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11-12章 准备
新西兰这边在教育机制上与中国大有不同,三岁以上才能正常入托,五岁开始就离开幼稚园进入小学。
按照六年的小学时间推算,现在12岁的袁月就读的应该是初级中学,也就是七到八年级。等到两年的初中过后就是最后的中学五年,九到十三年级英文叫High School。
New.World超市旁边的学校就是这片区域的初中,英文叫Dunedin.North.Intermediate. School,就是达尼丁北部初中的意思,简称DNI。
DNI这所学校是张亚芳给联系的,按她所说在达尼丁上什么学校无需刻意挑选和研究,就近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恶劣天气里上学苦的可是孩子。
这里上学有点像是国内的划片区制,只是没有那么的严格,甚至都不需要出示租房合同就一切ok。
新西兰采用的是十三年义务教育。在这里,让孩子失学是违反新西兰法律的,任何学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来拒收孩子入学。
早上九点,袁毅父子在何医生的陪同下来到了超市旁边的DNI中学,来了才发现这学校除了一米高的矮墙与人行道隔开之外居然连大门都没有,更别说门卫与保安了。
“Office!”
袁月眼尖,指着路边的小小指示牌叫到。
按照指示牌方向是一栋涂着鲜红油漆的小平房,推推才发现那房门好像被锁住了,只能从上面的玻璃瞅着里面同样的红色腰墙和灰色地板。
就在袁毅琢磨着是不是要另寻门户之时,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女士推门出来问了一句什么,再由何医生上前沟通了几句后才给迎进了进去。
“这就是和你在邮件里联系的办公室人员安娜,现在她去找校长,让我们等等。”
何医生给袁毅父子小声翻译到。
很快,一位身穿蓝灰色西装的微胖中年妇女就站在三人面前,很是热情作了自我介绍,“我是海蒂,这的校长,你就是要来DNI上课的小伙子吧。”
海蒂校长微笑着与大家点头示意后直接将话语朝向了袁月。
袁月在何医生的翻译下倒也显得还算镇定,很是大声的用英语答到,“是的,我是袁月,我的英语名字叫Jerry。”
“噢,不,你不用专门取个英语名字,就用你的中国名字,虽然我知道中国话有点绕口,但我们一定能学会准确的发音。”
女校长将身子半蹲下来,尽量保持着与袁月眼睛持平的高度说到。
在反复让袁月教了几遍姓名的发音后才转而向袁毅说到,“我们坚持使用每一个孩子的母语姓名发音,这会让他们倍感亲切,不是吗?”
这话让在场的人心中都是一暖,校方如此人性化的考虑让袁毅对孩子在这的未来增添了不少信心。
随后校长将话题转到了孩子的学习上面,先是问起他的英语水平。
估计是有点紧张,袁月没敢随便回答而是将头转向了老爸,而袁毅则是有些忐忑地回答说儿子在国内小学也有学英语,但也就是个见面打声招呼,简单问候一下的水平,至于单词压根就没有认真背过。
本以为校长大人会皱着眉头批评说教一番,诸如明知道要来英语国家为啥没给孩子补补,现在这情况上课岂不是要坐飞机之类,甚至会不会一气之下要求孩子学好了语言再来上学。
谁知道校长闻言只是说了声,“Very good,明天来上学吧,早上八点四十五。”
这就算是过关了?
袁毅这边心里还在合计着要怎么编造说辞,哪曾想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过关了!
接下来就由校长大人亲自带着去参观学校,还特意要求袁月紧跟在自己的身后便于听到她的即时讲解。
虽然知道自己的讲解袁月应该是听不懂,但这一切都丝毫不影响海蒂校长的热情,言辞加上手势动作照样讲得兴致勃勃,只有到了某些较为关键的部分才会看向何医生示意帮忙翻译一二。
就这么拐七拐八的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在袁毅他们看来这学校就像一个有趣的迷宫,时而穿过走廊,时而路过大厅,一路下去貌似都不用走回头路,总能在长廊的尽头找到进入下一处地方的大门。
每进一道门,走在前面的校长总是一直撑开着门,嘴上小声说着“Come here”,等大家过后才轻轻将门关拢,就这种待遇在国内起码也是部级领导视察才有的了。
“喔喔喔,这间教室绝对有趣。”
进了一间有着诱人香味的教室后海蒂校长有些夸张地手舞足蹈到,“这是烹饪课的教室,按照家里的厨房的设施布置,烤箱、微波炉、电磁灶一应俱全,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如何认识和挑选食材,如何营养搭配做出美味的食物,并且在做好后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美食成果...”
这尼玛的,袁毅听着都是直咽唾沫,怪不得之前都说这边上课就和玩一样,听了校长的介绍他都巴不得能和孩子们一起上这样的课,好吃又好玩。
烹饪教室旁边的是缝纫课的教室,正好里面有老师在,在了解到袁毅他们参观的目的后即刻拿了几个孩子们的作品出来展示。
布料的靠枕,皮质的手包...要不是老师再三声明,袁毅他们绝对想不到这些作品居然是出自十二三岁孩子的手。
再接下来的教室更大,分为铁匠和木匠两种工艺,切割、焊接等机器应有尽有,袁毅甚至还瞥见了他在国内用于雕刻的牙机设备,看得他羡慕之余不住感叹,这哪是在上学,分明是在过家家嘛!
随后校长带着众人上了二楼的教室,此时正是学校的上午茶歇时间,透过门窗可以看见里面的同学有的安静坐着写写画画,有的则是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分享食用。
这教室里的布置也与国内的学校大为不同,根本没有印象中整齐排列的几十张桌椅。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桌面,而靠背椅则是围在桌子四边成圈摆放。
二楼最顶头的16号教室就是袁月今后的班级,由于是休息时间,倒是方便了袁毅几人直接进了教室观看。
门边是摆放球类的大框,里面足、篮、排球应有尽有。教室里面一角还有专门放置铅笔、转笔刀、胶带纸等文具之处,这些都是由学校统一提供,随取随用。
再环顾教室里穿着黑底红饰统一校服的学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小洋娃娃们聚在一起。金发的、棕发的、红发的...甚至还有两个黑色长发的女孩,而且那眼睛瞳孔分明还是黑色的。
正想着要去证实一下她们是否华人,教室门外走进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微卷的头发扎了个大马尾垂在脑后,配上细长的身材甚是干练的样子,皮肤倒不像普通洋人那般白皙,而是偏了些浅浅的咖啡色。
“埃迪,这是来自中国的学生袁月和他的家人。”
海蒂校长笑着给众人互相介绍,“这是袁月的班级老师埃迪。”
与埃迪老师没聊上几句就听到上课铃声,几人只能先行告辞再次回到了一楼。
“我们学校有统一的着装规定,具体的可以找安娜了解一下,”海蒂校长伸手与袁毅等人相握告别,只是没想到最后连袁月也是享受到了同等的握手对待,“希望你明天能穿着我们的校服来上课。”
“没问题,我想我能做到!”
被校长的握手搞得有些兴奋的袁月居然直接用英语答到,倒是让校长有些讶然地竖起了大拇指,“非常感谢你的决定,另外我们学校还有各种丰富的体育活动,安娜,你帮他们了解一下。”
“这是我们本年度第一阶段的体育参赛项目,看看孩子对哪些感兴趣的?呐,这是项目、时间、地点还有相关的费用,明天孩子来上课时告诉我就好。”
将几个体育活动分门别类讲解完毕后安娜又抽出了一张资料,“下周学校会举办一次露营活动,这是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打算参加的话也是要明天过来报名。”
“噢,最重要的事我差点都给忘记了,抱歉抱歉,”感觉袁毅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所说后,安娜就像是变戏法一样再次递了一张单子过来,“这是咱们学校校服种类清单以及服装厂的商铺地址。”
“嗯,还有就是关于咱们学校的赞助行为,当然这完全属于自愿捐赠,都是为了让学校发展得更加美好,具体情况请看这张资料。”
“对了,还请您多多关注我们学校的网站,诸如这些活动在上面都有详细介绍,包括学期的各种事项安排。”
“噢,还得留下您的邮箱和电话,方便我们能及时将学校通知发放给您。”
......
回家先将资料收好再出发去那服装店给袁月配置校服。
那地方在导航软件上显示差不多有20分钟车程,原本按袁毅的想法是打辆出租车,谁知这边出租车全部都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像国内那样招手即停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好在何医生在这边已经买了车,一辆银灰色的二手丰田单门小跑,上周才从一个即将归国的留学生手上买过来,价格也颇为实惠,只要了一千二百刀。
“袁老师你在国内开车的吧?我的车技有点不靠谱,毕竟在国内也才刚刚上路几个月。”
何医生的话让袁毅有些不解,你连车都不敢开还买?尤其是在这行驶方向完全相反的新西兰?
“过阵子我女儿要过来,达尼丁这地方到处都是陡坡,平时自己一个人走走无所谓,带了孩子没个车就太不方便,估计你也早晚要买辆车的。”
听了何医生的解释袁毅才有些明白,只是想着要自己这刚刚到新西兰第二天的人就去开车?好在来之前就听从张亚芳的建议办理了国际驾照的翻译公证事宜,配合他国内驾照的原件倒是具备在新西兰开车一年的资格。
“没事的,之前车刚拿到的时候我也让彭老师陪着开了一段,这边路上车少,只要记着别把车开到对面道路上就行,我会坐在旁边及时提醒你的,哈哈!”
于是乎,最终袁毅还是坐上了驾驶位,何医生则是拿着手机做起了专职导航的工作。
“嗳,好!对,就这样,无论是拐弯还是变道,千万记得提前三秒打转向灯。”
“呐呐呐!前面岔道记得靠左边道路行驶!”
“ok!完美!”
“噢,下个路口记得提前往右变道,咱们要右拐了。”
“这里慢点,咱们拐弯的车必须要等对面直行的车走完才能拐过去,否则人家要对咱们竖中指的!”
......
这一路基本都是平直大道,偶尔一两个拐弯口也在两人的高度警惕下安全度过,即便如此袁毅的心里还是非常的紧张,等开到目的地附近泊好车后才发觉自己已是满身的冷汗。
服装店在个街边的小巷里面,推门进去里面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等了一会后还是何医生喊了声“Hello”才有个大妈从里面应声出来,完全没有国内店铺里服务员顷刻围上来的热度。
短袖T恤、运动衣、冲锋衣、短裤、长裤、帽子、长袜...
看着标牌上的Made in China,袁毅不知道是要为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而感到骄傲,还是要为这随随便便一件就要60刀的价格表示无奈。
好在孩子的皮鞋早就在国内准备好了,否则还要专门跑一趟鞋店,估计那价格也肯定是能让人感到酸爽非常。
校服以黑色为主,配了少许的红边,换上全套校服的袁月倒是颇为帅气,毕竟长了一双大长腿的小伙子穿什么都像是衣服架子那样好看。
见着效果不错,多少缓解了一些袁毅一下花出去近一千刀的肉痛,只能是不住自我吐槽着钱总是用来花的。
置办完了装备,刚要出门就听见天空中“轰隆隆”的连声雷响,本想着赶紧回到车上避雨,却没曾想还没走到车边那“啪嗒啪嗒”声音就响了起来,看那在地面欢快蹦达的哪是什么雨点,分明是指甲盖大小的冰雹!
这大夏天的酷阳当空就突然来阵冰雹?而且是一丝预兆都没有的说来就来,怪不得都说新西兰这边的天气才是最像孩儿脸的地方。
冰雹来的快去的也快,几分钟后的天空就又恢复了蓝天白云的酷日当空,就连因为冰雹融化浸湿的地面都在慢慢蒸发,从地面快速升腾起的水汽来看估计没多久就会像是啥事都没发生过的一样。
感叹着新西兰的天气袁毅发动了汽车,然后在何医生的不住“靠左、打灯”的碎碎念中缓缓驶离泊位朝家的方向开去。
“何医生,今天真要谢谢你费时间陪着孩子报道,否则我们这英语水平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有了来时的经验,袁毅倒也不觉得这靠左开车有什么困难,开车的当口也敢聊上两句了。
“哎呀,袁老师别太客气,咱们中国人在海外靠的就是互相帮助,在这咱们就是同族同亲,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肯定都是义不容辞的!”
“是啊,这次出来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守望相助!”
袁毅感叹着暗下决心,自己也必定要把这种美德传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