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
更新时间:2023-12-14 16:46:02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创作了一部优雅的商品史,本书将茶叶放置在更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用令人信服的分析描述了18世纪北美地区的茶叶消费,并描述随之产生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在书中,茶叶随着贸易公司的推动和市场潮流的发展成了一种典型的全球贸易商品。而英国与东印度公司利用自己的全球贸易能力,并且用巧妙的市场策略和加勒比地区充分的糖供应能力,将北美变成了茶叶的重要消费市场,使得美国消费者渐渐习惯了这种饮料,也使茶从一种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而这一必需品也成了影响北美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符号。
译者:李小霞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第三条金融之路
本书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金融发展史,并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不同时期的显著特点。书中回顾了多个重要的金融事件,全面呈现了德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对德国金融交易市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见解,不仅有利于我们从历史视角更好地观察德国经济,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经济40万字- 会员
东亚同文书院对华经济调查资料选译(1927~1943年)·金融卷
日本的对华调查机构都受到官方强有力的影响,而北部在大连的满铁调查部和南部在上海的东亚同文书院最具代表性。日本在上海设立的东亚同文书院对华调查持续时间之长、调查内容之深,堪称日本对华调查之最。研究这些调查不仅可以为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提供大量的珍贵史料,更可以为中国研究日本调查中国的方法、方式、手段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为中国研究日本提供借鉴。本卷为金融卷,主要内容是反映时代和区域特点的金经济18.2万字 - 会员
欧洲经济史:从大分流到三次工业革命
本书介绍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欧洲新经济历史。全书将欧洲经济增长的故事置于世界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亚洲、东欧及美国的发展进行对比,为读者提供了欧洲经济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经济18.8万字 - 会员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开辟
本书立足于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与海外大宗外贸商品的更新换代,讲述舶来舶去品的涨落兴替,尤为注重研究一件件“具世界意义”的货品的流通,通过对丝绸、棉花、茶叶、花旗参、檀木、皮毛、鸦片等大宗货品易代的考察,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形态转进得以次第呈现。经济57.1万字 - 会员
近代贵州商会研究
近代贵州商会是在晚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自产生后,就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经济方面,商会通过协助企业融资、免费提供各种信息、参加博览会、创办发电厂、为工商业者申请减税、整顿市场秩序、调查农村经济信息、推广良种及经济作物、化解农村手工业品、农产品运销难题、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和农产品“合营”制度等,推动了近代贵州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在教育方面,商会兴办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经济17.7万字 - 会员
近代中国商道列传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日升昌、卢九家族、太古集团、英美烟草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广九铁路、汇丰银行,作为近代企业的杰出代表,在近代那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与政府、官员、民众、外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留下了深深的商业印记。商学院学者刘威汉从其“商道”出发,书写了一段激荡的大历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商业评论。经济17.7万字 - 会员
德国商业200年
本书通过追溯德国商业史上众多重要人物与事件,展现了德国工业经济从19世纪初开始发展并崛起的历程。从19世纪初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开始,到19世纪中叶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推动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再到20世纪初的工业化高峰,本书深入剖析了德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书中不仅讲述了著名企业家的故事,如点书成金的莱恩哈德,还介绍了现代德国工业巨头如库卡集团在工业4.0时代的转型与发展。通过对德国商业史的经济14.4万字 - 会员
民国河南社会经济史(全2册)
如果说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是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过程,那么无疑民国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本书正是在社会转型和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对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南经济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也包括中共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全面抗战时期的日伪沦陷区的经济,涉及内容包括每个时段的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畜牧业、林业等。全书资料基础扎实,内容全面,丰富了民国经济88.7万字 - 会员
中国金融史(1978~2018)
本书对1978~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首先,把40年的金融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然后根据金融体系的结构逻辑,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成长和演进、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体系不同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发展特点,以及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债券和外经济2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