父母用给予报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做家务。在这里,报酬是令孩子愉悦的刺激,而学习或者家务则不一定。但是当报酬和学习或家务一同出现的时候,不妨将其看成一种刺激替代。一旦把报酬取消,孩子会不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呢?那样的话证明孩子依然没有在心理上接受学习或者家务。
见微知著
等车时用雨伞模拟打高尔夫球的动作背后
在地铁或者公交车站台,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大叔,在候车时拿着手中的雨伞模拟挥杆击打高尔夫球的动作。不知情的大概会以为他们是高尔夫球迷,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在不想接受现实的时候,人会无意中借助无关的行为来转移注意力,通过逃避现实来找到自我的心理平衡。
如果是在上班的路上,那么大叔们心里想的应该是“真不想去上班”。如果是在下班的路上,那么大叔们心里想的应该是“不想回家”。总之,他们对工作或家庭抱有不满情绪,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反应替代解释童年创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孩子长大之后,有些记忆中的阴影会久久伴随着他,成为难以治愈的童年创伤。然而,孩子最初应当是无忧无虑的,创伤的形成必然有其过程。寻根溯源,我们发现了人体也存在反应替代的机制。
既然刺激可以替代,那么反应是否也可以替代呢?
答案是肯定的。
平日大家一起闲聊,提到老虎没有谁表现得大惊小怪,但唯独有一位农夫,他每次听见大家谈论老虎的事情,都会惊恐得脸色苍白。原来他之前不幸被老虎咬伤过,因此心有余悸。对他来说,别人在他面前提到“老虎”就意味着那一场噩梦再次浮现。
在被老虎咬伤之前,他和大家的反应是一样的,还可以坦然自若地一起谈论关于老虎的传闻。但是被咬伤之后,他对有关“老虎”的信息的反应替换成了惊恐万状。前后对比,可谓天壤之别啊!所以,“谈虎色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反应替代的例子。
今天也会有一些孩子对猫狗有种挥之不去的恐惧,那么他的亲友也许需要了解一下他们是否小时候被狗追逐或咬伤过,抑或是被发怒的猫抓伤过,而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对猫狗表现得十分淡定,甚至可能亲昵地去抚摸它们。这种被替代的反应可能会伴随着他们成长,至于是否会消除以及何时消除,那就要看个体的差异了。
虽然对于反应替代人们可能不甚熟悉,但是研究反应替代对于解决人们的社会心理问题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而这些刺激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持久的,比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还有工作环境,他们想要将这些刺激替换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过于固定的生活圈,仿佛是一潭死水,让人们日渐麻木,这些反应无疑是失败的,并在一点一点将人们生活的快乐与热情蚕食而尽,也无情地戕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寻找改变的关键,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刺激无法替换,那么何不从反应入手?也许反而能够豁然开朗。
山不转水转,同样的刺激,能产生不一样的反应。人们在可以自己的生活圈里,用良性的反应来替代不良的反应。比如某位老师平日要求严格、声色俱厉,学生们见到她都战战兢兢,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家发现了她隐藏起来的温情的那一面,从此对她不再心怀抵触,而是对她多了一些理解,主动完成她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本来师生对峙冷战,甚至是学生破罐子破摔的结局也会成功反转为师生握手言和,最终学生金榜题名的戏剧性结局。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从反应替代引起人们对童年创伤的重视。有许多孩子,他们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不是真的怕“井绳”,而是害怕那些和“蛇”相像的事物,会以假乱真,让噩梦再一次出现。须知,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因此如果发现他长大后异于常人,家长就要进行反思,是什么剥夺了孩子原本的快乐和勇敢?
见微知著
通话时信手涂鸦代表着什么?
有时候可以见到一些人一边打着电话,一边顺手抓起笔在纸上涂鸦,或者摆弄桌上的物品。
这种举动一般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比如电话那头的人正在愤怒咆哮的时候,自己又不能轻易挂断电话,此时精神上会因为紧张而产生压力,这时手就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动作来给大脑以刺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代偿行为”。
与此相似,假如在约会时发现对方的手一直在做着无意识的动作,那有可能就说明对方很无聊,对约会不感兴趣。此时应该想办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如换个话题,如果无效,可以换个地方约会。
习惯是全新的条件反应:不过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
从小到大,人们养成的习惯可谓数不胜数,自己也早已习以为常。但是人们可能不会想到,每一个习惯,都是一个条件反应,正如眼下大家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地在关联新的小程序。
如今科技发展可谓以看不见的速度在更新换代,连微信也已经推出了小程序,公众号还可以关联小程序。
而长久以来人们所说的习惯究竟是什么呢?
它们并非生来就有。自出生后,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套最简洁的“程序”,也就是那些天生不用习得的反应。但不排除它们有在一定的刺激之下进行重组的能力,从而诞生无数精密复杂的“程序”,它们被命名为“习惯”。比如,平时我们的手指、手臂、腿、脚趾、眼睛等部位,在条件反射的影响下,有了一系列有组织的反应,不同的是它们需要在生活中习得,养成一个习惯,犹如微信又关联了一个小程序,而且这“小程序”还可能与人相伴一生。
为了探寻习惯的建立过程,华生先让一只小白鼠禁食了一天,然后将食物装到一个铁丝笼里,放到它的面前。说明一下,笼门上装了小闩,小白鼠此前没碰过此类装置。下面我们可以看看饿了一天的小白鼠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此处模拟一下它的心理活动。)
“肚子空空如也,怎能这样对我?”
“食物终于来了,等等,不是给我的?”
“哦,是放进了不远处的笼子里,这样吊我胃口太残忍了吧?”
“以前觅食没有这么艰难啊,现在真是堪比唐僧取经。我该怎么办?”
“除非我能钻进笼子……”
“急得我围着笼子转圈。”
“还好我有锋利的牙齿,可惜它并不是铁丝的克星。”
“把脸贴在笼子上的我是那么无助,虽然鼻子可以伸进去闻闻味。”
“我还有尖利的爪子,可是这动作并不比猫挠墙强多少。”
“等我抬头看看四周,我只能寄希望于灵敏的鼻子能在笼子周围嗅出一点线索……”
在上面白鼠这一系列的动作里,其实取到食物的必需要素已经有了:走到门口,抬头寻找,用爪子拉开铁闩,爬进笼子进餐。
而上面这些杂乱无章的行为,实质上都是白鼠的无条件反应。白鼠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尝试中,渐渐就会找到打开笼门的办法,把必需的要素进行组合,把无关的要素剔除,于是一个新的反应就产生了:当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它会直接用爪子去开启笼门,而不是在笼门外不断徘徊甚至抓耳挠腮。
这个过程,恰恰如同人们从一堆纷繁冗杂的代码里选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重新编写成一个新的程序。对于人体来说,说得专业一些,叫作新的反应或者条件化反应,而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习惯”。
可想而知,人们在漫长却又短暂的一生里,需要“关联”起的“小程序”显然是不计其数的。只不过这创建“小程序”的奥秘虽然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在研究,还收获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但是想要弄清习惯养成的公理,还有待后人慢慢努力。
当人们谈论一种习惯的时候,无论承认与否,刺激就在那里,而习惯的产生,不过是新的条件反应的建立。就如同人们在路上见到红灯而选择将车停下,早晨听见闹钟的音乐响起会选择离开那让人眷恋的舒适床铺,闻到燃气的刺鼻气味时会选择迅速打开门窗一样,如此种种,都是出于对固有的刺激有着既定的反应,而人们的身体就在遵循着这样的一套程序,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运转。
其实,习惯的养成之于人类,不过就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罢了。关于更加具体的内容,在下一章会有专门的介绍。
见微知著
一身名牌的背后原来是缺乏自信
现在有很多人恨不得将自己从头到脚用名牌包装起来,而且希望别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名牌。大家一般会觉得这种人富有而且自信,其实并非如此。
名牌商品的购买又叫“显示性消费”,很多人无非是想向别人炫耀:“看看,我拥有的都是昂贵的东西!”为了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人们往往需要付出努力,然而穿戴名牌却让人能轻松获得一种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向他人炫耀。
喜欢追求名牌的人,实际上往往是缺少自信,却又有强烈的获得他人认可的需求的人。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实力,但是用名牌包装自己后,就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他们怀着这种心理,希望能够弥补自己的自卑感,来获得他人认可,这在心理学上叫作“间接性自我展示”。
腺体反应的微妙:从“垂涎三尺”到“望梅止渴”
大家熟谙“望梅止渴”的道理,可以说,在这里曹操聪明地利用了人体的腺体反应为自己服务,虽然那时他还不知道有行为心理学这个概念。
有机体在面对刺激的时候,它所做出的反应来自身体的两类组织,一类是腺体,一类是肌肉。肌肉很好理解,它包括横纹肌和内脏,前者比如说手碰到火或者蒸汽的时候会自动产生缩回的反应,后者比如说人在饥饿的时候胃会有抽搐收缩的痛感。而腺体大家平时可能关注得并不多,最常说的是甲状腺,但是忽略了一个最能启发思考的成语——垂涎三尺。不错,唾液腺因为是人体中的独立器官,所以研究起来要更为清晰方便,虽然三尺长的口水确实有点夸张。
能够使唾液腺开始工作的刺激,最初一般就是把食物送进人的嘴里。但是行为心理学家要研究的是,唾液腺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是否也会完成分泌呢?比如,图形、声音、肌肤的接触等。说白了,就是在研究腺体反应中刺激替代的方式。
话题还是先回到巴甫洛夫的那条狗身上。
这条狗可谓做出了不小的牺牲。首先它的腮腺管被做了个手术,开口后连上一根管子,这样它分泌的唾液就不会沿着口腔进入食道,而是直接从管子里流出来方便观测,管子的另一头就是观测仪器,可以测出狗流了多少滴口水。而狗和观测者被隔离开了,以避免其他的刺激扰乱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人只是在狗所待的房间外面操控刺激。
那么现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摆在面前,前者比如灯光、铃声、触觉等,后者即狗食。无论是两种一起出现还是前者先于后者出现,都可以产生刺激替代作用,让狗流出口水,并且开始建立条件反射。但如果后者先于前者出现,那么条件反射就无从建立。当然这需要反复地进行实验,经过20~30次之后,狗熟悉了这种刺激,条件反射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假如实验者想通过触觉使狗流口水,那么就在它进食之前在它腿部施加触觉,过一会儿再给它喂食。不需要太久的时间,触觉就会成为牵动狗分泌唾液的那根敏感神经。
以此类推,测试狗或其他动物对各种感官刺激能够做出反应的范围有多大,都可以按照这个程序进行。比如,不断缩短对狗进行刺激的光线波长直到它不再做出反应,从而确定能够引起狗的反应的较短波长光线的范围,较长波长的光线也一样。
当然,借助这项研究,行为心理学家还发现狗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范围远超出人类,这不能不说是刺激替代的发现给予了科学研究以助力。
说到这里,还要提到另外一个概念:腺体反应的分化。也就是说,在同一种感官的刺激下,不同范围的刺激会使腺体做出不同的反应。就好比同样是听觉刺激,或许狗听到音调A会原地转圈撒欢,而听到音调B却会瑟瑟发抖蜷在角落。
当然,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要澄清几点:
第一,条件反射并非永久性的,倘若把无条件刺激去掉,很快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当然人们也可以重新建立。
第二,如果替代的刺激足够稳定,那么其他同类刺激将不会再形成条件反射,就像宠物只认主人身上的气味一样。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调整刺激的程度来使反应的程度发生变化,基本上成正比。
第四,刺激还可以收到对反应的累加效果。比如狗对声音和气味都有条件反射,那么两种刺激同时施加会使得狗的唾液量增加。
第五,如果不再施加条件刺激的话,条件反射可以消失。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度施加刺激,也能达到效果,这类似于人们平日说的看多了会视觉疲劳,再比如某种美食吃多了之后会对它不再感兴趣。
有一次曹操带兵行军,天热口渴,大家又找不到水。曹操灵机一动说:“前面路边有一片梅林,结了很多梅子,正好可以解渴。”士兵们正是干渴难耐、恹恹欲睡的时候,听见有梅子,顿时口水直流,正好解了一时的干渴。这里曹操运用的恰恰就是刺激替代的原理。
见微知著
经常查看手机,警惕手机依赖症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些人会格外留意自己的手机是否有来电或者短信,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可能会经常查看手机。
假如出门忘带手机或者手机不幸丢失,他们就会陷入难以克制的焦躁与不安之中。有的人严重到手机不在身边就会坐立不安,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这种情况就属于超出正常范畴了。
这种人一般不善于和别人当面交往,所以就对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产生了依赖。这里就要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把握距离的重要性,犹如冬天里的刺猬,挨得太近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会难耐寒冷,所以要保持适宜的距离。
手的分工不过是习惯:左撇子是天才吗
总有人会举出许多例子来说,左撇子是天才。其实如果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大家会发现,原来左右手的分工不过是在生存中慢慢形成的习惯。
这种习惯如果在后期强行改变,很容易弄巧成拙,上演现代版的“邯郸学步”。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接触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习惯使用左手吃饭、写字、运动等,在惯用右手的大多数人中间显得特立独行。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毕竟左撇子在人群中只占有大约10%的比例,而且确实有许多天才是左撇子,比如说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尼采、比尔·盖茨等,于是人们似乎习惯了将左撇子与天才画上等号。
行为心理学家也对人们用手习惯的问题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他们更相信,在受到大量的后天刺激影响以前,人们的左右手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分工。
而当人们还处在天真懵懂的孩童时期时,来自社会的训练相对较少,他们的左右手可以运用自如,那时甚至不会有什么不顺手的感觉。但当他们渐渐长大,大人们可能会告诉他们“右手拿笔”“和别人握手时伸出你的右手”等,而很多时候他们在不自觉地给右手留出使用的空间,比如抱起孩子的时候腾出右手好和别人挥手再见。这些来自社会的刺激,不断地影响人们,使他们在左右手的使用上日趋分化,渐渐形成了强大的条件反射。
而用右手的习惯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要追溯到人类最初的阶段。
那时野兽遍地,人类的祖先还在依靠狩猎为生。他们显然在体力上总有输给其他动物的地方,于是不得不设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才不致被野兽吞食。为了避免轻易被野兽攻击要害之处——心脏,他们需要用左手举着盾牌来护住左边心脏的位置,而右手则承担了勇猛进攻的任务,无论是投掷还是枪刺,这些远比左手的任务更复杂。
有了这样的历史渊源,大家似乎可以明白为何人类的右手总是被用来处理复杂繁难的事务。而文字和书稿问世的时候,人类尚未完全告别狩猎的血腥,盾牌和武器依然是他们亲密的伙伴,于是文字的书写甚至衣服的剪裁、武器的锻造等,都交给了右手来完成。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但是这并不妨碍有很多惯用左手的人在后来获得了声名显赫的成就。
当左撇子渐渐被人们接纳后,自带了名人们遗留的光环,于是左撇子又被捧上了神坛,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有多少人因艳羡他们的成就甚至想改变自己使用右手的习惯,然而这对于一个已经迈入成年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伤害。倘若他们在孩童时期尝试改变,也许还有希望,但需要身边的成人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完成过渡。
若在成长的后期强硬地纠正,将会给他们带来不胜其烦的苦恼,甚至伤害到他们的心智。人类外在的表达方式,其实无非是用肢体将语言翻译成行动,以及将行动翻译成语言。无论是惯用左手的人被强迫使用右手,还是惯用右手的人被强迫使用左手,心智都可能会受到伤害,使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尽管有自己本来的样子,却要被扭曲。
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干扰着他们的表达能力,因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习惯早已建立起条件反射,此时他们的肢体不能运用自如,语言表达同样会受到影响。建立用手的习惯,这本来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完成的事情,而现在要求他们重新开始,无疑是一种不恰当的矫正。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邯郸的人走路姿态优美,于是就来到邯郸模仿那儿的人走路。谁知模仿不成,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最后不得不手脚并用爬回了燕国。
其实用这个例子来解释很恰当。长期以来,他早已形成了自己走路时的条件反射,而向赵国人学习走姿,无异于重新建立另一套条件反射,然而他毕竟没有从小在赵国接受环境刺激,很难学成,此时他的心智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了婴儿时期(婴儿是习惯爬行的)。倘若他那时懂一点行为心理学,或许就不会弄巧成拙了。
见微知著
为什么有人总喜欢做“事后诸葛亮”?
平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在大家对某个问题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最终听从了某些人的意见,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于是有人说:“所以我就说嘛,当初就不应该……”但是当时他也同意了大家的决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呢?
这样的人一般会确信自己永远正确并且争强好胜,不能容忍自己失败。因为强烈的虚荣心,他们格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但是又缺乏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说服别人的勇气,因为他们不敢面对万一失败的后果。
等到结果出来,他们才敢说出口。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他们并非甘于沉默,更不喜欢被别人忽略的感觉,所以就想说几句话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这实际上也是内心怯懦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