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文选
更新时间:2021-09-28 15:57:58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知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具有深厚历史使命感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是“中国知识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8月,经过充分准备,哲学所组织所内各学科召开了“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由各研究室选派代表,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哲学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新时期哲学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设想。会后,各学科的发言材料经过修改完善,形成论文。哲学所的几位所领导和学部委员,也分别结合相关学科的情况,撰写了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在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发表。经过哲学所的整理,这些文章结集为本书三编的内容。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文选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美学·当代美学的社会科学转向
- ·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对正确行为的说明
- ·伦理学·论道德法则的现实性重构:在规范与实践之间
- ·伦理学·神经学伦理学挑战下的道德心理重建:一种亚里士多德式路径探索
- ·伦理学·“做”伦理学:现代道德哲学的做法与代价
- ·西方哲学·人类自由作为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结构
- ·西方哲学·哲学怀疑论的意义及其限度
- ·西方哲学·规范—描述问题与“自然主义的谬误”之辩
- ·西方哲学·笛卡尔的两条身心联结原则
最新上架
大哲学家
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去世两千余年后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近现代的一些哲学家,我们也可以提出相似的问题。本书为回答此问题提供了开端。回归哲学本质,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西方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阐述每位哲学家的研究进路、关注问题、遗留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开启进入西方哲学史及伟大心灵之门,去探究哲学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更重要的是,在哲学家清晰的描述中哲学23.6万字- 会员
享乐与虚无
齐泽克详细考察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如何从灾难、对抗、混乱中获得享乐而丧失革命性的欲望。从互联网公地的私有化,写到特朗普的虚伪,从《索拉里斯星》的本我机器写到《小丑》的积极虚无主义;通过现象级爆剧《使女的故事》《鱿鱼游戏》,深刻洞悉厌女和资本主义的批判的背后,其实是更隐晦的对虐女和资本获利的享乐。当权威陷入自我解构的泥潭,政治运动彻底沦为一种狂欢,人们通过将自己变为大他者的享乐工具而持续自我异化,为了哲学33.3万字 - 会员
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从手段之善到目的之善
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既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政治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找到一种快速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能够创制一种令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充分且公开表达其意志的制度安排;令每个人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而这一切均奠基于每一个人都拥有完整的道德人格之上。本书即是对这种政治构想的完整表述。哲学32.2万字 - 会员
秩序的理由
本书是哲学家赵汀阳探讨政治哲学及伦理学议题的一部力作。不同于大多数讨论相关话题的书,赵汀阳在本书中回到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存在论源头,反思二者的可能性,而不是为任何价值观或规范性作辩护。赵汀阳对生活的发问总是直达本质,能够给出极富原创性的思考,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针对当代讨论不断远离超越性的问题、淡化自身精神性的现象,赵汀阳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反思。他将现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症候不遗余力哲学18.5万字 - 会员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9辑)
本书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西哲学比较中心主编的系列丛刊《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9辑。本辑内容以“许苏民教授《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史》”为主题,众多专家都给予了不同视角的评论;另一些文章,从哲学、宗教等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展开文化比较研究,提出了许多卓有新意的见解,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对各自论题的认识。整个文集富有锐气,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适于有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大学各类学生阅读参考。哲学17.6万字 - 会员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
伽达默尔的思想中潜藏着一个长期为人所忽视但又极有价值的理念——诗。本书以诗为线索对伽达默尔思想的源起、建构和实践进行重新解读。首先从古希腊、德国浪漫主义、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等方面探究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学理背景。进而从艺术论、语言论、存在论三个层面对如达默尔诗化哲学之“体”——理论构成进行解析。最后对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用”之维——诗歌批评实践进行了阐释。最终认为“诗”在伽达默尔那里是哲学16.6万字 - 会员
现代性的忧郁:从颓废到碎片的灵光
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奠基之作。本书站在当代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上,充分借鉴了近年来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解析,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奠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等五个方面,着重阐发了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哲学17.4万字 - 会员
包世臣经世思想研究
嘉道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社会大变动的前夜。包世臣一生跨越乾嘉道咸诸朝,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江淮之间,为地方大员做幕僚,是清代嘉道年间颇富盛名的经世派士子。本书以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为对象进行研究,旨在以微观实证考察社会文化变迁;从包世臣人生经历、学术思想等入手,聚焦其实政思想、经世实践及其历史影响,并与其同时代经世派巨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历史演进的纵、横坐标为参照,为包世臣经世哲学18.6万字