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朱乐川更新时间:2024-08-28 16:13:11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是朱乐川先生系统分析章太炎语源学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书中着重分析了章太炎的转注与假借理论、变易与孳乳理论、右文学说及音转理论等语源学理论,并把几种理论放在章太炎的语源学著作中进行分析;且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同沈兼士、黄侃、杨树达等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从而阐明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及其发展脉络。书中主要选取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代表作《文始》及《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作为材料来研究章太炎语源学的理论实践。并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章太炎关于某些字本义的判断和对部分同源词的系联进行考证;同时利用汉藏语系中的亲属语对章太炎的语源学研究进行佐证。在系统地总结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和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局限与不足。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後記
- 主要引用和參考文獻
- 附録:《文始》《筆記》同源詞對照表
- 二 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的不足
- 一 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的成就
- 第三節 章太炎語源學理論歷史地位的討論
- 三 王力對章太炎語源學的批判與肯定
- 二 陸宗達對章太炎語源學的繼承與發展
- 一 徐復對章太炎語源學的繼承與發展
朱乐川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DeepSeek公文写作一本通
公文写作是各类组织都会涉及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传统的公文写作存在容易出错、风格不一致、效率低等问题。在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公文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借助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工具完成“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本书共17章,第1章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为依据,介绍公文的特点、作用、写作要点、分类等;第2章介绍DeepSeek基础操作;第3章至第17章按照“用公文范本社科6.9万字- 会员
谢灵运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及研究
西方学术界对谢灵运诗歌的译介和研究拓宽了谢灵运接受的视野,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以西方学术界的译介和研究为参照,我们可以反思自身的研究状况,丰富相关主题的研究。本书立足于此,对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翻译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书中既有不同译本的微观欣赏与比较,也有不同视角的研究述评,从中我们可以管窥他者眼中的谢灵运,这无疑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古典文学是有益的。本书获得了“重庆师范大学博社科16.7万字 - 会员
敦煌非经文献疑难字词考释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增益完成的,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分为绪论、第一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字词的研究价值)、第二章(疑难俗字考释)、第三章(疑难词语考释)等四个组成部分。绪论主要对敦煌非经文献进行界定并分为三个阶段,介绍了目前敦煌非经文献字词训释工作目前整体情况。第二章,敦煌非经文献俗字考释。第三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词语考释。本书中所说的敦煌非经文献指敦煌文献中除佛经道经儒经社科21.9万字 - 会员
基于语料库的《说文解字》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
本书植根于自建的《说文解字》隐喻语料库和Metalude的比较研究。本书将Metalude隐喻知识库引入汉语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揭示汉语字(词)汇化隐喻模式的语料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比较词源学从历时方面挖掘造成这些语料语言隐喻模式的历史因素,探索跨文化词汇隐喻模式、意识形态和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努力探求一种新的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语料研究范式,以推动汉语典籍词汇语料社科11.3万字 - 会员
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原理
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社科19万字 - 会员
实用公文写作与经典范例
《实用公文写作与经典范例》一书,主要包括公文的基本认知、公文的格式规范、公文写作概述、通用公文的写作、常用公文的写作五章内容,同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本,供读者参考学习。本书按照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的定义、作用、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述,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各种常用公文的主要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逐篇分析写作规社科7.7万字 - 会员
“新文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本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成果展示,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民间文学),内容涉及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秦观词初探、西王母故事形态研究等;中编为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内容涉及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艺节目文案分析等;下编为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内容涉及《庄子》对话艺术分析、老舍语言艺术等。本书语社科18.8万字 - 会员
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后现代伦理意识研究
该书分别对美国当代很重要的小说家德里罗的《白噪音》《毛二》《地下世界》《身体艺术家》《靠前大都市》《坠落的人》和《欧米伽点》等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小说中,德里罗思考了消费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影像社会中作家的责任、技术合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创伤体验中当事人的选择、资本主义优选化的非正义性以及美国例外论的幻灭。尽管德里罗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当代美国社会传统信仰的失落、消费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人们社科19.5万字 - 会员
后现代误读理论研究
误读是20世纪文论的关键词之一,是文学阅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书勾勒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谱系:解构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学的“合法偏见”等,描述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基本特征。重新审视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范畴语言、他者等,从语言的角度看,解构性、修辞性是误读生成的内在机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文本是一个他者,他者是理解的极限、形而上学的极限,用描述替代解释成为方法论的重要变革。后现代误读理论同时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社科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