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网络犯罪原理与防控对策
卓翔更新时间:2022-08-02 15:37:10
最新章节:结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计算机自1946年发明以来,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计算机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信息处理、传输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完善和实用的高度。人类步入21世纪,全球化的风暴势不可挡,网络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使一切民族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化的区位结构关系中展开合作、竞争、融合。世界上只有极少国家和地区目前还置身于互联网之外。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网络社会,实际上已经把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等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全球性、跨国界的技术、经济和社会联合体。网络的产生及网络社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以过去不可想象的速度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互联网是一种力量很强大、影响很深远的新生事物。网络作为新科技革命的代表,对社会的冲击和影响是革命性的。其影响在空间维度上具有全球性,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持久性,在微观层次上具有全面性。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政治到文化、直至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无不打上它的烙印。它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丰富多彩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所谓“网络失序”的负面作用,而利用网络犯罪是其典型的负面表现。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尤如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犯罪者提供了高超的技术手段和广阔的作案空间,互联网成了犯罪的滋生地。互联网具有一种放大镜的功能,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现象放大化,折射在网络世界上。传统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矛盾有了新的形式和空间,事实上,几乎所有许多传统的犯罪行为都在网络上找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便利的工具。网络犯罪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泛滥,势必成为困扰人们社会生活的症结,将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因而,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这一现代文明成果的积极作用,防范和控制网络犯罪。网络世界带来的犯罪防控议题所涉及的层面,事实上已经和现实世界所面对的犯罪防控议题涉及层面产生落差,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网络世界里,我们所面对的犯罪防控问题,不再局限于如何将现实世界的法律移植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层次上。规范网络世界运作的机制,事实上不仅限于来自现实世界的法律,还包括了网络伦理道德、网络管理与网络科技本身。这几种控制机制,其实是保持鼎立且互补的关系,共同构成网络犯罪防控体系。从网络世界的原始架构方式及其运作的逻辑来看,创造这一网络世界原始架构的人类本身,其实就是网络世界的“主宰”,而作为掌握信息科技发展走向的“主宰”,正逐渐将网络犯罪防控任务交给非法律的社会手段来代劳,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综合治理,发挥整体防控功能。在这种防控功能的意义下,本书要构筑的是一种多维一体的网络犯罪综合防控体系。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网络犯罪原理与防控对策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结语
- 第六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网络道德的特点
- 第二节 何谓“网络道德”
- 第一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 第十一章 网络犯罪的道德防控
- 第四节 加强互联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节 “人—机”一体的网络管控
卓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保险事故诉讼证明问题研究
本书作者基于对保险法上保险事故之证明问题的理论分析,在解决保险事故证明难问题方面提出了白己的独立见解和理论框架,包括适用第一眼证据、外观证据规则,区分权利障碍要件与权利成立要件,将权利障碍要件交由保险人承担证明责任,将意外险中“非本意性”要件倒置给保险人、将“疾病性”要件交由保险人间接反证,在因果关系证明中区分当事人与法官责任界限,在未履行出险通知义务的案件中强调保险人对要件事实的逐一证明等。法律18.2万字 - 会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并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基于此背景,本成果以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建设。本书共有十三章,全方面多层次构建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力求制度的完整性,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实践提供借鉴作用。法律34.9万字 - 会员
中国体育法治发展报告(2021)
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5个领域的分报告。总报告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1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分报告第一篇主要从中央体育立法和地方体育立法两个角度介绍我国体育立法发展状况。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改革发展状况。第三篇的主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状况。第四篇介绍了重大体育赛事法律事务发展状况。第五篇介绍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法律17.2万字 - 会员
新中国刑法学的自主理论:“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学术思想专题研究
本书从刑法立法、刑法基础理论、刑法各论、外向型刑法等领域对高铭暄教授的刑法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以梳理新中国刑法学的自主理论之理性建构,发挥荟萃、传承、弘扬其学术思想精华之功效。法律30.6万字 - 会员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效率法律规制
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法律14.2万字 - 会员
司法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研究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法律17.2万字 - 会员
信息网络犯罪规制的预防转向与限度
本书以预防刑法为理论基础,在刑法观念层面以保障社会发展的消极自由为导向调节预防刑法观,以比例原则作为信息网络犯罪规制预防转向的政策限度,以权利本位的法益概念作为其实质限度,以与法益具备规范连接、定型化的构成要件行为作为其形式限度,以消极责任原则指导下的刑事归责路径作为其责任限度,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化解‘法益侵害社会化与刑事责任个别化’间的冲突”这一时代理论命题,完成了“以类罪反思理论变更,以理论指法律23.4万字 - 会员
刑事法评论48:正当防卫
本书主题是“正当防卫”,设有“主题探讨”“刑罚理论”“实证研究”“理论前沿”“信息数据犯罪”“实务热点”“刑事程序”七个栏目。涵盖内容既有正当防卫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信息数据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罚理论、罪刑法定、犯罪化、犯罪论体系与共同犯罪等刑法问题。法律59万字 - 会员
连带责任保证人权利规范体系研究
本书从保证具有的功能优势和立法原理等方面,阐述了赋予连带责任保证人权利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域外立法例、学说与商业实践,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应当赋予连带责任保证人何种权利,以及如何设置各权利的行使要件与限制,才能平衡法律关系各方利益。本书提出了连带责任保证人权利规范体系的构建模式与规范进路,即建立保证人对债权人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的权利、向债务人行使事前救济与事后救济结合的措施、以追偿权为核心的共同担法律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