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战略(十周年实践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分化,商业发展的原动力

真正的趋势是在无声无息中发展的,这也叫作“蔓草效应”,借助商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逆看商业史,很多单个品类的产品最后会融合集中为一个产品。顺看商业史,你则会发现,某一个单一品类不断分化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新品类,分化成为必然趋势。实际上,分化是商业界发展的原动力,分化的力量使得新品类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整个商业社会的发展。在商业界,技术、文化和传播环境的变迁创造了促使品类分化的条件,市场越成熟,竞争越激烈,分化的程度就越高。把握趋势,认识并利用分化力量的企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最初是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诞生的时候,按照当时预测,其销售量至今不会超过2000台,但是人们忽视了分化的力量。计算机行业迅速分化出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软件、显示器、存储器等上百个相关品类,并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行业,诞生了数十个全球性品牌以及上万亿美元的市场。

PC的分化

1951年推出的雷明顿·兰德UNIVAC电脑以及随后推出的IBM主机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真正开始。今天电脑时代已发展成什么局面了?

在6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目睹了数目惊人的产品:小型电脑、中型电脑、个人电脑、网络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以及成千上万的软件产品。如今有电脑杂志、时事通信、网站和互联网,还有大量的电脑咨询公司。2010年,全球电脑销量超过了3亿台。“电脑大树”的成长和它的众多分枝孕育了众多强势的高价值品牌,包括IBM、Unisys、惠普、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Siebel、甲骨文(Oracle)、SAP、戴尔、苹果、Palm、英特尔和微软等。电脑行业分化创造的机会还成就了显示器品牌(优派)、键盘和鼠标品牌(罗技)、硬盘品牌(希捷)、调制解调器品牌(Hayes)、存储品牌(Zip、Migo)、打印机品牌(爱普生、利盟)、投影机品牌(InFocus)、扫描仪品牌(UMAX)、电脑音箱品牌(Altec Lansing)和标签打印机品牌(Dymo),以及今后将出现的新品牌。

电子商务网站的分化

近10年来,由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整个世界的货品通路与消费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近几年电子商务产业的集中爆发(两年的零售额等于过去10年之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杀入网上零售战场,网络零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2012财年净销售额为610.9亿美元,比2011财年的480.8亿美元增长27%;运营利润为6.76亿美元,比2011财年的8.62亿美元下滑22%;净亏损为3900万美元,2011财年的净利润为6.31亿美元。亚马逊网站上销售产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但是利润在下降,而且至今图书类仍然是最核心的业务。亚马逊创建人、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说:“在2010年第4季度中,运用最新电子墨水显示技术的第三代Kindle电子书销售已过百万,现在已经取代纸质平装图书,成为亚马逊公司最为热销的产品。此外,平装书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之中。”

亚马逊最怕什么?分化。

2010年11月,美国亚马逊公司收购了电子商务企业Quidsi,其旗下的Diapers.com网站在母婴用品的垂直品类上,一直是亚马逊最强劲的对手。2005年成立的Diapers 2010年销售额是3亿美元,比起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亚马逊来说,Diapers就像是大象面前的小老鼠。可是,仅仅是尿布这一个品类,Diapers 2010年就卖出了5亿包!凭着对母婴类商品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大量极其忠诚的消费群体,Diapers令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产生危机感,最终以5.4亿美元将其收入麾下。

这几乎是亚马逊收购Zappos的翻版故事,只不过几年前,令亚马逊败北的品类是鞋子。2009年,亚马逊以8.7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鞋子在线零售商Zappos。为了与其竞争,亚马逊曾在2007年推出一个独立的售鞋网站Endless.com,在线销售鞋子和手提包。不过,纵然是全球电子商务巨擘亚马逊,也有阿喀琉斯之踵:它在鞋的垂直品类上根本无法与Zappos相提并论。看看一组对比数据就一目了然了:2009年6月,Zappos的访问人数达到450万人次,而Endless.com仅70多万人次。除此之外,亚马逊也在自己的主网站上卖鞋子,但是销量更是难以企及Zappos。

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样处在不断分化的过程中。网上“国美”——京东商城凭借电器零售起步,随后不断扩充进入图书、母婴用品、服装等品类。但是它在网上图书零售领域遭到当当的阻击,在母婴用品领域遭到红孩子的阻击,在服装领域遭到凡客的阻击,在最为核心的家电零售领域则面临着苏宁易购的冲击。遗憾的是,这些专家品牌后来纷纷走上了模仿京东扩充品类的道路。但是,模仿京东最多能成为京东第二,战胜不了京东,而在互联网世界里,第二没有价值。

传统百货业的分化

多年前,每个城市的零售业主角都是百货商店,比如纽约的梅西百货(Macy)、巴黎的老佛爷和北京的王府井。

今天百货商店已经被分化吞噬。传统百货商店的每个部门都产生了全国性连锁品牌,这些品牌迅速统治了各自的品类。比如美国百货商店中的运动鞋部成了Foot Locker,婴儿用品部成了Babies“Я”Us,床上用品部成了Bed Bath&Beyond,图书部成了Barnes&Noble,休闲服部成了盖璞(Gap),消费电子部成了Best Buy,家具部成了Rooms To Go,家用器皿部成了Crate&Barrel,珠宝部成了Kay Jewelers,皮衣部成了Wilsons Leather,女性内衣部成了Victoria's Secret,化妆品部成了Sephora,床垫部成了Sleepy's,男士西服部成了Men's Wearhouse,宠物用品部成了PetsMart,加码部成了Lane Bryant,沙龙成了Supercuts,鞋部成了Famous Footwear,运动用品部成了Sports Authority,青年成人部成了Abercrombie&Fitch,玩具部成了玩具反斗城,地下室的清洁部当然成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

在中国的零售百货业中,苏宁和国美分化并且聚焦于家电卖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家具卖场、玩具卖场、皮鞋卖场、眼镜卖场、服装卖场,甚至进一步分化的男装卖场、童装卖场等都在兴起专家品牌。

酒店业的分化

今天美国的酒店业已经分化出来一系列品牌:常规酒店(希尔顿)、套房酒店(Embassy Suites)、汽车旅馆(假日酒店)和公寓酒店(Estended Stay America)。此外,还有按价格区分的高档酒店(四季酒店)、中等价位酒店(Marriott)或平价酒店(Hampton Inns)。

中国酒店业的分化刚刚开始。“如家”首先把握住了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分枝,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如家的管理层再次把握分化的力量,推出了“和颐”商务连锁酒店,创始人之一季琦先生单飞后推出了“汉庭”商务连锁酒店。99连锁酒店给顾客的承诺是“全国统一价99元”。

把握分化的趋势,经济型酒店可以成功,超高端的酒店也可以成功。新加坡的悦榕庄就是超高端酒店的代表。这家酒店主要设在旅游度假区,建筑风格靠拢当地的文化特征,标价每晚500美元以上。

饮料业的分化

今天饮料已经分化成由十几个品类构成的超级市场,除了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我们还有果蔬汁、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包装水、功能饮料等。果汁品类已经分化出以统一“鲜橙多”、可口可乐“酷儿”为代表的果汁含量仅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和以汇源为代表的高浓度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中入市较早的有露露杏仁汁和椰树椰汁,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六个核桃等。在包装饮用水中已经分化出包括纯净水、天然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等品类。近年来,茶饮料市场成长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水、乳饮料的第四大饮品。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更是纷纷发力茶饮料市场。王老吉的成长带动着像广东凉茶这样的区域饮料品类走向全国。奶茶饮料也发展迅速。

卡车的分化

分化在卡车行业同样发生作用。东风和解放主导的卡车品类发生了分化,原本生产农用车的福田把握住了分化的机会,以独立品牌——“时代”推出经济型轻卡。分化产生了威力,“时代”迅速击败了解放、东风等品牌,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中国重汽推出的第一个独立高端重卡品牌——“豪沃”,很快成为这个品类的领导者。接下来的机会还将在中型卡车分支、微卡分支、超高端重卡分支、平价重卡分支之中产生。

餐饮业的分化

回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咖啡馆中几乎出售所有的食物。今天,传统的咖啡馆完全被分化掉了。194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贝纳迪诺,迪克·麦克唐纳(Dick McDonald)和马克·麦克唐纳(Mac McDonald)就是这么干的。他们开办了主要供应汉堡的“咖啡店”(菜单上有9个项目:汉堡、吉士汉堡、炸薯条、咖啡和其他5种饮料)。如果你不喜欢汉堡,显然你不会去麦当劳。麦当劳公司后来成了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同样的咖啡店还提供了很多其他打造品牌的机会,比如鸡肉(肯德基)、烤牛肉(Arby's)、热狗(Wienerschnitzel)、咖啡(星巴克)、油炸圈饼(Dunkin' Donuts)、肉桂卷(Cinnabon)、曲奇(Mrs. Fields)、冰激凌(Baskin-Robbins)、冷冻酸奶(TCBY)、烤薄饼(International House of Pancakes)、华夫饼干(Waffle House)、比萨(必胜客)、三明治(赛百味)……高档餐饮同样开始分化,出现了全国性的餐馆品牌,部分包括:Applebee's(烧烤)、Arby's(烤牛肉)、Benihana of Tokyo(日本菜)、Olive Garden(意大利菜)、On the Border(墨西哥菜)、Outback(牛排)、PF Chang's(中餐)、Ruth's Chris(牛排)、Tony Roma's(肋骨)等。

分化永远不会停止。比如说比萨品类,必胜客是第一个全国比萨连锁,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达美乐比萨分化出宅送比萨,成了第二大比萨连锁。小恺撒(Little Caesars)“外卖”比萨则是美国第三大比萨品牌。

作为美食大国,中餐的分化机会将比美国更多。如今一些企业已经把握住了分化的趋势并初步建立起了品牌,如米饭快餐连锁品牌“真功夫”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日式拉面“味千”已经在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在水饺、米线、包子、豆浆等品类上都已经有品牌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