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师讲历史:吕思勉讲中国史(4)
吕思勉更新时间:2025-03-26 10:04:00
最新章节:第10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24-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大师讲历史:吕思勉讲中国史(4)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0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 第9章 古代的开化
- 第8章 中国史的年代
- 第7章 《中国政治史》:中国民族的由来
- 第6章 宗教
- 第5章 学术(3)
- 第4章 学术(2)
- 第3章 学术(1)
- 第2章 语文(2)
- 第1章 语文(1)
吕思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唐宋历史评论(第2辑)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论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学术史为目的的专题述评和书评。文章类别包括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历史28.4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历史20.9万字 - 会员
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
本书作者广泛吸收了中外研究者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并且亲身到广东梅州、惠州以及印尼、马来西亚等过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这些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故乡以及政权的遗存进行了亲身的感受和查访。作者综合了谢清高、梁启超、罗香林、高延、林凤超、余澜馨、肖肇川、袁冰凌等人的记录和研究成果,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历史23.5万字 - 会员
三国全史2:天下归一(笔记插图版)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战争不断、烽烟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连横博弈、合合分分的时代。这是一部宏观全景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权威专业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见解独到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历史读物。南门太守耗费3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访百余处三国遗址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几易其稿,撰写的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本书讲述了汉中之战、魏宫夺嫡、荆州变局、汉魏禅代、历史31.7万字 - 会员
汉代国家统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与基层社会
本书从列卿、宗室、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对汉代国家统治方式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汉代列卿的内涵、渊源、选任以及对廷尉等卿职的个案考察来分析中央职官的设置特点;其次,从两汉国家对诸侯王和普通宗室群体优抚与控制措施及宗正的职能来观察汉代宗室管理问题;再次,通过民间信仰的特征、与地方行政机构的互动,以及东汉皇权与谶纬的联系来探究汉代信仰与政治间的关系;最后,汉代国家对居住区形态、民间秩序、社会事务历史21.2万字 - 会员
民国研究(2016年春季号/总第29辑)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29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讨了企业管理、农民抗税抗捐、慈善、婚姻、高校内迁、保甲制度、国民兵身份证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视角独特,史论结合,极大地丰富和细化了民国史研究。历史22.8万字 - 会员
辛勤格物知是非:清史探微集
本书是清史学者辛格非关于清史、边疆史地、满学等9篇论文的结集。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硕士论文《清代蒙古旗人史地学探究》,文章对蒙古旗人如博明、法式善、和瑛、松筠、崇彝、延清等史地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术背景、阶段性发展及特点作了系统考察。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清史研究的7篇文章,包括《调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尝试》《没写入书中的历史——毓旗口述》《清朝皇帝大婚与文化交流融合》《清代帝后谥号与历史21.3万字 - 会员
中国不会亡:抗日特工绝杀行动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几年,深知这是一个细致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民族。当这种细致与法西斯的残忍凶狠结合起来,可以想象将给中国的抗日军民带来怎样的伤害,也注定了我特工人员在敌后的行动何等艰难而危险。本书就是作者从日本史料,从“敌人的眼睛”里,发现和记述的中国抗日特工鲜为人知的史实,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抗战时期历史12.1万字 - 会员
从《史记》到《人物志》
本书是伏俊琏教授关于《史记》与《人物志》研究的一部力作,包括以下专题内容:《史记》中的悲剧(《史记》中末路英雄的悲剧,《史记》中平凡人生的悲愤,司马迁的悲剧心理);《汉书·艺文志》的思考到《人物志的》创作者与创作环境。总之,《史记》到《人物志》反映了中华民族史学发展的对接、想通和恢弘气象。作者讨论的几部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厚的历史根源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更是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伟大记录,是历史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