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决定着“关系”的走向(3)
我们会接受自己创造的这个故事,并认为它是真实的。这时,我们就会努力地去寻找一些经历,不断加强这个故事的正确性。如果我们觉得哪个人曾对我们不够友善;或者我们的配偶、老板、商店的店员,以及一些处于类似位置的人,曾对我们不友善;甚至某个人跟曾对我们不友善的人长得很像,我们都会往最坏的地方想。这时,我们会进入一种防御状态,做好“战斗”的准备。而对方也会觉察到你的敌对情绪,真的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来对待你。这个是自动而不受控制的过程。它发生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双方都不知为何如此,但彼此的反应会进一步加强这种敌对气氛。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遇到某个人,而且一看就知道,他不喜欢你。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人对我们怀有很大的成见,并且肯定地认为,我们就是这样。而我们也能从他们的态度、行为当中感受到这种成见。不管我们做了什么,都只是在加强他们对我们的这种错误评价。这种事真的很让人不舒服,一点也不公平。我们觉得自己被冤枉了,认为自己受到了诋毁和攻击。
那么,一个人在觉得自己受到攻击时会做些什么呢?他会“反攻击”!他会用自己的思想和假设作为一种“武器”,开始一场精神上的战斗。他会把所有的消极因素归结到对方头上。为了让自己觉得公平,他会不自觉地在头脑里编造一些故事,贬低对方。他觉得,只有那些内心阴暗、行为卑劣的人,才会把别人想得那么糟糕。他会这样想,“他不喜欢我?哼!肯定是因为他太蠢了,蠢到只能待在这个小便利店里当个收银员,连份正经的工作都找不到!”就这样,错上加错、你来我往之后,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对于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而言,你都在扮演着圣诞老人的角色。你来决定他们是“淘气”还是“乖巧”。可是,你的评价只对自己有效,别人没必要和你持同样的看法。你对他人的评价只不过是自己创造的故事,说实话,它们甚至比“圣诞老人”更梦幻。
我不是说你不应去分辨对自己最有利的东西。为了我们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分辨什么是健康的、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危险的,是很重要的事情。现实有时会让人感到伤感,有一些人为了所谓的“挑战自己”,会做出一些不正当的举动,他们变得很好斗,富有攻击性,没人敢和他们接触。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怜悯之心,知道他们肯定是受了很深的伤害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的。被别人伤害的人,也会去伤害别人;受伤的人才会伤人。
“怜悯”(compassion)就是“对肉体上或精神上遭受折磨的人表示同情,并强烈地希望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内在的过程,是对别人痛苦和烦恼的理解。但是“怜悯”并不是去改变或“拯救”别人。你可以向别人伸出援手,但这不意味着你要伸出手去让他咬,这不是怜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没人是为了让你改变他而来到这世上的。总是试图去干预别人,以为这样就能让他从痛苦中解脱——这并非真正的怜悯。
分辨和评价的差异
你可以去分辨别人的出现能否帮你的灵魂得到升华,能否帮你感受更多的欢乐和人间的美德,能否让你发现自己的内在美和更多不平凡的事。但是,如果他们帮不上你,也要祝福他们,不能对其妄下定论。
分辨和评价是不一样的。分辨,是让你测定什么东西能够保护你、满足你,并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而评价,来自你内在的需求,你要通过评价来证明你所做的决定是对的。评价只不过是在为你的决定寻找一种证据。当你发现自己的决定可能不正确的时候,你就会用评价和愤怒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让别人以为你是对的。法国小说家和剧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激烈尖刻的言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虚弱的理由。”当你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苍白无力时,你就会尖刻地指责别人,企图用这些激烈的言语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在现实的关系里面,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新年”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在脑海里我们创造了一个关于新年的故事,并且坚信,就像日历所显示的那样,人们会在每年的12月31日那天,伴着午夜的钟声,从一年跨到另一年。我们会带着各种美好的期望,举行盛大的欢庆仪式。“新年快乐!”我们向每一个人喊道。我们相信,在未来的365天里,生活会有很大的改善,大家都在期待着那些美好的事情。新年真是太棒了,就让它快些到来吧!在美国,我们会用阳光、快乐的婴儿来象征新的一年,而用干瘪疲惫的老人象征萧条逝去的旧时光。我们总想让旧年快点结束,好去迎接新的一年。
讽刺的是,即将结束的这一年,正是我们在12个月前为之大肆庆祝的那一年,现在它就像一条烂鱼一样,被我们扔到了垃圾桶里。
12月31日和一年中的其他日子,比如5月10日,有什么不同呢?一年和另外一年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之间的不同,只是在于我们为其创造了不一样的故事,我们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我们告诉自己,新的一年代表了希望,我们应该去欢庆这美好的未来。然而,当过了几个月的时候,关于我们生活的那些老故事就闯进来了,它们就像潮水一般,将那些新年的渴望和期待统统压碎、淹没……就这样,一直到下个新年来临……我们一直在重复着这个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是叙事心理学中活生生的例子。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从青春期开始,我们就开始为自己创造一些很有戏剧性的故事。这当中,我们会有选择地发掘出一些经历,也会刻意忽略甚至忘怀一些经历。”而塔迪亚斯·戈拉在他的著作《懒人启蒙指南》中,是这样描述的:“你所说的话,只对你自己或是同意你观点的人起作用。”
改善关系的秘密
如果你真的想改善你和别人的关系,就必须要承认,“你”才是各种关系中最主要的因素。你和别人的关系是你对他人看法的一种反映。你可以向自己讲述一些关于别人的不同的故事,试着去改变对别人的看法,把别人列到你的“乖孩子”名单里。这样,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妻子桂儿外出同朋友吃晚饭。聚会结束后,我们开着各自的车一起回家,我开在前面带路。虽然桂儿就在我后面不远,可是我却很难从后视镜里确定她的位置,不知道她是不是紧跟着我。因为她的车灯太暗了,根本照不了多远,这让我很担心她的安全,万一别的车看不到她怎么办?
我们到家后,我就告诉桂儿刚才的担忧,那样很不安全。她也说因为车灯太暗,很难看见前面的路,还告诉我说这种状况持续了快一年,而且更奇怪的是,它们是一点一点变暗的。
“我本以为车灯要是坏了的话,它会一下子就熄灭了呢,没想到它会像现在这样一点一点地变暗。”桂儿说。我跟她一样,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事。所以我们认为问题肯定很严重,不仅是灯泡坏了,估计这辆车的发电系统也快坏了。
第二天,我们就把车送到附近的修理厂去维修。取车的时候,我问修理工要给他多少钱。
神奇的是,他居然说:“不要钱。”“不要钱?!”我问,“为什么啊?”“灯泡和发电系统都没坏。”他解释说,“只是你的头灯太脏了。”这个说法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桂儿是个爱整洁的人,总是把车清洗得非常干净,她还经常拿这个来炫耀呢!修理工看到我脸上迷惑的表情,说:“您妻子的车装的是弹跳式的车头灯。她在夜间开车时,会把头灯打开。而车灯一旦弹跳出来,一些小飞虫啊、灰尘啊,还有其他脏东西就会粘到那上边。”
“可是她每周都会洗车啊。”我说。
“你看,除非她洗车时把头灯打开,它们才会弹跳出来,要不然她是无法清洗到头灯的。时间一长,车灯上的脏东西越积越厚,光线就很难透过来,所以呢,在你们看来,车灯就越来越暗了。”
想想那些对你来说很有挑战性的关系吧,它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表面上看,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可能你在面对那个人时,会有意识地朝他微笑,或许你也做了很多事情,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没用的。你虽然认真地清洗了汽车的表面,可是头灯还是不能发出光亮,因为你忘记了去清洗它。问题不在于事物的表面或外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你会在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向自己讲述关于那个人的故事,时间一长,你就觉得他就是你想的那样。可是别人不一定也这样认为,你对他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观点。你可以改变你所创造的故事,进而改变你们的关系。
现在,你可能要问:“你是不是在建议我,要不断地问自己,我是怎么向自己描述遇见的每一个人的?”是的,完全正确。
“可是,总是一个劲地问自己对别人的看法,不会让我发疯吗?”不会的,因为你已经疯了。其实,除了“思维混乱”之外,“疯狂”(crazy)还可以有其他更好的定义。
这是可以让你更清醒、更理智地看待别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和别人的关系更和谐、更愉快。
伟大的精神导师和作家一行禅师曾这样写道:“你种下一株莴苣,如果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怪莴苣,而是会找一些其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或水,也可能是阳光不够充足,总之你绝不会责怪莴苣。但是,如果我们和朋友、家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却只会责备别人。其实人与人的关系就和莴苣一样,只要你精心呵护,都可以有很好的结果。责备根本不会起什么积极的作用,争吵、劝说也是一样。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如果你能明白,并且也愿意这样做,那么你就会去爱别人,之前不好的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不抱怨观念
·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
·你经常会向自己描述不同的人。明白这一点,就能帮你把很多复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关系分解开来。
·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了好人或坏人。
·想要建立一种“不抱怨的关系”,不在于你学习如何去做这样的事,而在于学习如何去成为这样的人。
·你可以试着去改变对他人的成见,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和对方相处得越来越愉悦,那么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为双方的关系创造出新的奇迹。
·当你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有些苍白无力时,你就会尖刻地指责别人,企图用这些激烈的言语证明自己是对的。
·你所说的话,只对你自己或是同意你观点的人起作用。
不抱怨行动
·选择一个和你关系很好、相处融洽的人,写下你对他的看法。
·再选择一个和你有矛盾的人,写下你对他的看法。
·思考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相处的那个人,他的朋友们对他有什么样的看法。想象他最好的朋友、母亲或者崇拜者会怎样描述他,并把这些也写下来。
·下次你再和这个人产生矛盾时,积极地让自己去欣赏他、崇拜他,试着把他归结到你的“好孩子”名单里。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在和别人相处,都要问自己:“我是如何向自己描述这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