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司母戊大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雕饰都具有极高的水平,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一)外形简介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个字,也有人释作“后母毋”,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此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米、口长1.1米、口宽0.79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后来补铸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4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口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4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3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

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上浇铸的。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它0.8%。

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二)发现经过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探寻到的。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质朴的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当地农民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10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一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

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堵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

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

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40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0.05米的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

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用这种办法一点一点地往上抬,当提至6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此时,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又将洞口堵了起来。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大方鼎的出土始终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不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到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4块至10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

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条锯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有锯动,又改用铁锤砸,最后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严重破坏。

后来,村民认为把方鼎破坏了太可惜,还怕万一萧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会很难出手,于是村民停止肢解,又将方鼎埋入地下保存了起来。

1946年6月,司母戊鼎被重新掘出。同年10月底,国民政府驻军用专车把它运抵南京,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而国民政府终究因重量问题没有把其运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方鼎那失去的一只鼎耳一直没有找到,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

2000年,南京博物院技术部申报“泥范铸作司母戊鼎工艺研究”课题,并在2006年7月用仿古代的泥,范铸作工艺初步铸成原大司母戊鼎。

为筹备殷墟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估行动,中国历史博物馆曾在2005年9月下旬把在北京入藏的原鼎运回安阳殷墟博物馆展览近4个月。安阳市在殷墟举行盛大仪式,迎接阔别家乡59年的司母戊鼎在故里展出。当时是万人空巷迎宝鼎,至尊国宝现真容。

为配合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受“申遗办”委托,2006年5月由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文物修复委员会委员赵乾民仿制的巨型司母戊鼎,该鼎高3米,长2.5米,宽1.74米,重达3吨。底座上镶嵌着周谷城先生书写的“青铜时代第一鼎”大字,安放在司母戊鼎的出土地殷墟王陵遗址。

(三)考古研究

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工艺精巧。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耳侧以鱼纹为饰。4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3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了高峰,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一时。

在当时,鼎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所谓“藏礼于器”,青铜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成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缅怀先祖功绩。而古代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贵族死后又常常用鼎来随葬。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来制作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那么这铭文究竟何意呢?

第一种说法认为司母戊为墓主人的庙号。司读祀,即祭祀的意思。认为这铭文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做。

但是,考古人员通过形制确定司母戊鼎属于殷墟二期,即商代晚期的商王武丁后期至其子祖庚、祖甲时期,此说很快被否定。一般情况下,是判断一个器物的年代,要通过它的地层关系,然后在底层关系的基础上,再去看器物的组合。

但是,司母戊鼎重现于世时既没有其它器物一同出土,也没有发现墓葬。因此对于司母戊鼎年代的判断,只能从器物形制着手。专家们把200多年殷墟文化分为4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大致的分期特征。

越早的方鼎,它腹部就越深,腿也就细长,根据鼎腿与鼎腹的比例关系,专家们判断,司母戊鼎应该是比较接近殷墟二期的器物特征。

商代的人名以天干地支为自己的称号,这样,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现相同称号的人。甲骨文中提到过,配偶为戊的,共有4位商王。他们分别是大丁、武丁、祖甲、武乙王。大丁的时代,不在殷墟的12位商王之内。

而武乙王属于殷墟三期,司母戊鼎与这个时期的器物外形不吻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武丁和祖甲王了。

第二种说法将司字改释为后字。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即她生前乃商王之后,并且新说认为母戊并不是商王大丁之母,而应指商王祖庚或祖甲之母。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给出了答案。妇好乃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历史资料记载她主持祭祀、打猎、英勇善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考古学家在妇好墓中发现了司母辛鼎,而通过对比发现司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司母戊鼎一致,两鼎之间的合金配比情况也极其相似,这就有力地证明司母戊鼎确属殷墟二期。

这也帮助我们断定司母戊鼎的戊应该就是武丁王的另外一个王后戊,此鼎乃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做的祭器,祭祀的时候,祭祀者把铭文和纹饰完整的一面朝向祭祀的牌位,把器物的背面对着自己。

这种纹饰大多为饕餮纹,它是阴间和阳界沟通的使者。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狰狞的饕餮就是早期的龙,是龙的一种变体。在烟雾缭绕之中,龙会把祭祀的信息带到天上。祭祀之后随葬于其母墓中。

但令人奇怪的是,同为武丁王的王后,司母戊鼎的体积几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则是它的6倍。不久,考古人员在当年司母戊鼎出土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甲字型大墓,在殷墟王陵区共有大墓11座,这些大墓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

戊的墓葬规格是仅次于商王的。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女将军妇好,她的墓葬并没有进入王陵区。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10多个妻子,为什么仅仅有武丁的王后“戊”,墓葬有如此高的规格呢?这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另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