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话实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邯郸王郎赶刘秀 萧王走国留遗踪

石家庄各市县有很多地名与传说都与刘秀有关。

井陉县仙台山,有个神奇的石灰岩溶洞,传说是刘秀藏身的地方,因此叫刘秀洞;在平山县,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区——滚龙沟,传说是因刘秀在逃难时不慎从山坡上滚下来而得名;在高邑县城南,传说有刘秀登基称帝的千秋台;在平山温塘白鹿温泉有个北马冢村,传说刘秀的一匹宝马累死而葬在这里,于是叫做马冢。

提到的这些地名,都和一段传说有关,那就是“王莽赶刘秀”。那么在两汉之际,真的有“王莽赶刘秀”这段历史吗?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王莽赶刘秀”这段历史。流传于河北的“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是民间的一种误传。历史上的王莽根本没有在河北赶过刘秀,倒是刘秀辅佐汉更始帝刘玄时消灭了王莽。

后来,刘秀受命平定河北。有一位邯郸算卦先生王郎自立为皇帝,围剿刘秀,开始了“王郎赶刘秀”的一段历史。因为后人不太知道这个王郎,所以就传成了“王莽赶刘秀”。由于刘秀在建立东汉前曾被封为萧王,所以“王郎赶刘秀”,又被称为“萧王走国”或者“刘秀走国”。

要想讲清刘秀在河北的这段历史,还得从王莽篡汉说起。

王莽,河北元城县人,就是今河北大名县人。西汉末年,他篡夺了皇位,自立为皇帝,建立新朝,结果引发各地民众起义。

当时,南阳的豪族兼粮商刘秀和他的哥哥带着他们刘家几千人的队伍加入起义军,反抗王莽的新朝统治。

我们说的这位刘秀,是西汉的皇室后裔,祖上封过长沙王。刘秀九岁丧父,自幼家境贫寒,好读书,有志向,又能吃苦耐劳。他的哥哥也不是等闲之辈,这哥俩加入起义军后,拥立西汉皇室后裔刘玄当上皇帝,复辟汉朝,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刘秀经历坎坷,能忍辱负重,又聪明过人。何以见得呢?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有很深的城府,坚忍不凡。

他和他的哥哥拥立的皇帝刘玄,实际上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在消灭王莽的征战中,刘秀的哥哥英勇善战,威望很高,结果就是因为功高盖主,居然被刘玄找了个借口给杀害了。

刘秀本来悲愤不已,但是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强忍悲痛,极力表示对刘玄的效忠。

他不给哥哥发丧,不与哥哥的旧将来往,谈笑如常,这才免除了杀身之祸。

刘秀和各路农民起义军辅佐刘玄,斩杀了王莽,灭掉了新朝。刘玄定都洛阳,设置百官,然后派要臣到各地巡抚郡国,平定天下。刘秀抓住机遇,主动向刘玄请求,要为朝廷平定河北。

刘玄这次倒没有怀疑刘秀,马上给刘秀封侯拜将,让刘秀带兵平定河北。那么,刘玄这回为什么对刘秀这么放心呢?

原来刘玄知道当时河北的形势。河北各地,群雄并立,不相统属的农民起义军就有数十支,大概有上百万人。刘玄派刘秀镇抚河北,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是避免刘秀在京城威胁自己的皇位,二是利用刘秀打击农民军和地方势力。无论刘秀成败,刘玄都可坐收渔翁之利。

算卦先生,如何摇身变为皇子立帝自封?

太常将军,独闯河北留下几多磨难重重?

冰冻滹沱,萧王能否化险为夷绝地逢生?

刘秀率兵北渡黄河后,开始镇抚河北的郡国。他采纳了随行大将们的建议,在河北广泛招募人才,所到之处,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名,惩治腐败,赢得了地方官吏和民众的欢迎。

刘秀一路北行,到达河北名城邯郸。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大麻烦,他受到了残酷的围剿。

原来刘秀来到邯郸,已经死了的西汉王室后裔、赵王的儿子刘林前来投奔刘秀,劝刘秀扒开黄河,用水淹的方式消灭河北的赤眉起义军,然后自己称帝统治河北。

刘秀考虑到决河放水,必将导致百万民众无家可归,所以没采纳刘林的建议。刘秀接着北上,到达真定。

刘林觉得刘秀不听他的建议,是把自己的好心当作驴肝肺,于是他恼羞成怒,就和一群邯郸的西汉贵族后裔,拥立邯郸城内一个占卜算命的“半仙”王郎当了皇帝。

王郎是个什么人物呢?

王郎,也叫王昌,以算卦占卜为生。

在新莽时,他利用算卦的营生,鼓吹河北割据,常说“河北有天子气”。当时的刘林,与王郎私交很深。

王莽篡位,长安城有人自称汉成帝私生71子,叫刘子舆,结果被王莽杀了。这个王郎就利用“百姓思汉”的心理,诈称自己是真的刘子舆,用以迷惑民众。刘林和西汉的赵国贵族后裔,拥立王郎为帝,传檄河北郡县,围剿更始帝的官员和刘秀。

王郎的行为得到河北一些西汉贵族的响应,赵国以北、辽东以西各州郡皆望风而从。立足未稳的刘秀,面临着邯郸伪皇帝王郎的围追驱赶,从此拉开了“王郎赶刘秀”的序幕。

受到王郎围攻的刘秀势单力孤,兵微将寡,仓皇南下,到了饶阳,一路上害怕被人发现,绝对不敢进入城邑,只能露宿道边,非常凄惨。因为吃不上饭,他们不得不到王郎军队控制的驿站去蒙混饭吃。驿站送饭的送来饭食,刘秀的随从们因为过于饥饿,争抢食物,引起传舍官吏的怀疑,传吏就大喊一声:“邯郸皇帝大军到!”刘秀及其官属顿时大惊失色。但刘秀毕竟久经坎坷,发现没有什么军队到来,于是机智应对,声称:“那就赶快请邯郸将军入席吧!”这才稳住传吏,使他的从属们得以解决温饱。

这段历程,是刘秀镇抚河北经历中最危难的一段历史,而刘秀走国的一系列民间传说,大都与这有关。

在滹沱河沿岸的正定和晋州等市县,古代都有“麦饭亭”的建筑,说的是刘秀在逃亡途中饥寒交迫,他的大将冯异和邓禹进献麦饭粥的故事。在安平县城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圣姑庙,传说刘秀在这里无路可走,有一位村姑给他指点道路。后来刘秀建立东汉,不忘村姑的恩德,封其为圣姑,建庙祠予以纪念。

还有一个重点要说的地方,就是正定县滹沱河畔的凌透村。

这个故事,在《后汉书·王霸传》中有明确的记载。当时刘秀率部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随从们都非常惊恐。到了滹沱河畔,后面有追兵,探马还说“无舟船可渡”,随从官属更加惊慌。刘秀让他的大将王霸亲自到河边查看,王霸回来禀报,唯恐军心动乱,便谎称“河水已经结冰,可以渡河”。刘秀急忙督军赶到,河水竟然真的结冰,刘秀率领他的亲军和官吏踏冰而过。王郎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在王郎军队赶到河边时,冰凌开裂了。事后刘秀夸奖王霸:“让我们平安渡河,就靠你了!”“凌透”,就是冰凌透裂的意思,凌透村由此得名。

刘秀按照一位老人的指点,到了现在的冀州城,受到守城官员的欢迎,总算有了个立足之地,但是他感到兵力太少,还是不足以成事。

一语乾坤,刘秀听从谁的韬略立足河北?

忠贞不贰,邳彤如何面对王郎利诱淫威?

拜将封侯,药王庙里为何供奉邳彤牌位?

就在这时,驻守晋州的大将邳彤率领所部投奔刘秀。这对四处逃避、狼狈不堪的刘秀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刘秀的命运迎来了一次大的历史转折。

邳彤,今河北冀州人,能文善武,是刘秀建国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著名的中国药都安国,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药王庙,供奉的就是这位河北名将邳彤。在井陉、晋州等地,几乎都有邳将爷庙,都把邳彤作为医药神供奉。

邳彤在王莽的新朝,是个住在晋州和成郡的卒正,也就是带兵的军官。刘秀到了冀州后,邳彤率部投奔,被刘秀封为和成太守,就是晋州太守。邳彤是个有勇有谋、具有大智慧的河北名将。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郡县大都依附王郎,唯有晋州和冀州二郡的太守支持刘秀。刘秀在蓟城遭围攻后,邳彤派两千精骑北上迎刘秀。

当时,许多人主张以两郡之兵护刘秀返长安,与刘玄争夺半壁江山。邳彤分析形势后对刘秀说:“如今啊,天下老百姓思汉,明公本汉室宗亲,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而王郎不过一匹夫,集乌合之众还能威震燕赵,何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我们什么城池不能攻克呢?”他接着说:“如果您西去长安,不仅失掉河北,且三秦必惊。况且如果没有立足河北之意,如今跟随我们的这些河北子弟们肯定也很难随君西去,西进之途成败难料啊!”

邳彤的意见坚定了刘秀平定河北的决心和信心。于是,刘秀拜邳彤为后大将军,南征王郎。由于邳彤的这个建议,后世评价邳彤是“一语定乾坤”的智者。

后来,邳彤老家的冀州守将投降王郎,把邳彤的全家老小作为人质。王郎送信威胁邳彤说:“你要是投降,可以给你封官晋爵,否则就要灭你全家。”邳彤坚定地回绝了王郎的诱逼,率军攻战。不日,刘秀派遣大将攻克冀州,解救了邳彤的家眷,邳彤全家幸免于难。

在刘秀大军攻下邯郸后,邳彤被封为武义侯。刘秀在河北的高邑建立东汉政权的当年,邳彤受封为灵寿侯,行大司空事。后来他又被封为安国侯,伴刘秀征战南北,屡立战功,于刘秀称帝后的第六年逝世。

邳彤精通药理,还是河北的一代名医。

他常走村串户,采方治病,人颂“药王邳彤”。为纪其事,宋徽宗下诏在安国为邳彤立“药王庙”,供世人纪念,经历代重修,至今安国药王庙内仍香火不断。

后人这样称赞邳彤:岐黄阵中回春手,文武班内安国侯。一言兴邦扶后汉,药王庙前圣名留。

邳彤等人辅佐刘秀以冀州为根据地,开始进攻王郎的时候,河北的望族宋子的耿纯率领着家族宗亲子弟来投奔,刘秀的武装力量发展到数万人。

良臣择主,耿纯家族如何抬棺跟随萧王走国?

破釜沉舟,云台名将怎样自焚家园义无反顾?

平山封邑,耿氏家族能否落地生根传承薪火?

耿纯也是石家庄市境内的一位历史名人,是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的开国元勋,而且是大忠大德的清官贤臣,被封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纯,字伯山,赵县东北宋子的豪族。刘秀渡过黄河到达邯郸后,耿纯见刘秀的官属将校纪律严明,十分钦佩。当王郎赶刘秀时,耿纯率领宋子老家的宗族宾客两千余人投奔,老弱有病者带着棺木相随。刘秀深为感动,拜耿纯为前将军。

当时河北郡国大多归附王郎,耿纯恐宗族怀有异心,就派堂弟悄悄赶回他们老家,把宗族众人的房子全部放火烧了。刘秀问他为何如此,耿纯说:“您到河北,没有财物重赏将士,只靠恩德,维持不了多久。我虽举族投奔,但恐宗人不能同心,所以烧其房舍,以断反顾之望。”

刘秀因此对耿纯格外信任。后来,刘秀势力大了,便封耿纯的族人耿汲为平山县境内的蒲吾县长,令他带领耿氏亲属在蒲吾定居。所以,如今平山县黄壁庄水库一带的耿姓家族,就是两汉之际宋子耿氏的后裔。

这正是:

萧王走国磨难多,燕赵名将群英和。

慷慨悲歌辅明主,围歼王郎奏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